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富春山居圖》,不知道多少人有印象呢?相信大部分的人只知道這是一幅非常了不起的古代國畫,其實這幅《富春山居圖》可是中國現今的十大傳世古畫之一呢,其作者是元代的大畫家黃公望,也是一幅經典的紙本水墨畫。 只不過這幅《富春山居圖》的經歷卻是極其的坎坷,一度甚至是被焚毀,最后的結果是被一分為二,如今的《富春山居圖》被分成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剩山圖》,另一部分是《無用師卷》,其中《剩山圖》被收藏在了浙江省博物館中,而《無用師卷》則是被收藏在了臺北故宮博物院中。 雖然兩個部分沒有合在一起,但是幸虧還都是在中國的土地上,沒有流失到國外也算是萬幸了,不然的話才真的是永遠都拿不回來了。 《富春山居圖》創作于1350年,當時的黃公望已經是古稀之年了,而且黃公望在畫這幅畫的時候也是有著極為深刻的感觸,畢竟當時的黃公望剛出獄沒多久,那會兒的他屬于那種看破人世間一切悲歡離合,最后用了很長的時間才畫出了這幅震撼世人的《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到底畫的什么內容呢?聽名字就能猜出來了,畫的就是浙江的富春江,以富春江為主要背景,整幅畫用墨其實還是挺素雅的,而且畫中的山和水的布局那更是相得益彰,而其中《富春山居圖》的20%內容畫的是富陽的美景,而剩余的80%的內容就是富春江的絕美景色了。 和許多古代著名的古畫一樣,這幅《富春山居圖》也是歷經坎坷,曾流轉到了許多人的手里,而其中最為令人感到心疼無比的無疑是清朝順治時期,當時《富春山居圖》的主人是收藏家吳正志的孫子吳洪裕。 吳洪裕這個人對收藏非常的喜歡,特別是對古代畫家的古畫那絕對是愛得發狂,而《富春山居圖》又是一幅驚世駭俗之作,為此吳洪裕居然有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那就是在自己的臨死前燒掉這幅《富春山居圖》,這樣的話就能讓《富春山居圖》在地底下陪著自己了。 而當時《富春山居圖》確實是被拿來燒毀了,可是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吳洪裕的侄子吳靜庵突然趕了過來,然后就救下了這幅《富春山居圖》。 但是縱使《富春山居圖》被救了下來,仍然無法改變它已經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燒毀,當時《富春山居圖》中出現了不少的破洞,而且甚至是斷成了兩段,就此開始《富春山居圖》一分為二了,前段畫就是《剩山圖》,而后段畫就是《無用師卷》。 前些年的時候,臺北故宮向浙江省博物館提出了界出借《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進行合體展覽,而當時為了保護“剩山圖卷”在運輸和展覽過程中出現失誤,為此就對其開出了1.5億元人民幣的天價保險。 就像專家們說的《富春山居圖》絕對是無價之寶,它絕對能代表古代紙本水墨畫的登峰造極之水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