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振明的盒子炮噠噠噠,鬼子漢奸全怕他……” “小鬼子,莫張狂,出門撞見連閻王……” 抗戰時期,這兩首朗朗上口的兒歌,在冀魯邊區被廣為傳唱。“連閻王”原名連振明,綽號的原創權屬于日軍或者偽軍。 連振明做八路軍縣大隊長期間,先后活捉了44名日軍俘虜,作為八路軍連級編制的縣大隊,能取得這樣不俗的戰績,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另外連振明還創造了另外一個奇跡,他率領的縣大隊和日軍發生白刃戰,在戰斗中,三十多名接受過嚴格訓練的日軍被格斃,而參加戰斗八路軍無一傷亡。 也許有讀者老爺認為這是小編憑空臆造,是另類版本的抗日神劇,可是小編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下述關于連大隊長的事跡,都是真實發生的。 連振明原名尹華亭,1920年冬天,六歲的連振明拜在滄州著名武術家神槍李書文門下,苦練槍法。后來連振明參加八路軍,曾經當眾表演用刺刀從棗樹上扎棗,一槍一個,刀起棗落,迅如閃電,看的戰士們目瞪口呆,都忘記了喝彩。 神槍李書文 連振明習武的同時,也沒有忘記讀書。高小畢業后連振明去了東北,經同門師兄霍殿閣介紹,連振明回北平參加了宋哲元的29路軍。 29路軍裝備簡陋,因此格外注重冷兵器在戰場上的運用。喜峰口一戰,29路軍的大刀隊馳名天下。連振明更是因為武藝精湛,成為大刀隊的主力隊員。 盧溝橋事變后,29路軍奮起抗日。在南沙河戰斗中,連振明被任命為敢死隊隊長,他率領敢死隊殺入敵陣,手刃三名日軍,而自己毫發未傷。 數日后,連振明又接到新任務,帶領敢死隊打阻擊,掩護部隊主力撤退。 連振明在戰場上浴血拼殺,身邊的戰友們傷亡殆盡,當他殺出重圍,再也找不到原先的部隊,最后只身一人回到老家,南皮縣劉辛莊(八十年代劃歸泊頭市)。 連振明隨身攜帶了一把手槍,一轉帶子彈(一百發),還有一支帶刺刀的步槍。 因為在大刀隊中出色的表現,連振明在老家也已成了名人,熟悉他的鄉親們都稱呼他“三快”(腿快、槍快、刀快)。 戰爭年代,像連振明這樣的人才注定不會被埋沒,他回家不久,就有人找他參加了一支抗日隊伍。 連振明來到隊伍上大失所望,這支所謂的抗日武裝,打鬼子沒本事,盤剝鄉里倒非常在行。 連振明雖然不滿,可苦于沒有另外安身之地,只能在這群烏合之眾中暫時棲身。 1938年秋季,八路軍115師某部來到南皮一帶,開始大規模收編各地自發的抗日武裝。南皮縣新任縣委書記趙君實,親自來到連振明所在的隊伍,試圖說服他們接受八路軍的改編。 趙君實苦口婆心勸了半天,這支隊伍的頭目就是不肯接受改編。 趙君實無功而返,回到駐地才發現,自己這一趟還是有所收獲,連振明覺得趙書記的話很有道理,便離開原先的部隊,參加了八路軍。 趙君實久聞連振明的大名,自然大喜過望,直接任命連振明做了八路軍南皮縣大隊手槍隊隊長。 連振明終于見到自己的隊伍,五十多個人,都是剛招收的精壯小伙子。不過大家的武器非常寒酸,除了幾支梭鏢和砍刀,大多數戰士都是赤手空拳。 而所謂的手槍隊,只有連振明帶來的一把手槍,這還是趙君實知道連振明加入八路軍后,臨時起意給隊伍剛取的名字。 手槍隊沒有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連振明跟上級打了個招呼,說他去搞幾支槍,當天夜里,他騎了一頭毛驢離開了駐地。 千里馬不如半步驢,驢不像馬那樣嬌貴,夜里不喂料也不會掉膘,所以在平原作戰的八路軍隊伍中,裝備了不少的毛驢。 騎毛驢作戰的八路軍 連振明騎驢也有一套,他在驢尾巴上栓了一塊磚頭,毛驢立刻變得服服帖帖,無論受了多大驚嚇,也不再鳴叫一聲。 后來還是被俘虜的偽軍,交待連振明那天晚上干了些什么。 