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際老爺節第6場,到揭西縣坪上鎮尖田村看炸老爺。 炸老爺,不是這個十來萬河婆蔡氏發源地尖田村關于年初六晚上老爺節活動的傳統稱呼,是近年其于網絡被宣傳推廣出去后,網民因其表現形式而直觀稱呼的新詞匯,如此形容現場,是更具體更形象的,且最有吸引力。炸老爺,按當地的傳統說法,得稱之舉老爺,是五六百年前創村后便有的民俗。 每年的正月初三凌晨,尖田村的地頭宮武烈公王廟里頭,除了玉皇大帝神牌沒有請出來之外,新老兩套千里眼順風耳老爺的金身皆被請到廣場的亭子里坐廠三天,受村民參拜。初六清晨,兩位神明老爺被扛起,配備各種游神隊伍,然后巡游全境,去到每家每戶接受民眾的香火。巡境的活動持續近一天,至黃昏前結束,接著,四尊老爺就被后生小伙帶走藏起來。傳統上,四尊金身會被藏到山里去,藏后便讓另外的后生小伙去翻找,若能找到,就可以開始進行舉老爺的活動。當然,一般是沒人去找的,大概即便有去找到,也不會馬上就開始炸老爺,畢竟吉時未至。
初六入夜,尖田村的廣場拉起警戒線,周圍慢慢來了許多圍觀群眾,線內則有許多穿著反光馬甲、手臂帶著執勤紅圈、手持竹竿的保安人員。在開始打煙花之前,廣場正中提前擺上兩堆舊年新婚、添新丁人家送來的柴火,大大堆的,另外在戲臺里頭早準備好四百支繞著鞭炮的留有尾的青竹。8時正,四尊玩抓迷藏的順風耳、千里眼老爺陸續被(找到)請回來,到了現場,要先對老爺進行荖葉水凈身,隨后金身連轎被單人輪流扛起,沖入廣場中,沿著點燃的兩堆火開始繞8字形走。此刻,一大堆后生按序從戲臺內取過炮竹扛至火堆處點燃(村人稱之紙炮竹哥),然后噼里啪啦的奔向老爺,將爆炸口架到場內繞行的老爺身上,扛老爺的人則奔跑或沖開甚至干脆慢走,形似角逐。另也有保安人員持竹杠,若發現有人將鞭炮架于人身上則進行維護支開。在四百支炮竹搞完之后,四尊老爺被沖著送回廟里去。 這就是舉老爺,也就是炸老爺。 按相關資料而知,尖田相隔一路便是縣城河婆,古時霖田都的河婆有六約,每年正月初二霖田祖廟的三山國王要派出文官裝扮的韓姓指揮大使、武官裝扮的張姓木坑公王為代表,將屬內六約的兩百多個大小村寨進行一次巡境安土攘災祈福儀式,相續不斷一直到正月廿四日完成整個大鬧熱節慶。據介紹,在巡安中的游巷結束后,傳統上要有舉老爺的活動,即堆起大草堆,眾人輪流舉起老爺過火堆,并有鞭炮纏青竹點然后架到老爺頸邊去炸,以為神勇,此稱舉王爺。 尖田是河婆六約眾村寨中的一個,初六夜的這活動,大概是源此吧。當然,村里老人說是老爺愛玩好玩,所以每年出宮回去前,還得這樣耍一耍才好。聽起來怪有意思,且十分人性化,姑以此為源吧。 千里眼順風耳老爺入廟回殿前,會有一大堆人爭著來給洗澡凈身,一波又一波,搞完還得擦了又擦金身,真懷疑老爺會被洗破擦破一層皮。四位老爺被安置到玉皇大帝神牌兩側,最后,主事老大引眾后生上香參拜,并念念有詞進行祈禱,隨著最后一個參拜完成之后,這年村里的大鬧熱就算圓滿了。
揭西坪上鎮九斗村、楊梅塘村在正月初四白天也都有類如尖田舉老爺的民俗活動,不過其形式與尖田村的略有差別,即此二字進行儀式的時候,中間一堆圓形稻草,外圍繞著插了一圈青竹鞭炮,老爺被扛著來到草堆繞走三圈之后,火堆被就點燃,鞭炮也被點起,隨后老爺就被單人舉起開始營繞。另外,兩村的現場也有所差別,其中九斗的繞行圈比較小,楊梅塘則闊其三四倍左右。據介紹說,此二村的舉老爺炸老爺,是新近幾年才興起的老爺節活動,大概是為增節日氣氛了。
關于尖田的這個炸老爺,是三兩年來,在現場拍照后發信息出來的人的說法,其實很多人看了都說分明是炸人,反正好玩就是啦。 得到炸老爺信息已有兩三年,因為太早,每次都安排不出時間,今年總算如愿,真得很刺激好玩。 聲明 本作品為【普寧青年攝影】【嶺東文化】【普寧村落】榮譽出品。 若有需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安靜聲音】的署名,并保留原圖片水印和本段聲明等。 請尊重個人勞動成果!謝絕圖片、文字、文段的非完整性轉載!請勿剽竊性抄襲。 特別謝絕各種手工特意疊加商業網站水印的轉載! 本作品保留一切權利,如作品著作權、作品中出現人物的肖像權等。 作品中原創圖片、文字不得直接或間接用于以營利為目的一切商業行為,違者必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