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 一部經典作品,會歷經千百代而不朽。當年吳承恩老先生在將《西游記》完美收官后,也隨即壽終正寢。《西游記》是部劃時代的經典之作,六小齡童先生成就了影視劇《西游記》,使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縱使影視作品再優秀,也難以全面詮釋《西游記》的文學價值。以下筆者將從兩段對話入手,學習《西游記》中的涉世、立世哲學。 《西游》線裝本 一葉浮沉歸大海,為人何處不相逢 一葉浮沉歸大海,為人何處不相逢 此句出自《西游記》第四十回:嬰兒戲化禪心亂,猿馬刀歸木母空。這是悟空和悟凈對話中悟空所說的。單從現實角度看,人生在世何嘗不似這般?飄飄浮萍,悠悠蕩蕩終了一生。也恰如杜甫詩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大千世界,宛若茫茫滄海,你我猶如滄海之中一浮萍爾。有緣自會相遇,相逢并非偶然!正所謂:世事無常終難定,還應惜取眼前人。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此語出自《西游記》第七十四回:長庚傳報魔頭狠,行者施為變化能。這是唐長老與悟空對話時所言。長老見一座高山,峰插碧空、魔星礙目,心中甚是害怕。叫悟空道:“你看前面這山,十分高聳,但不知有路同性否。”行者笑道:“師父說那里話。自古道,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豈無通達之理?可放心前去。” 山不喜平,塵世之間亦如此。然這段話看似寫實,背后又蘊藏著多深的人生思辨性哲理啊!世間事,多羈絆,人生路,哪有一路坦途?但是,塵寰中人生活得繼續,縱有萬方多難,歷經之后也有柳暗花明。豁達的人生觀,或許在塵世中才會給疲倦靈魂找到一絲慰藉。也如王維詩云: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多么的豁達、隨性啊!人生路有千千萬,然到底路在何方?電視劇《西游記》主題曲給出了答案: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人生之路,不要擔憂山高無通達之路、水深無擺渡之人。以豁達的心境過活,做自己的擺渡人! 經典終究是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因為它給予后世之人以指點! ——編者按 題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
來自: 12345csdms > 《詩詞歌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