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那些年》曉婷 公元1279年,南宋滅亡了。這場滅亡最明顯的信號來自于十三年前。 1267年,在經過一系列周密的準備之后,蒙古大軍將火力對準了南宋的戰略重鎮:襄陽和樊城。這場戰役對雙方來說都異常艱苦,在歷時六年之后,最終以襄陽失陷而告結束,而南宋也在襄陽失守后以摧枯拉朽之勢走向滅亡。 對手強大很多人認為,即便襄陽守得住,也只是給南宋延長些最后的時光罷了。南宋的不幸在于,在它日薄西山的時候剛好遇到了如日中天的蒙古鐵騎。 蒙古強嗎? 13世紀,蒙古人迅速崛起,通過三次西征,一直打到伏爾加河流域,撼動了整個歐亞大地。 蒙古軍隊在世界上所向披靡,征服西遼用了1年;征服花剌子模用了1年半;征服羅斯聯盟用了近5年;征服波斯和阿拔斯王朝用了8年;橫掃歐洲只用了5年多的時間…… 1234年,在蒙宋聯軍的圍攻下,金朝滅亡。隨后,近半個世紀的蒙宋戰爭拉開了帷幕。 南宋弱嗎? 南宋偏安一隅,在長期和金人、蒙古的作戰中已經精疲力盡,國力大不如前。 1235年,“端平入洛”事件后,蒙宋戰爭正式開始。在蒙古人的計劃中,閃電戰便能拿下“弱”宋。然而在初期的對戰中,南宋卻表現頑強,多次擊退蒙軍。之后,雙方的對峙竟然持續了45年之久。蒙軍先后發動3次戰爭,換了3位大汗才最終拿下南宋。 可見,南宋之“弱”并非全在戰斗力上。 南宋這塊硬骨頭不如預料之中好啃,加上蒙軍大規模的西征牽扯了大量兵力,所以對南宋的征服總是功敗垂成。蒙古大汗窩闊臺專門派出太子前往征宋,太子卻直接死在了戰場上。之后,大汗蒙哥在釣魚城之戰中戰死,蒙古陷入長時間的內斗,對南宋也疲于應付。只可惜這段時期宋理宗已經無心政事,南宋王朝在他的放任下加速下滑。所以當忽必烈集中精力兵力對付南宋時,南宋的滅亡就真正進入了倒計時。 中興無主南宋能在蒙古的攻勢下苦苦堅守40多年,說明實力尚在,若朝廷有中興之主,未必會一直被動挨打。然而,不幸的是,此時蒙古的統治者是一代雄才忽必烈,而南宋在理宗之后,即位的皇帝不是傻子就是孩子,南宋在這樣的皇帝領導下如何與蒙古抗衡? 公元1264年,宋理宗去世。因為宋理宗無子,所以遺詔命侄子趙禥即皇帝位,也就是歷史上的宋度宗。趙禥天生就不是當皇帝的料。史書記載趙禥的生母因出身微賤,在懷趙禥時曾被逼服打胎藥。趙禥雖然順利出生,但智力卻不及常人,7歲才開始說話;身體發育不良,很晚才學會走路。宋理宗為他配備了良師,甚至親自教導,卻常常因為他不開竅氣得發昏。朝臣對這樣一個有智力缺陷的繼承人不滿,請求另選宗室子弟,但是宋理宗沒有同意。 宋度宗 宋度宗即位后,不肯上殿處理政事,荒淫程度比理宗更甚。據說他整天宴坐后宮,與妃嬪們飲酒作樂。《續資治通鑒·宋紀一百八十》上所記載:“帝自為太子,以好內聞;既立,耽于酒色。故事,嬪妾進御,晨詣閤門謝恩,主者書其月日。及帝之初,一日謝恩者三十余人。” 因為智力低下,宋度宗的孱弱無能在政事上展露無余,之后干脆把大權交給賈似道執掌,并對他一味縱容。 公元1274年,宋度宗去世。他在位十年,毫無建樹。只是很“幸運”的沒做成亡國之主。他去世時留下了三個未成年的兒子:7歲的趙昰,4歲的趙?,3歲的趙昺。這三個幼子在尚不知生死存亡為何物的年齡,相繼成為南宋王朝的最后三個皇帝。 朝中無人面對蒙軍的長驅直入,此時的南宋朝廷,可用之人也已經寥若晨星。 首先是文臣紛紛請辭致仕。在當時理學的影響下,文臣以隱退為高尚,辭官之風盛行。宋度宗繼位之后害怕真的無人可用,曾專門下詔說:“近年來近臣往往以沒有意義的引退為高尚,甚至還相互攀比,實不知這樣做是沒有意義的。