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夏卷·2021·總第四期 (網紙同步) 星夏卷 文學顧問:孔灝、相裕亭、徐繼東、李鋒古 □ 建黨征文 □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 (散文) 文/楊星航(福建) 2021年4月10日7時,萬眾期待的“白金標”廈門馬拉松賽鳴槍開跑。伴隨著廈馬主題曲《追光》的奏響,1.5萬名參賽選手奔跑于最美濱海賽道上。同日,樂山市沙灣.美女峰42公里超級越野賽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廈門與樂山,一個是海濱之城,另一個是海棠香國。雖然遠隔千里,卻都以一種奔跑的方式獻禮,其目的是一樣的,意義也相同。 萬事開頭難,一旦跨出了第一步,緊接著就有第二步、第三步……人生就是這樣,從嬰兒呱呱墜地起,一個全新的人生就此拉開了序幕。那么,人生是否精彩,我們全然不知,只有經歷了才知道。只要站在起跑線上,從邁出的第一步開始,不管中間的過程順利與否,即使是用走的方式,最終都有碰線的那一刻,只是時間上的快慢問題。或許,這就是人生,一場“馬拉松”式的人生。 人生,有長短之分,有順逆之時,有寬窄之別。在我看來,人生應追求的是一種鍥而不舍的執著、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種堅忍不拔的品質。人們常說,人生貴在堅持。因為堅持,就會看到希望;因為堅持,就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因為堅持,就能收獲成功的喜悅。我們平時看體育比賽,到最后是要分出勝負、比出高下。馬拉松比賽除了勝負之外,更多的是表達另一層含義。跑過馬拉松的人都清楚這一心路歷程和艱難曲折,并不是嘴上說的“咬咬牙、挺一挺就過去了”一兩句話這么簡單。特別是山路越野,一旦遇到惡劣的氣候環境,真是進退兩難、左右不是,那種滋味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正因如此,我們從馬拉松中看到了一種挑戰自我、永不放棄、堅持到底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我們人生所要堅持和倡導的一種寶貴的精神。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在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典型。 認識曠昌革大隊長是在2010年初我去南昌陸軍指揮學院政治工作學習培訓的時候,當時他是我們培訓隊大隊長。有一次,學院組織政工干部去井岡山革命基地開展紅色研學。期間學院與當地舉辦軍地雙擁共建活動,我有幸參與并展示個人才藝,現場創作書法,得到了軍地領導及同志們的一致好評。也正是從那時起,我與曠大隊長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曠大隊長為人隨和,一身正氣,富有親和力,沒有一點領導的架子。他鉆研中醫,熱愛運動,有自己追求的東西,尤其是對馬拉松的熱衷,發自骨子里的愛好。作為一名50多歲的人,迄今為止已參加過各種馬拉松賽事100多場。不管什么時候,哪怕刮風下雨,每天都雷打不動地堅持長跑,他稱自己為“一個永不放棄的跑者”。 4月10日這一天,曠大隊長報名參加了樂山市沙灣.美女峰42公里超級越野賽。比賽當天下起了滂沱大雨,原本崎嶇的山路變得泥濘打滑,給參賽者帶來了不小的難度。越野途中有一段1公里長的下坡路,本來是很好跑的路,卻受雨影響,選手每往下走一步,腳底都會不聽使喚地打滑,即使拄著拐也無濟于事。小路的兩側是陡峭幽深的峽谷,稍有不慎隨時都有摔下去的危險。整條路上選手們一個接著一個緊緊地挨著,排著長長的隊伍,用了30多分鐘才走完這段小路。曠大隊長就是在這種極其艱難的條件下耗時8個半小時完成了比賽,幾乎全部到達終點的選手都成了泥腿子。賽后曠大隊長感慨地說道:“每次跑完后都不敢去想,一想都會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寒顫,太苦太累了,真的不想再跑了。可沒過幾天稍微緩過勁,又開始籌劃下一段越野。2019年是建國70周年,當時我跑了個70公里。這次,我打算跑個100公里慶祝一下。” 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精神啊!一個多么了不起的壯舉啊!我在想,一個近60歲的人,在面對越野途中各種艱難險阻,究竟靠的是怎樣的毅力和決心堅持完比賽?