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大黃湯 【原文】 梔子十四枚 大黃一兩 枳實五枚 豉一升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作者】張仲景 【出自】《金匱》 【經典回顧】 1、酒黃疸,心中懊憹或熱痛,梔子大黃湯主之。 【劑量】 1、梔子開五錢,大黃三錢,枳實五錢,豆豉是三錢。 【組成】 枳實 大黃 梔子 豆豉 【時機】 1、這個處方里面沒有茵陳,代表這個人沒有發黃,有發黃一定會用到茵陳; 2、病人的舌頭很黃很熱。 【方解】 1、梔子藥性寒涼,去肝膽的熱; 2、豆豉去胃里面的熱; 3、大黃去實; 4、枳實去濕,胃里面的濕。枳實對心臟很好,在這里是對濁水下流造成這種問題。 【比較集錦】 1、(1)梔子大黃湯:枳實梔子豉湯癥若發黃者,酒黃疽,心中懊憹或熱痛,更加大黃,名梔子大黃湯。即于枳實梔子豉湯中加入大黃。酒黃疽者,為嗜酒之人,酒毒郁滯而生熱,因而發黃,此必胃中有宿毒,故加大黃以利之。 (2)梔子干姜豉湯:微有煩躁而不見反復顛倒,心中懊憹等重癥,此雖熱邪不去,但煩躁微而不甚,故以干姜溫中,以梔子清解心中之熱。 (3)梔子柏皮湯:發熱而不惡寒,心煩,柏皮亦可清熱,主胃腸中結熱。此方用于黃疸發熱心煩而不可下者,本方尚可用于口舌之病。 (4)茵陳蒿湯:發黃,腹微滿,小便不利,或渴,或大便硬者。熱邪及里之時,與水氣相結,而成淤熱,身發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里有水氣之候。此證又以不汗出不渴,故致黃色頗深如橘子色。此方尚可用于口、舌熱瘡,以及齒齦腫痛屬熱者。或眼目疼痛等證。 2、(1)枳實梔子豉湯:枳實三枚(炙) 梔子十四個(擘) 香豉一升(綿裹) (2)梔子大黃湯:梔子十四枚 大黃一兩 枳實五枚 豉一升 【名家論述】 1、梔子大黃湯《金匱要略》(倪海廈) 心中懊憹,胃里面很難受,怪怪的感覺,不舒服或者是熱痛,那我們會用梔子大黃,梔子是寒涼的藥,所以他能去肝膽的熱,我們一定是看病人的舌頭,舌頭很黃很熱,確定他的脈是很速很熱,我們才會開寒涼的藥。如果里面是寒癥,你怎么會用梔子呢?這個處方里面沒有茵陳,代表這個人沒有發黃,有發黃一定會用到茵陳。所以梔子大黃湯和茵陳蒿湯,這兩個都有便秘,差異就是一個黃一個不黃,茵陳蒿呢,非常的黃,梔子大黃不黃。那我們知道這個是酒客病,梔子大黃開處方的時候,梔子開五錢,大黃三錢,枳實五錢,豆豉是三錢?;旧洗蟾诺奶幏骄褪沁@樣子的。 我們使用到梔子和豆豉,都是主要是為了去熱,梔子去肝膽的熱,豆豉去胃里面的熱,大黃去實,枳實去濕,胃里面的濕。前面我們有講到枳實,大小承氣湯會有枳實,枳實的真正的功能,食物堵在腸胃里面后,出不來,只有食物的叟水會出來,枳實就是針對這種,我們會開在承氣湯里面用枳實的原因。當然枳實對心臟很好,在這里是對濁水下流造成這種問題。不然如果腸胃里面的濁水下流下去,你沒有用枳實把他消掉沒有把他解決掉以后,慢慢地他會滲透到膀胱里面去,滲透到膀胱以后小便會很濃稠,就不是水,排出來就很困難。所以我們剛才講酒客病,所以酒還是少喝,偶爾喝一喝,沒關系,不要喝太多。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金匱經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