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問: 我是您在河南的粉絲,自從那次在上海理財周刊及大河報合辦的理財講座上聽了您的演說后,我就決定認真地追隨您學習。老實說,那次聽您的演講,原本只是想去湊個熱鬧,打發打發時間,可真沒想到結果是從頭到尾不但急著做筆記,就連想去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呢!其實——我想偷偷問,在您這么多精彩的股票實戰技巧中如果只能選一招,您認為最無敵的會是哪一招呢? 在一路漲升的行情中,每天都有新手躍躍欲試地也想搭上發財列車。但就在臨進場之前,他們又會猶豫不決地問我:“股市現在會不會是在高檔?牛市還能持續多久呢?萬一買錯了怎么辦?”指數在2000點時會這么問,而在5000點時更是緊張。 我可以了解大家擔心進場時買貴了,但是除此之外,股市每天還有太多會影響股價的消息,投資人是很難掌握的。如果手中沒有一套攻防戰法,只是消極的逆來順受隨著各種消息面起舞,那么,這支舞一旦踩錯了節奏、跨出錯誤的一步后,就會亂成一團,進退不得。 依循農夫播種術,則可讓你每次買賣進退有序,而且買錯了,常只小賠;而押對了寶,則可大賺?,F在,就讓我來教你吧! 首先,我要建議大家,一開始只能跨出一小步,哪怕是只買一手都可以。但你只要踩對了腳步,特別是在牛市中,由這小小的一手開始,一步一步地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很神奇,是嗎?游戲開始了! 買進這一手股票之后,你必須嚴格遵守下面兩項原則: (1)先定下“3%”的止損點 若不巧在一開始就遇上股價下挫超過3%,要毫不猶豫地執行止損,游戲也立即中止。寧愿接著就再換一只新的股票試試,絕不能因舍不得賣而違背了“小賠”的原則。 (2)設下“3%”的持續加碼點與減碼點 遇到股價上漲,以買進的最后一手價格為準,每向上漲過3%(以每日收盤價為準),第二天一開盤就以市價再加碼一手,如此持續不斷。 至于賣出呢?只要最后交易那一手的股價一旦跌過3%,第二天便依規定減碼一手,同樣遵守機械式操作的原則,不可自作主張。 任何人能夠持之以恒地照著這個簡單的方法去做,只要選中了一只好股,不出半年、一年,就會看到亮麗的成績。
說明:一只真正的好股票,走勢一定是呈現大漲小回的上升鋸齒狀圖形,在一連串的“加一手”、“減一手”之后,假設股價由20元漲到60元,手中的持股由1手累積到20~30手是極為平常的狀況。這就是“農夫播種術”能將“大賺”發揚光大的奧妙所在。 在最近全球的牛市中,有好多來自各地的投資朋友,就是在運用農夫播種術之后才欣喜地發現,原來在股市中也可以輕輕松松地賺錢。更有許多位在股市中“混”了很久,卻一直都搞不出什么名堂的老手,終于覺悟,過去在股市中自以為是的判斷該進該出,根本是在和自己開玩笑,而讓股價的實際表現來機械式的買賣,就好比是裝上了“衛星導航”系統,以后再也不會迷失方向了。不相信是嗎?且聽我解釋! 絕大多數的人一買進股票都舍不得在賠錢時賣出,總是懷著希望認為股價會再漲回來。只可惜股市是很殘酷的,它往往不會讓一個迷失了路的人很快的找到出口。于是,投資人已經踏出了錯誤的第一步。緊接著錯誤又來了,好不容易才選中了一只會賺錢的股票,結果才漲個兩三塊錢就等不及地拱手送給別人去了。 你若運用我所建議的操作方法之后,即使一開始就買錯了,頂多只賠個一兩百塊就出場了,永遠不會是個每天在仰天長嘆的“套牢族”!但如果是買對了,哪怕是買10次才遇上一次,而你的好運也就跟著來了! 舉例來說,在過去的幾年中,有許多股票是由10元一口氣漲到30、40元的,一開始即使只是以買進1手為單位,但在每漲3%就加碼1手,而每跌3%則減少1手的操作之下,由于好股票總是大漲小回,漲多跌少,手中持股自然一路大增小減,只需幾個月的時間,便可能已累積到30手以上,一下子就可以大賺一筆,既輕松又愉快!這就是“將獲利發揚光大”! 想想看,如果正確挑中了一只漲個5倍、10倍的個股,你可以賺進了多少?恐怕連計算機都不夠用了! 常有人問,如果手中持股已累積不少,會開始有點緊張,為保存戰果,有何妙方?當初在華爾街,我的一位同事認為,遇上加碼時仍可維持一次1手,但減碼時,可以加快速度一次賣出3手。 “進一退三”的確是一個安全的做法,但請記得,別像以往一樣總是自己嚇自己地把一只可以賺大錢的股票,又輕易地給賣光光了。 這種進出方式不但不會犯下“正?!比丝偸橇粝聺M手的“爛股票”,而丟掉所有“好股票”的錯誤,更還能“自動”增加手中好股票的數量,那你豈不是已經搖身一變,成為在股市中能夠賺錢的“不正常”人了。 最后,你或許會好奇,反正一開始只是小買,因此可以一次同時買它個十幾只個股,這么一來遇到一只飆漲股的幾率相對增加,游戲肯定就會很精彩了吧?答案是:一點都不錯,你已經夠資格進高級班了。 我當年看到一位老花農在培育種苗時,會把不發芽的種子丟掉而留下開花的那一顆,這種汰弱留強的做法給了我發明農夫播種術的靈感。 買賣股票其實就像農夫播種子,一開始我們真是不知道哪一顆種子會先發芽?又怎么會知道哪一顆種子根本是壞的?但知道了答案以后,就要放棄那顆不發芽的,而多去灌溉不斷成長的那顆。 你們都明白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