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完南京我們倆從南京乘船去無錫。清晨,江面上升起了薄紗般的晨霧。太陽升起來了,揭去輕紗,放射出萬里光芒。水平如鏡的江面上,金光點點,好像披上了一件綴滿顆顆金珠的紗衣。 我們倆平身第一次乘拖輪行駛在長江上,拖輪就像火車頭,蒸汽機發出隆隆轟鳴聲,三聲汽笛響過,煙筒冒著白煙拖著十幾艘輪船,浩浩蕩蕩地行駛在萬里長江上。“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坐在水平如鏡的輪船上,望著煙波蕩漾的長江,不由得使人心潮滾滾,浮想聯翩。長江仿佛一條巨龍仰臥在祖國大地上,兩岸呈現出的青綠色,清楚地勾畫出長江偉岸的身軀。江面上白帆點點,不時有幾只白色的江鷗在江面上掠過,一艘艘輪船滿載著貨物發出轟轟聲,在飛快地行使。輪船順流而下,略帶黃色的江水,發出嘩嘩的吼叫。正如李白的詩“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不到中午,輪船已停靠在無錫的碼頭。 中午,我們倆吃了飯,登記了住宿,下午,游覽了錫惠公園。 錫惠公園因山而得名,西部是惠山,東部是錫山。1958年開鑿映山湖之后,錫山與惠山連成了一片,辟為錫惠公園。 我們從北門進入錫山大門,大門正中高懸康熙皇帝南巡時所書“山色溪光”橫匾,進入大門,一塊巨石屹立于水池之畔,上刻“錫山”兩個大字。沿山路向上,錫山頂上就是龍光塔。龍光塔為七層八角的樓閣式塔,古色古香,挺拔端莊。站在塔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遠望煙波浩渺的八百里太湖,近觀小橋流水的江南古鎮,煙雨蒙蒙的錫惠公園,山山水水盡顯無限之美。聯想唐.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錫山腳下是龍光洞,為地下游覽場所。沿山路向南是九龍壁。游完錫山我們又到惠山游覽,惠山一帶林木茂盛,泉水豐富,是聞名于世的“天下第二泉”所在地。唐代茶圣陸羽,遍償天下名泉名茶,認為“廬山康王泉第一,惠山石泉第二”,從此,惠山泉就以“天下第二泉”的美名享譽四海。歷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宋.蘇軾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戀。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特別是民間音樂家華彥鈞(瞎子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更使二泉馳名中外。 位于錫山和惠山兩山之間的是映山湖。清澈如鏡的水面使錫、惠兩山的景色融為一體,翠峰、古塔、秀亭倒映湖中,風景更加美妙動人。湖畔周圍精心種植的喬木、灌木、花草,郁郁蔥蔥,爭奇斗艷。東面建有一石牌坊,題有“映山湖”匾額。 第二天,我們倆游覽了太湖第一勝景黿頭渚。來無錫必游太湖,太湖素有美中山水的稱謂,太湖風光,融淡雅清秀與雄奇壯闊于一體,碧水遼闊,煙波浩渺,峰巒隱現,枝影橫斜,氣象萬千,景色勝天。 游太湖必游黿頭渚,黿頭渚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天浮一黿出,山挾萬龍趨。”黿頭風光,山清水秀,渾然天成,為太湖風景的精華所在,有“太湖第一名勝”之美譽。“山不高而清秀,湖不深而遼闊”,既有海的雄偉,又有湖的秀麗,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峰頂俯瞰,青山如黛,飛巖削壁,峰石陡峭堅硬;水波盈然,白櫓帆點,樹干疏斜飄逸。行湖春波吻石,碧水和天一色;凌山巔高閣振翼,孤鷺落霞齊飛。遠眺湖光朦朧,島嶼沉浮;近覽山巒疊翠,亭臺隱約。月晨日夕,景色幻變,風霜雨雪,情趣迴異。仲春四月,櫻妍春橋,滿樹爛漫,如云似霞,春風輕拂,落櫻飛舞,堆云疊雪,美不勝收。當代大詩人郭沫若“太湖絕佳處,畢竟在黿頭”的詩句贊譽,更使黿頭渚風韻流楊境內海外。 進入園門,一塊被無數盆鮮花包圍的假山映入了我們的眼簾,假山上雕刻著“太湖黿頭渚”五個藍色大字。沿公園小道走,一路景色宜人,荷葉碧綠,桂花飄香,沁人心脾,心曠神怡。我們來到游船碼頭,上了船站在甲板上,遠望煙波浩渺,一望無際的太湖,峰巒隱現,碧水遼闊;包孕吳越,氣象萬千。近看水面平靜,微風拂過,水波粼粼。一葉葉扁舟在湖面上蕩漾,一艘艘帆船迎風駛向彼岸。湖光山色,水天相連,這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透著太湖的端莊秀氣,顯著太湖的江南風韻,仿佛一幅大氣的山水畫。置身這自然的杰作,讓人心情也豁然開朗,神清氣爽。不禁想起了 唐.劉禹錫 《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夕陽西下,微微的紅色光芒灑在太湖上,整個湖面猶如一塊巨大的紅寶石在閃耀。微風拂過,無際的湖面上,蕩起一圈圈漣漪,美麗極了。在一首優美動聽的《太湖美》歌聲中我們結束了旅游。“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礬哪,啊水下有白菱哪,啊水邊蘆葦青,水底魚蝦肥。湖水織出灌溉網,稻香谷香繞湖飛。” 夜幕降臨,太湖邊上的漁家燈火陸陸續續的亮了。這時太湖非常平靜,湖面上倒映著岸邊的燈火,在平靜的太湖中就像一顆顆珍珠鑲嵌在五彩繽紛的緞面上。 第三天,我們倆乘旅游車游覽了宜興著名的善卷洞風景區。無錫到善卷洞75公里,一路山清水秀,風光無限。遠眺車窗外的太湖,碧波浩渺,霧氣無邊。善卷洞是石灰巖溶洞,因被一名叫善卷的老人發現而得名。洞內氣勢雄偉,奇異天成,鐘乳燦爛;而充滿神奇的傳說,更為它蒙上神秘的色彩。進入洞中,宛如進入一座地下宮殿。中洞的獅像大場是一個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廳,據說是當年拍攝《智取威虎山》座山雕威虎廳的地方。高達7米的鐘乳石筍兀立洞口,名砥柱峰。 宜興的紫砂壺形制優美,顏色古雅。質地精密,造型講究,裝飾純樸,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據民間傳說,盛暑貯茶葉不易變味,產品名揚海外,遠銷東南亞各國,成為行家收藏的珍寶。我們倆買了兩套紫砂壺茶具。 2019年3月5日于太原 作者簡介 郝守華,1956年11日5日出生于山西省神池縣龍泉鎮南莊子村。大專學歷。在神池稅務局工作。退休后從事文學創作。文章主要發表在《神池文苑》和《太原道》等網站。其中:《童年憶事》被神池縣文聯,神池縣作家協會,神池縣總工會榮幸入選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神池文學作品選》。 特別聲明:本平臺作品以原創為主,轉載為輔,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來源于網絡,如文章、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自告知之日刪除。 ![]() 史政發展 塞外文化 紅色文化 鄉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遺 傳說軼事 往事瑣憶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編微信:sczb09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