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原文】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作者】張仲景 【出自】《傷寒》 【傷寒】 1、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劑量】 1、四味藥等量,各開三錢; 2、干姜溫胃寒; 3、黃連、黃芩清腸熱; 4、吐、利以后,津液傷到了,一定加人參。 【組成】 人參 黃連 姜 黃芩 【方解】 1、干姜來去寒; 2、病人又有虛熱,但是沒有食物堵在里面,所以用黃芩、黃連來消炎; 3、病人被吐被下腸胃津液一定傷到了,所以加人參。 【應用集錦】 1、治療胰臟癌的最重要的處方。 2、另外一個胰臟癌常用的處方是旋覆代赭湯加干姜吳茱萸,這是用在病人嚴重嘔吐、嘔酸很多的時候;胰臟癌的病人如果還有往來寒熱,就會用到小柴胡湯。 手術開刀,手術前不能吃東西,手術后又沒吃東西,要等到放屁出來才能吃,由于腸子都黏在一起,這時候最好用的就是獨參湯,單獨一味人參。 3、又吐又下,中隔很痛。如果有胃酸反逆,用旋復花3錢、代赭石3錢、干姜3錢、吳茱萸3錢,吃下去一個星期后大下,大便是黑的。 4、如果有怕風,加桂枝湯;如果有項強,加葛根湯。 5、稻葉克關于心下痞硬: (1)凡上沖急迫,“心下痞硬者,桂枝人參湯證也。 (2)或僅心下痞硬、胸中痹而時時急痛,小便不利者,人參湯也。” (3)或胸下實滿、心下痞硬,四逆散證也。 (4)或胸下結聚、心下痞硬,按之覺腹底有冷氣者,附子湯證也。 (5)或大便閉,心下痞硬,且心下臍上之間實,按之痛甚者,調胃承氣湯證也。 (6)或心煩吐下、心下痞硬者,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證也。 (7)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者,半夏瀉心湯證也。 (8)或便秘、浮腫、心下痞硬、雷鳴者,桃花人參湯證也。 (9)或心胸膨脹、便閉、心下痞而硬滿者,大陷胸丸證也。 (10)或腹拘攣急迫,心下痞硬實滿者,甘遂半夏湯證也。 (11)心下痞堅、按之稍痛、且悸而小便不利者,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加蒼術)。 6、化療患者很容易見到寒格證,用半夏治療是沒有效果的,此時處方要極簡: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治療寒格。 【比較】 與大黃甘草湯比較: 1、都是食入口即吐的癥狀; 2、大黃甘草湯是胃家的熱實,熱而且有中間,所以東西吃下去馬上吐掉; 3、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是虛熱,病人本來就是寒的,又經吐下,腸胃津液已經傷到了。 【比較集錦】 1、(1)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黃芩?干姜?黃連?人參?各三兩 (2)半夏瀉心湯:黃芩?干姜?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甘草各三兩?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傷寒經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