連振明騎著驢上了運河大堤,當時南方正在打仗,運河里往來都是日軍運送物資的船只。日軍擔心船只受到襲擊,晝夜派出巡邏隊,沿著運河兩岸大堤巡邏。 連振明把驢拴在樹林里,然后躲在樹叢后,夜里三點多,一支鬼子的巡邏隊五個人走上運河大堤。 多日平安無事,日軍的巡邏隊成了應付差事,他們從連振明身邊經過,竟沒有發現有什么異樣。 運河上的日軍威逼老百姓拉纖 連振明突然跳出來,對走在最后的日本兵痛下殺手。五個日本兵還沒反應過來,就都成了連振明的刀下鬼。 早晨天剛蒙蒙亮,連振明牽著毛驢,驢背上馱了兩把手槍,三支步槍,幾百發子彈,幾套日軍的衣服,還有一個擲彈筒,這也是手槍隊擁有的第一件重武器。 新官上任三把火,連振明做手槍隊隊長第一天,就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的實力,剛參軍的戰士們,對這個新隊長無不佩服的五體投地。 連隊長的手槍隊開了張,只有五六十個人來七八條槍。這樣的裝備對一支剛剛組建的抗日隊伍來說,已經非常不錯了,可連振明心高氣傲,對此并不滿足。 這一回他把奪槍目標鎖定了穆三撥據點的偽軍,據點里只有三個鬼子,管理著三十幾個偽軍。 穆三撥據點最大的毛病,就是沒有配備翻譯,而這種現象,在華北戰場當時還是很普遍的。 穆三撥據點里的日軍,沒有培養翻譯的興趣,甚至不屑于和偽軍溝通。 可憐的偽軍跟日軍在一個屋檐下生活了一年多,也就學會了三句日本話:米西米西(吃飯),勾干勾干(換換),八格牙魯。 偏巧連振明懂一些日本話,精通說不上,用來騙據點的偽軍卻綽綽有余。上次繳獲的五套日本軍服也派上用場,連振明帶領四名精明強干的戰士,假扮日軍混進據點,找借口俘虜了三名日軍,然后又勒令據點里的偽軍繳槍投降。 戒備森嚴的日軍據點 連振明這次化裝突襲,一槍未開,沒有一個人傷亡,就被繳獲了三十多條步槍,還有兩把手槍,彈藥無算。 連振明上任不到一個禮拜,就讓手下的戰士們人手一件武器,手槍隊也一躍成為縣大隊中裝備最好的中隊。 不過回到駐地的連振明,又做了一件讓人瞠目結舌的事,他自作主張,把俘虜的日軍給放了。 連振明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還振振有詞地說:小鬼子其實也怕死,只不過他們在中國作惡太多,語言又不通,一旦陷入絕境,擔心被俘后遭到報復,只能以死相拼,什么狗屁武士道精神,只要讓他們有活下去的希望,不要說做俘虜,就是讓他們調轉槍口打自己人,他們也會照辦。 上級首長對連振明釋放俘虜的做法很不以為然,但俘虜是連振明抓的,現在他自作主張給放了,算是功過相抵,上級的處理意見是不獎不罰。 鐵路上站崗的日軍 知情人都知道,當時活捉一個日本俘虜是多么難,普通戰士要是能活捉一個日軍俘虜,不但能榮立一等功,還能立即提干。 后來有人把這些話對連振明講了,他大大咧咧地道:“不就是幾個鬼子俘虜嗎,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改日我再逮幾個來,讓弟兄們都立功提干”。 本來大家以為連振明只是說說而已,沒想到他竟然真的這么干了。 1940年冬天一個早晨,連振明一身農民打扮,背了一個糞筐,手槍藏在糞筐里,只身一人來到南皮縣城西五公里的齊莊,在村南公路上打探敵人的動向。 當時大霧彌漫,在晨霧中,連振明聽到日軍的談話聲,他摸不清敵人的虛實,便藏在路旁一棵大樹后。 等敵人走近了,連振明才看清,是日軍的便衣隊。當時鬼子為了探聽八路軍的消息,經常化妝成普通百姓,到有八路軍活動的村莊搞破壞。 日軍便衣隊一共有七個人,每人一支短槍,一輛自行車,便衣隊還帶了一支步槍,固定在自行車車梁上,如果觀察不仔細,很容易漏掉這個細節。 于此同時,日軍便衣隊也發現了連振明,他們裝作沒看見,先是分散開來,然后左右包抄,把連振明團團圍住。試圖從他口中套取一些有價值的情報。 