清明時節(jié)剛過,相聲演員馮鞏祭拜師父馬季的一段視頻,感動了無數(shù)網(wǎng)友。 今年這次祭拜不一般,因為正是馬季先生去世15周年。馬季可以說是一位相聲大師,在群眾當中有著強大的影響力。而馮鞏作為馬季的愛徒,這次專程祭奠了自己的師父。 在鏡頭上,馮鞏向馬季獻花,脫帽鞠躬,全程表情肅穆,一語未發(fā)。但能夠看出,他對師父馬季還是一往情深,第三個躬鞠完,看上去他有一點想哭。畢竟這樣一位對相聲影響深遠的人,這樣一個悉心教導徒弟的師父,離開這個世界已經(jīng)15年了。 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馬季當年慧眼識才,馮鞏有可能一直還待在天津的工廠。馬季不僅讓馮鞏走上藝術道路,更改變了他的人生。 01 先來看這段視頻的細節(jié)。 馮鞏是戴著帽子捧著鮮花來到馬季墓前的,旁邊陪同的是相聲演員劉全剛。順便說一句,劉全剛也是八十年代比較活躍的相聲演員,師父是馬季曾經(jīng)的搭檔唐杰忠,其間也受到過馬季的教導。 劉全剛先對著馬季的墓喊了一聲,先生,您的徒弟馮鞏來看您了。馮鞏馬上脫帽,上前,躬身把手里的獻花恭恭敬敬放在馬季的墓前。而后又從劉全剛手里,一一接過其他的鮮花,按順序碼齊。其中有一根不慎脫落,馮鞏馬上撿起來,細心地重新放好。 而后劉全剛說,咱們給先生鞠躬吧。而后他喊著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一邊喊一邊和馮鞏一起向馬季先生行禮。 從鏡頭上能夠看出,不僅馮鞏到鞠躬的時候情緒有些激動,在一旁喊“鞠躬”的劉全剛也非常動情,說到最后“15年了”的時候都帶著哭腔。劉全剛雖然沒有拜馬季,但當年也得到過馬季的不少教誨,而且他師父唐杰忠和馬季搭檔多年關系甚好,劉全剛和馮鞏又是同事和平輩關系,因此對馬季的感情也非常深厚。 02 看上去馬季的墓很有特色,最突出的就是他那張大大的笑臉,一如他生前在觀眾面前最常展示的那張笑臉一樣。旁邊的花崗巖上,刻著馬季自己手書的書法:平生道路九羊腸。這句話來自南宋楊萬里的詩句,全句是“半世功名一雞肋,平生道路九羊腸”。這應該也是馬季對自己一生的總結(jié)寫照。 墓碑上寫著馬季的名字,以及原名馬樹槐,還有生卒年份。墓碑的兩邊,還趴著一黑一白兩條狗,這也是馬季晚年最喜愛的寵物,在主人去世后依然在陪伴。 03 遙想當年,馮鞏和伙伴劉偉是在上中學的時候,被馬季一眼相中的。那次他們倆在天津中小學文藝會演中,表演受到熱烈歡迎,巧的是馬季正好在臺下觀摩演出,一下子就把他們看中。為表示對新生力量的支持,馬季和唐杰忠還專門趕到馮鞏所在的中學表示肯定。 從那之后,馮鞏和劉偉經(jīng)常到北京求教,馬季有時也到天津指導他們。畢業(yè)之后,兩人進入天津制線廠當工人,業(yè)余從事相聲演出。 是金子遲早會發(fā)光,后來侯耀文到工廠調(diào)馮鞏劉偉進京,加入中國鐵路說唱團擔任專業(yè)相聲演員。三年后他們倆又調(diào)進中央廣播說唱團,終于來到師父馬季的身邊。 不過馬季那時候不提倡收徒,更多是以老師學生的口吻相稱,直到九十年代舉辦謝師會,才算形成正式的師徒關系。其實馮鞏劉偉他們管馬季一直叫馬季老師,當然心中的敬意是不減的。 04 就像這一次祭拜馬季先生,馮鞏盡管全程一語未發(fā),但他心中對師父的尊重和懷念,大家是能夠看出來的。 馮鞏當年被馬季第一次看到的時候,只有十六七歲,而今馮鞏也早已年過花甲,白發(fā)叢生。而他的恩師和貴人馬季先生,離開這個世界轉(zhuǎn)眼也已經(jīng)1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