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結節1年,中藥外敷加內治,3個月結節縮小,5個月消除,未復發。 李某某,女,36歲,因體檢發現甲狀腺相關抗體升高、甲狀腺不均質改變、甲狀腺結節,至當地醫院予口服中成藥治療,幾個月后復查顯示甲狀腺結節反而增大了,遂于2020年10月來我院門診治療。 主訴:患者平常工作壓力大,經常焦慮,偶爾會有胸悶、心慌的情況,且近一個月,大便粘馬桶。 查體:舌淡胖,邊緣有齒痕,苔薄厚膩,舌下絡脈瘀阻;脈弦滑。觸診甲狀腺Ⅰ度腫大,質地稍韌。雙下肢輕度水腫。 超聲檢查:甲狀腺不均質改變伴左葉結節(0.7 cm×0.6 cm)。 西醫診斷:①橋本甲狀腺炎,②甲狀腺結節; 中醫診斷:癭病,辨為肝郁氣滯、脾虛痰阻,治以疏肝散結、健脾化痰。 擬中藥方:夏枯草、柴胡、白芍、浙貝母、炙黃芪等19味藥材,共14劑,每日1劑,早晚分服。 同時予理氣散結藥膏,外敷于頸前患處。囑咐患者低碘飲食,1個月后復查。 2020年11月二診:患者疲勞緩解,心情明顯好轉,偶感覺乏力胸悶,于是在原方的基礎上增減藥物,14劑,每日1劑,早晚分服。繼續予外敷藥膏敷于患處,1天兩次,每次敷2小時。 2021年2月三診:患者自述睡眠改善,乏力疲勞感已消失,精神狀態良好。舌淡紅,苔薄白,舌下絡脈顏色變淺,脈微弦。 超聲檢查顯示:甲狀腺不均質改變,未見結節。甲功相關抗體降至正常范圍內,甲狀腺結節消失。 分析本案中患者平時工作勞累,則傷脾;而脾失健運,則乏力困倦、大便黏膩。工作壓力大,情志不暢,肝氣郁結,則胸悶心慌。故辨為肝郁氣滯、脾虛痰阻證,予中藥疏肝健脾。 本方疏肝散結為主、健脾化痰為輔,攻補兼施。同時予理氣散結外敷方及低碘飲食,結節才得以消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