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杭州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杭州女子來惠利失蹤案更多細節。丈夫許某趁妻子熟睡后殺人分尸,又“自導自演”找人鬧劇。直到在化糞池中找到人體組織,許某終于招供殺妻的事實。 不由人不毛骨悚然! 殺人的竟然是十幾年同床共枕人! 更讓人膽寒透骨的是兇手之前深情的尋妻表演,堪稱影帝! 見多識廣的網友們被嚇壞了! 12年的老夫老妻,說好的白頭偕老呢,說好的相濡以沫呢?就是養條12年的寵物也不忍心殺掉分尸拋棄到化糞池吧! 據說2018年,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曾公布過一個研究報告: “全世界每天平均有137名婦女,被自己的伴侶或家庭成員殺害。在2017年記錄在案的8.7萬名女性受害者中,58%的兇手是家人,34%的兇手是丈夫或男友。”34%的兇手是丈夫或男友,這個數據告訴我們: 萬莫嫁錯郎! 且聽老人言: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入錯行怕受貧,嫁錯郎真的會丟命!用老人的眼光看,來女士絕對是嫁錯郎。放棄家世優裕情懷平和的前夫,嫁給債務纏身的激情真愛,為愛選擇,卻被真愛所殺。來惠利的婚姻,真說得上是生死相許! 見過了太多不惜為愛撲火的飛蛾,在身心俱殘后以血淚警世,但擋不住一代又一代的飛蛾撲啦啦撲火而去。有顏的卓文君、杜十娘們,有才的蕭紅、張愛玲們,無一逃脫。 哪里出問題了?女性的教育出問題了!我們的教育,學校教育女孩子三觀端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家庭教育教女孩子聽話乖巧溫順守家,其他的交給男人就好。這個不是問題關鍵,關鍵是無論家教育還是學校,都沒有把選擇什么樣的伴侶,怎樣愛,作為一個正式的課題,認真的去教一個女孩子愛的能力。 從小到大,中國的教育中始終沒有愛的教育課。以至于年輕女孩選擇的愛的對象時,往往不會選擇,要么完全從俗,投身錢財眾,即所謂拜金一派,這類故事多不勝數,文學作品中往往眼神一致地鄙視之;要么徹底從欲,選讓自己頭腦發暈的,所謂有情飲水飽,算是純情一派,文學作品中往往極盡浪漫之筆觸,極具精神迷惑。最蠱惑人心的詞句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但這種極致浪漫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為情撲火的飛蛾們萎頓在地的尸首。在中國的教育中就沒有一堂認認真真的愛的教育課,培養愛的能力。 從心理學講,愛的能力是指和他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 愛的能力包括對愛的感知、認知及接受能力:能夠準確的了解、感悟、體會對方對自己愛的表達,能夠很好的回應對方愛的表達。愛意味著將自己最寶貴的東西給予對方,包括生命。但并不意味著為對方犧牲生命,而是給予對方自己生命的活力。在這種由衷的給予中,給予者領略到了自己的力量、財富、能力,領悟到了自己的盎然生機和無窮潛力,并為自己擁有此而感到歡欣鼓舞。給予者在給予中不斷強化自己的生命活力,不斷地激活自己的生命潛能,不斷地把生命的終結意義推向更高。 從來惠利對愛人的選擇看,這是一個糟糕透頂的選擇。雙雙拋棄舊家建立新家,貌似兩人之間是真愛,這種愛也許曾經帶給她歡娛,但最終的代價卻是自己的死無全尸。世人從中看到一個不會愛,沒有愛的能力,尤其沒有愛自己的能力的女人的悲劇。來惠利放棄的是一個或許平庸的丈夫,選擇的是一個可能浪跡天涯的賭徒;那個平庸的前夫離婚時把一半身家給了來惠利,而這個真愛的現任丈夫卻為了錢殺人分尸,這是來惠利悲劇的根源。 愛到不能愛,可以放手,可以憎恨,但殺人是一種什么樣的愛?這不是傳說中的生死相許,這是你死然后你的錢歸我。 對于一個人來說,選擇什么人去愛,怎樣恰當地表達愛,怎樣恰如其分地接受愛,將愛對自己和別人的傷害減到最低程度,這既是一種生存能力的表現,更是一種愛的能力的體現。而在大多數中國女性的教育中,這一堂課沒有堂堂正正地放入教育大綱,這是教育的重大缺失,現在補課,希望不算太晚。 |
|
來自: wenxuefeng360 > 《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