這長達8個半小時的時間又是怎樣度過的?其實,在比賽的前些日子,曠大隊長因身體不適還動了一次不小的手術。就在病情還沒有完全恢復的情況下,他依然不放棄參加這次山地越野賽。真是令人敬佩至極!這就是馬拉松獨特的魅力顯現,馬拉松已成為他人生獨特的強大的精神支撐! 在我單位里,也有這樣的一位領導。他叫厲萬祥,是我們安全執法大隊長,我們都稱他“厲大”。厲大之前因為身體的緣故,醫生告訴他要堅持運動,有益于病情康復。就這樣,他選擇了長跑,從一開始的5公里、10公里、15公里……到最后,漸漸地,他跑起了馬拉松,也熱愛上了這項運動。厲大每周堅持一個馬拉松,每月堅持300公里的運動量,每年至少參加六七場馬拉松比賽,二十多年如一日,至今已跑了10萬多公里,參加國內外馬拉松賽事100多場。 說來正巧,4月10日廈馬比賽的前不久,厲大也有過一次手術。醫生叮囑他要多休息、少運動,千萬不要做長時間的激烈運動。可是,他就是不聽醫生的勸告,工作繁忙之余仍然堅持每天長跑運動,每周一個馬拉松更是必不可少。他說:“別的事可以放一放,馬拉松可不能放。”其實,在當天的廈馬途中,厲大因動過手術傷口還沒有完全愈合,直疼得腰都直不起來,有好幾次都想放棄比賽。可是,他還是忍受疼痛,咬緊牙關,憑著頑強不屈的毅力一步步地堅持到終點,成績為3小時33分13秒,在1萬多名選手中排名第2075名。這對于一名病情未完全康復的50多歲人來說,這份成績實屬不易!賽后我們還擔心他的病情,可他卻開玩笑地對我們說:“哎呀,不服老不行了,都快跑不動了,可沒辦法啊,不跑下去我就不是厲萬祥了!”大家聽完以后開懷大笑。這種精神,我們年輕人真是自嘆不如啊! 精神的偉力,總能帶來心靈的震撼。一個是曠大隊長,一個是厲大隊長,都是大隊長,年齡又相仿,都參加過馬拉松賽事100多場,對馬拉松這項運動都有著極其的熱愛。我不禁要問,是什么促使他們如此熱愛馬拉松?不言而喻,他們心中都有一種精神,一種“挑戰自我、超越極限、堅忍不拔、永不放棄”的馬拉松精神。他們的精神,無上光榮!他們的人生,是跑出來的! ![]() 人生,真是一場馬拉松,在這條路上,不管發生了什么,只要大膽邁開步子向前,每一步都是進步的。人生老病死,這是自然規律,避免不了,也無法回避。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姿態去面對,又以怎樣的方式去走完這條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人生路呢?這是每一個人都要去深思的問題。 我想,蕓蕓眾生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看法。思考的角度、做人的厚度、處事的態度、做事的深度不一樣,決定了人生的走向也不一樣。但無論如何,這條路終究都要走下去、走到底。是給后人留下可以值得回味的東西,還是丟下一堆遺憾的事情,這一切取決于自己。而在當下,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以一種馬拉松的精神姿態,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堅持自己應該堅持的東西,去走好這條漫漫的人生路。那么,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我們都在追夢的路上。 當代文學家 2020.07.02 started publication 作者簡介: 楊星航,男,福建仙游人,1982年4月出生,現為廈門市公職人員。歷任班長、排長、連長、政治指導員、組織干事、廈門市雙擁辦軍地聯絡員,榮立三等功2次。2018年轉業到地方成為一名公務員。個人平時喜歡看書寫作,愛好書法,熱愛運動。 ![]() ![]() 本刊顧問團隊介紹 ![]() 文學顧問: 孔灝 中國作協會員,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連云港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市作協副主席。 ![]() ![]() 文學顧問: 相裕亭 中國作協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副秘書長。 ![]() ![]() 文學顧問: 徐繼東 ![]() ![]() 文學顧問: 李鋒古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本刊法律、書法、攝影顧問及主播團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