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幾何 生活中,我經常到處尋找知識和經驗,但始終難找答案。一份完整的答卷,依然需要繼續努力探索。我曾咨詢、拜訪過好多知名人物,但各有千秋,生活不一,各有差別,略有不同。也許,生活本來就是這樣豐富多彩。僅拿我們搞文學創作而言,我就有我個人的看法和想法。我不由然,自告奮勇,分解一下“創作幾何”。 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已步步提高,各式各樣的生活形象和種類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在這千變萬化而又豐富多彩的世界里,自然醞釀了我們的生活道路和發展前途。同時,也給我們的文學創作提供了和創造了寫作條件。我們創寫了許多佳作,也看了許多好文章,作者們給社會和人類增添了無限色彩,這些美麗的篇章,給社會和大自然增添了無限的力量。為了發揚創作精神,并望文學發揚光大,我們肩挑重擔,責任重大。為不辜負使命和重托,我們需要更加努力整編自己,把自己改造成為一個對祖國和人民能夠做出貢獻的人。 然而,要想干一番事業,不單純是寫幾遍文章就能了事的,其實,并不是那樣想象得簡單。光寫不做,那是空條主義,社會需要的是理論聯系實際、腳踏實際的實戰精神。然而,我在看一些文章時,覺醒到有好多不求實際、躍武顯威的作文,善用較生的字、詞句引用上去,動不動用古文等類的引用字句深入文章,以表氣派和文學價值。如果魯迅先生還在的話,必然要受到好評,至于褒貶來說要作者自己才清楚。 記得讀書時,老師曾多次反復強調過:文章要通俗易懂,中心思想突出,古為今用,恰如其分,實事求是,等等。但是,至今還是有人小題大作,本來普通的言語,就可說明問題,非要用點外語及其將看不懂、認不得的字用上去,自以為可以添磚加瓦,但反而讓讀者反而生畏。為什么呢?本來讀者本想好好地看下去,但被作者的高水平攔住了,一是認不得,二是讀不懂。 記得,有幾次我遇到難字,讀不準確,只好不好意思地去問別人和老師,那生難字把老師都弄得尷尬了,老師紅著臉說:我老了不中用了,去問一下別的老師吧!于是,我帶著愧疚致謝了老師,因不該去找老師麻煩。但還是想弄個明白,又去連續問了好幾個人,他們都搖著頭:認不倒!他們說你那文化都拿不通,我們就格格不相如了。我說:我走上社會多年了,早就把書還給老師和學校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但是,我還是不甘心失敗,自言自語地說:如果是從前,我根本不來求你們,那幾個字,我根本不給你們說好話,原來,讀書時,我本來就是一個喜歡咬文嚼字的人,今天落為你們笑。 但,可惜自己力不從心,記憶力和回憶力都下降了,我原來的頂瓜瓜,現在已經變成低三下四了。于是,我不服輸,還是回家找高師查字典,終于才解脫出來。但,得了勝利,浪費了那么多口舌和時間,值得嗎?這個答案就是作者一番用心,用了“難”字為難了我。 近期,我又多次遇到難題:那“硬骨頭”,不好啃,因牙齒不得力了。老人家講的:不得奈何了,啃不動了!話從何說起呢?還是從問字到講故事說起,當談到某某作家的寫作和情節時,我自言自語講了好久,結果,對牛彈琴,他們不知哪個時候都睡著了。當第二次詢問他們時,我問他們那些作者的故事怎樣?他們說:馬馬虎虎。我說:恐怕是豬和老鼠吧?大家又哈哈大笑!他們最后說:管他怎么寫呀,反正我們聽不懂。于是,我又默默地說:枉費心機!本來一篇篇好文章,怎么落下這種下場? 然而,說是好戲不重演,可是近兩天又偏偏重現。我感覺一片漆黑和頭昏腦脹,因被累次知乎者矣及其高端的字詞一時又咔住了喉嚨,難以說話和解讀,任性之下,我不看了該行了嗎!可是,話是那么說,但內心還是想看,也還是想看看結果,但,始終疑惑,看不懂也是白看,浪費表情,勉強看一去,也是當看游戲,猶如走路觀花,最后,選擇放棄。 今朝想起:作者一片片苦心,引來白思不得其解。美美的文章,被客人謝絕自收,好端端的一桌酒飯,客人不辭而別,主人得過飽呀! 此類的飯局,我還是不想作。我時時嚴格要求和約束自己,寫作和煮飯一樣,不生不糊,不稀不硬,老少可囗。什么人來我煮什么飯,什么地方的人,吃什么樣的生活,就要向酒店飯館的廚師學習,多學菜譜,爭取滿足客人口味,真正做到客人酒醉飯飽。廚師、服務員、老板大家都合力相助,我不相信辦不好餐飲。只要檔次分明,飯菜可口,耐心接收客人的油鹽輕重,是什么東西,就做什么樣的美食,實事求是,客人嘗識夠了,自然喜笑顏開。通過他們的得失,在他們的夸贊和帶領下,你的店子將迎來四面八方的客人,熱鬧非凡,到時大家都樂亦不乎! 今晚,時間不由人,好好休息。長篇古文,不需多說,寫文章就是這樣,想說就說,想寫就寫,一氣呵成,既簡單又明了,但切記強抓重點,記住爛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少來!我這一點一滴的私語,不嫌丑地吐露了出來,解剖了心中的幾何難題,突然感覺不郁不悶了。這也許也是簡心栽培,用心理材的結果和好感;也許,這苦口良藥能伴隨夢一起甜到海闊天空,但愿夢想成真! 2021年4月4日晚。 作者:譙開權 ◆譙開權:【簡心詩苑】滴滴如私語——譙開權詩作五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