如果是一般人,到這種時候也就放棄抵抗了,可連振明不信邪,先下手為強,率先向敵人發起攻擊。 連振明抬手一槍,便衣隊頭目中彈斃命。 隨后連振明猱身上前,飛起一腳,一個迎面蹬正踹在一個鬼子的小腹上,這一腳勁力十足,鬼子被踹的雙腳離地,向后飛出五六米遠,后腰撞在一棵大樹上,沒有掙扎就一命嗚呼了。 說時遲,那時快,也就是眨眼工夫,連振明連殺兩名鬼子,然后把手中的駁殼槍又對準了其他鬼子。 此時日軍便衣隊嚇破了膽,斗志全無,乖乖的舉起雙手做了俘虜。 ![]() 連振明騎驢是把好手,可從來沒騎過自行車,現在便衣隊送來七輛自行車,連振明一輛也舍不得丟下,最后幾個俘虜每人扛一輛自行車,連振明獨自扛兩輛,身上還背著繳獲的短槍,把自己打扮的像軍火販子,然后跟在幾個日軍俘虜身后,回到齊莊村。 齊莊是八路軍的一個落腳點,頭天晚上八路軍教導六旅17團的一個連在齊莊村過夜,如果不是連振明陰差陽錯,把日軍便衣隊一網打盡,真讓他們混進村來,八路軍的損失可就大了。 連振明這次立了大功,被破格提拔為縣大隊副大隊長,他手下的兵力也隨之擴充到二百多人。連振明主要負責軍事訓練。 連振明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戰士們集中起來,進行白刃戰格斗訓練。 關于白刃戰,連振明有自己一套獨到的見解:在平原作戰,和敵人遭遇戰的情況比較多,可八路軍和鬼子拼刺刀,往往占不到上風。不是參加戰斗的八路軍戰士不夠勇敢。鬼子訓練有素固然是一方面,最主要的還是日軍一般個頭偏矮,八路軍訓練拼刺時用得草人個頭偏高,這細微的差距,到了戰場上就成為決定生死的關鍵。 連振明為此專門研習了一套拼刺刀法,白刃戰時用來對付鬼子。 ![]() 戰士們刻苦訓練拼刺刀,連振明則利用繳獲的自行車,組建了一支別動隊。 別動隊里的隊員都是精挑細選的,每人一支手槍,然后連振明親自帶隊,在方圓百里以內,專找那些有名的鐵桿漢奸家屬。提醒這些鐵桿漢奸,以后少助紂為虐,鬼子有什么重大行動,提前跟八爺(冀魯邊區偽軍對八路軍的稱呼)說一聲;否則…… 否則怎樣連振明沒有說,但平時耀武揚威的鐵桿漢奸們,都已經嚇得面如土色了。 黑龍村據點有個姓王的鐵桿漢奸不識相,連振明頭一天跟他見了面,第二天這小子就帶著鬼子到門堂村大肆劫掠,不但燒了房子,還把抗日積極分子牛德明給活埋了。 事后姓王的漢奸擔心遭到八路軍的報復,便把全家都搬進了據點。 ![]() 兩天后,連振明從另外一個據點搞到一些修路用的瀝青,在去黑龍村據點的必經之路上挖了一個大坑,把瀝青熬化了倒進土坑里,然后又找了一大捆麻繩鋪在瀝青上,麻繩上再薄薄的鋪上一層土。 中午時分,一個日軍押運小隊,乘坐兩輛卡車,為黑龍村據點補充給養。結果卡車陷入大坑中,司機加油門想沖出大坑,卻又被麻繩把車輪死死纏住。 押車的日軍跳下車,雙腳陷入瀝青中,燙得嗷嗷直叫。此時連振明的別動隊出現了,一陣槍聲響過,十幾個鬼子倒在血泊中,剩下的五六個鬼子,乖乖的舉起雙手。 連振明燒了卡車,把日軍俘虜帶回駐地,對他們宣傳了八路軍的俘虜政策,然后把其中兩個態度表現比較誠懇的日軍俘虜當場釋放。 臨行前連振明拿出一些錢,對兩名被釋放的日軍俘虜道:我知道你們是真心反戰的,是八路軍的朋友,我也把你們當成自己人,有些事兒也用不著不瞞你們。黑龍村據點里的王丙旺隊長,也是我們的人。這次你們在路上吃了點兒虧,就是王隊長提供的情報。這是我們給王隊長的酬勞,麻煩你們帶回去親手交給他,注意不要讓不相干的人看到,以后你們要多親多近,等這該死的戰爭結束了,咱們再聚在一起暢談友誼。 ![]() 兩個日軍俘虜唯唯諾諾地走了,兩天后,據點里傳出一個消息:鐵桿漢奸王丙旺全家都被日軍給殺了,日本人把王丙旺一家丟進熬制瀝青的大鍋里,死狀慘不忍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