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酒湯 【原文】 半夏(洗、破如棗核)十四枚?雞子一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 右二味,內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破,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劑。 【作者】張仲景 【出自】《傷寒》 【傷寒】 1、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組成】 半夏 雞子黃 【時機】 1、咽喉疼痛生瘡,是咽喉痛中嚴重的一種。 【應用集錦】 1、很多老師容易有這個現象 2、拿一、兩顆生半夏,不用熟半夏,把生半夏戳破,用鐵架子架著蛋殼,蛋殼里面留一點蛋白,在火面上燒,倒些烏醋,然后生半夏放進去,用打火機在下面燒,蛋殼中蛋清表面起一二個泡泡出來就關火,慢慢的喝下去。很沖,喉嚨開了就好了。 3、可以將生半夏10克、醋(60克)、水(30克)先煮3沸,等稍涼后沖入蛋清攪拌,蛋清一旦成為蛋花就沒用了。 4、治咽痛、咽壁有濾泡而致聲啞者,效亦速。 5、對急性食道炎,湯水食物下咽,痛如火灼刀割,2劑即愈。 6、對寒癥則無效。若斷為寒閉上竅而致咽痛音啞者,脈必沉細遲微,咽部色紅而不腫,舌淡不渴,可用《傷寒論》半夏散及湯方,即生半夏破洗10克,桂枚10克,炙草10克,加鮮生姜10片,水500毫升,煮沸2分鐘,2次微冷服。辛甘溫散,驅風逐涎,一二日即解。 7、(1)少陰熱證:苦酒湯(生半夏10克(打碎,開水沖洗7次)、醋(60克)、水(30克) )先煮3 【比較集錦】 1、甘草湯、桔梗湯曰咽痛,半夏散及湯曰咽中痛,半夏苦酒湯曰咽中傷而生瘡,則皆咽痛為主者也。蓋咽痛本有輕重之分,輕者未必腫,重者必大腫。以是 (1)咽痛不腫之輕者,為甘草湯。 (2)其大腫之重者,為桔梗湯。 (3)但不腫或涎纏咽中而不堪痛楚者,為半夏散及湯與苦酒湯也。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傷寒經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