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天在說話,卻未必會說話。 “會說話”并非花言巧語,口燦蓮花,而是心存善意,嘴上留德。《增廣賢文》里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得宜的良言能給人莫大的鼓舞,一句惡言惡語猶如一柄利刃,讓人夏季里仍感到陣陣寒意。 說話是門學問,更是一種修行。修的是德,悟的是心,嘴上留德,得大自在。逞一時口舌之快,傷人于無形而不自知,埋下禍根,可惜亦可悲矣! 心存柔軟,口出愛語。世人皆愛聽好話,但好話并非一味奉承,“好話”也得好好說,勿強制專橫。 遇事責己不責人 有人遇事總是先開口責備別人,名曰:“我是刀子嘴豆腐心,都是為你好!”嘴是真刀子,心未必是豆腐心。 真為人好就會懂得尊重別人,留三分顏面給別人,而不是劈頭蓋臉一頓指責。殊不知你罵痛快了,卻可能讓人難受一陣子,記住一輩子。 得理處也須饒人,不去苛責別人,多想想自己是否有失當之處。口上留德,懂得寬恕,雖不能悅眾生,但可結善緣。 怒時少言,喜時勿狂 喜怒哀樂懼愛惡,七情六欲人之常情,但要管好自己的嘴。人在極度憤怒時必然失去理智,該說的不該說的都一股腦兒地傾瀉而出,易傷人。過后懊悔不迭,與人道歉解釋收效甚微。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未經大腦的話慢些出口,明知不好聽的話少說。人逢喜事精神爽,話也多,但身邊并非人人都是你的朋友,也沒有義務陪你高興。得意時切忌滔滔不絕惹人煩,更不要口出狂言,輕許諾言。 “人生得意須盡歡”那也是小范圍的分享快樂,不要讓自己的喜怒打擾到別人。 交淺不言深,背后不論人 孔夫子說:不得其人而言,謂之失言。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要經過定向、探索、交流和穩定四個階段,如果莫名其妙的一見如故,毫無邊界的聊私密話題,無論是聊自己的還是他人的,都不妥。 把自己的信息毫無保留的透露給對方,或是背后議論別人的隱私,是為“失言”。你跟對方并不熟,怎知對方會不會拿著你的信息去和別人交換呢?怎知會不會去散播你背后論人是非的言語呢?“說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禍從口出,一些不必要的煩惱由此而來。 ![]() 不知不說,不輕易許諾 自己都一知半解,不甚了解的事,不要隨意說出口,以免誤導別人。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自己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說多錯多,暴露無知。 沒有把握的事不要輕易承諾,否則,不能兌現的諾言就成了謊言。說得再好聽,也不過是海市蜃樓,很快煙消云散,徒增怨恨。 “言而無信,不知其可”,出自《論語·為政》,說出口的話做不到還不如不說,留個言而無信的印象,讓人懷疑你是個只會說大話的人。 ![]() 嘴巴不要太毒,不要虛言誑語、胡言亂語,留三分余地給別人,留七分清明給自己。 人活一世,俯仰之間。學會好好說話,亦是一種修行。 ![]() ![]() 作者:雪凝兒,南京市作協會員,小說曾兩獲鐵流文學獎,作品曾入選《南京新時期短篇小說選》。善于從生活的細微之處發現別樣風景,感悟人生,從心出發,寫生活的愛與哀愁,期待與你在文字中相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