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枳姜湯 【原文】 橘皮一斤 枳實三兩 生姜半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作者】張仲景 【出自】《金匱》 【金匱】 1、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姜湯亦主之。 【組成】 橘柚 姜 枳實 【時機】 1、胸痹,胸中氣塞,短氣,喉中澀,唾燥沫; 2、主要是肺里積濕、心肺之間的濕。 【應用集錦】 1、(新鮮的)橘皮生姜煮可以止嗝。 2、胸滿有寒逆胸滿、熱結胸滿、飲停胸滿、氣痞胸滿,也有或先天之胎毒、或氣血兩虛、上實下虛,胸硬腹弱之類,比如: (1)柴胡證胸滿,乃胸脅苦滿之略辭。苦滿乃心煩喜嘔、胸脅疼痛等; (2)麻黃湯證及吳茱萸湯證之胸滿,非其主證,言“喘而胸滿”、“嘔而胸滿”者,皆以喘嘔為主之措辭。 (3)茯苓飲證之胸滿,雖謂“氣虛之滿”,尚有痰氣存在。 (4)半夏厚樸湯之胸滿,亦以痰氣為主,故以“咽中如有炙臠”為征。 (5)人參湯、橘枳姜湯證之胸滿,亦伴隨結氣痞滿、沖逆心痛諸證。 (6)風引湯證之胸滿短氣。 (7)桂枝去芍藥湯證之脈促胸滿。 3、胸悶、短氣: (1)短氣甚于胸悶:茯苓杏仁甘草湯; (2)胸悶甚于短氣:橘枳姜湯。 4、(1)普通情況吃飯太快,胃虛熱打嗝,用橘枳姜湯、橘皮竹茹湯; (2)胃虛寒打嗝,用吳茱萸湯; (3)癌癥病人,到最后的胃氣欲絕打嗝,方用茯苓四逆湯,或者通脈四逆湯。 【比較集錦】 1、噯氣:主動噯氣,就是說噯氣后病人覺得胃舒服一些就用橘枳姜湯;被動打嗝是旋覆代赭湯,病人是不自覺地打嗝。 2、(1)橘枳姜湯:橘皮一斤 枳實三兩 生姜半斤,胸悶胸痹; (2)桂枝生姜枳實湯:桂枝、生姜各三兩,枳實五兩,心懸痛、心陽不足,心包炎。 3、(1)橘皮湯:橘皮四兩 生姜半斤 (2)橘枳姜湯:橘皮一斤 枳實三兩 生姜半斤 (3)橘皮竹茹湯:橘皮二升 生姜半斤竹茹二升 大棗三十枚 甘草五兩 人參一兩 4、(1)橘枳姜湯:橘皮一斤 枳實三兩 生姜半斤 (2)茯苓飲:茯苓 人參 白術各三兩 枳實二兩 橘皮二兩半 生姜四兩 5、(1)茯苓杏仁甘草湯:心中悸而喘急,以茯苓利胸中之水,杏仁降逆平喘,甘草緩短氣之急迫。杏仁甘草湯,對喘急有效,其證以心下,胸中悸為關鍵。茯苓三兩 杏仁五十個 甘草一兩。 (2)橘枳姜湯:胸滿,飲食停留于咽,常迷亂如癢,喉中澀燥吐沬。橘皮除胸中氣滿,枳實消痞祛痰,生姜開胃散寒。治胸腹偏痛,嘔逆者。橘皮一斤 枳實三兩 生姜半斤。 6、胸滿有寒逆胸滿、熱結胸滿、飲停胸滿、氣痞胸滿,也有或先天之胎毒、或氣血兩虛、上實下虛,胸硬腹弱之類,比如: (1)柴胡證胸滿,乃胸脅苦滿之略辭。苦滿乃心煩喜嘔、胸脅疼痛等; (2)麻黃湯證及吳茱萸湯證之胸滿,非其主證,言“喘而胸滿”、“嘔而胸滿”者,皆以喘嘔為主之措辭。 (3)茯苓飲證之胸滿,雖謂“氣虛之滿”,尚有痰氣存在。 (4)半夏厚樸湯之胸滿,亦以痰氣為主,故以“咽中如有炙臠”為征。 (5)人參湯、橘枳姜湯證之胸滿,亦伴隨結氣痞滿、沖逆心痛諸證。 (6)風引湯證之胸滿短氣。 (7)桂枝去芍藥湯證之脈促胸滿。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金匱經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