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龍加石膏湯 【原文】 麻黃 芍藥 桂枝 細辛 甘草 干姜各三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兩 右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洗,內諸藥,煮取三升。強人眼一升,羸者減之,日三服,小兒服四合。 【作者】張仲景 【出自】《金匱》 【經典回顧】 1、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組成】 甘草 細辛 五味子 桂枝 石膏 姜 麻黃 芍藥 半夏 【應用集錦】 1、(1)厚樸麻黃湯:麻黃四兩 石膏如雞子大 半夏半升 干姜二兩 細辛二兩 五味子半升 小麥一升 杏仁半升 厚樸五兩:清痰力量更大。小青龍湯證但是偏于喘+煩躁,所以不加桂枝白芍。 (2)小青龍加石膏湯:麻黃三兩 石膏二兩 半夏各半升 干姜三兩 細辛三兩 五味子半升 芍藥 桂枝 甘草各三兩:有表證 2、肺脹就是肺氣腫。病人的胸腔脹起來,持續的呈現只能在吸氣的狀態之下,這就是肺氣脹。咳而上氣就是肺脹的主要癥狀。喘得很厲害,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肺脹氣的病人如果是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 【比較集錦】 1、小青龍加石膏湯VS越婢加半夏湯 (1)二方均治肺張,皆是外有表邪,內有水飲犯肺,其證皆見咳喘、脈浮。 (2)
2、肺脹病證方治表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金匱經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