雖然朝廷一再挽留,但不見效果。朕對諸賢大臣,可以說是沒有什么對不起的地方,希望不要互相競比高尚,讓人們懷疑朕有對不住諸位的地方。” 只可惜這份詔令依然阻擋不住朝臣離去的腳步。 再來看武將,南宋其實并不缺武將。面對所向披靡的蒙古大軍,南宋能堅持半個世紀就很能說明問題。可為什么到了最后關頭,許多將領開始離心離德了呢?以名將劉整為例。 當時南宋的將領有著嚴重的地域歧視,南方將領對來自北方的將領有著天然的不信任和優越感。劉整,鄧州人(今河南鄧州),因為屢建戰功,升任瀘州知府兼潼川路安撫副使,“南方諸將皆出其下”。這讓時任四川制置副使的呂文德十分不平衡,于是劉整一出謀劃策則被否定,一有功勞則被隱瞞不發。發展到后來,呂文德打算誣告劉整以徹底扳倒他。可劉整卻上告無門,因為呂文德的靠山是一手遮天的賈似道。1261年,劉整以瀘州十五郡投降蒙古,并向忽必烈進言:欲滅南宋,必先取襄陽。 來自南宋內部的排擠和傾軋,逼反了很多像劉整一樣的良將,而忽必烈卻趁機大肆招撫南宋的官吏士卒,予以重用。他們的倒戈給了茍延殘喘的南宋沉重一擊。 大勢所趨 出路在哪里公元1276年,蒙古大軍兵圍臨安,五歲的宋恭帝宣布正式退位。大臣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杰等人連續擁立了兩個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軍對小皇帝窮追不舍。1279年,隨著崖山海戰失敗,陸秀夫背著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跳海而死,南宋就此覆亡。 面對強大的蒙古,很多人認為南宋根本無力回天。確實,在那樣的時代,遇到那樣的對手不是自己所能選擇的,可是中興無主,朝中無人,不思進取……這些都和對手無關。 宋人的筆記《錢氏私志》記錄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宋相郊居。上元夜,在書院內讀《周易》,聞其弟學士祁點華燈,擁歌妓,醉飲達旦。翊曰,諭所親,令誚讓,云:“相公寄語學士,聞昨夜燒燈夜燕,窮極奢侈,不知記得某年上元同在某州州學內吃齏煮飯時否?”學士笑曰:“卻須寄語相公,不知某年同某處吃齏煮飯是為甚底?”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當上上下下都沉醉在這種狂歡當中,南宋注定擺脫不了滅亡的悲劇。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還記得2000年左右數碼相機橫空出世,整個膠片行業受到巨大沖擊,柯達和富士兩大巨頭都陷入傾覆危機。然而,同樣是面對大勢所趨,富士得以重生,柯達卻轟然倒下。 前兩年,富士膠片的CEO古森重隆在回顧這場最大危機時說:當時分析了公司的各項業務,發現盡管公司面臨經營危機,但是仍然擁有尖端的技術、充足的資金、令人信譽的品牌以及各類人才,還有雄厚的經營資源。“如果能有效地組織這些經營資源,就可以規劃出新的發展戰略。” 再放眼當下,面對惡意的打壓,華為能夠臨危不亂,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始終居安思危,做足了準備。 所以,搞垮一家企業的僅僅是大環境和競爭對手嗎?當你眼中的問題只剩下大環境和競爭對手的時候,也許你已經一無所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