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麻黃丸 【原文】 半夏 麻黃等分 右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飲服三丸,日三服。 【作者】 張仲景 【出自】 《金匱》 【金匱】 1、心下悸者,半夏麻黃丸主之。 【時機】 1、胃的動悸,有寒水;肺的寒實。 【方解】 1、半夏去胃里的停水; 2、麻黃打開肺,也解表去水; 3、因為是丸劑,不會出大汗。 【禁忌】 1、有口渴的人不宜。 【應用】 1、病人無汗感覺有些水腫加上嘔逆的心下悸,可試試這個藥。 【比較】 1、悸為病癥,其所發之處有三:心中、心下、臍下,且其候不一。 (1)因水氣而致者,半夏麻黃丸證、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證、真武湯證是也; (2)因熱而致者,小柴胡湯證; (3)因急迫而致者,小建中湯證、桂枝甘草湯證 (4)由驚而悸、憂而悸、時悸時止者,無須服藥治之(當治其因)。 【名家論述】 1、半夏麻黃丸《金匱筆記》(倪海廈) 半夏麻黃丸這個處方很特殊,用丸劑,也可以用藥粉。將麻黃、半夏的粉放到膠囊里面用。 這個處方有兩個地方用:心下悸,講的是胃。胃有動悸。當一個人胃中有蓄水的時候,會有悸的出現。動、悸,胃里面水多,那我們必須要靠半夏。半夏有兩個功能,第一個,去水,尤其去這個中膈,胃里面的水,可以止嘔。還有呢,半夏可以去痰。水如果沒有去,以后就變成痰。當你用半夏下去的時候,水排掉了,可是這個半夏不會那么聽話。半夏一吃下去以后,她會把小腸,大腸,很多腸胃里面的水都清掉,速度很快,甚而至于,食道里面的水都清掉了。所以我們在使用處方的時候,病人如果有口渴,一般我們不加半夏進去。因為半夏會把水利的很快。 你看我們有大半夏,小半夏湯,我們都不用甘草,甘草能夠蓄水,本來它是蓄水的,所以絕對不可以用甘草。那為什么他要配合麻黃來用?麻黃呢,一般人了解麻黃,對心臟啊他可以可以讓心臟加速。實際上麻黃是什么?麻黃有宣發的效果。麻黃藥質非常的輕,所以麻黃宣肺,把肺像雨傘一樣打開來。一打開來以后,大腸里面的津液就往上蒸,通通蒸到上焦上來了,腸胃里面的津液往上走。半夏來利水,把胃里面的水排掉。麻黃來把水升提上去。所以兩味藥就這么簡單。 這個處方還用在一個地方:肺家寒實。肺家的寒實與肺陰實不一樣,如果我講陰實就是有癌癥,寒實的時候,我們要去寒與去實并用,當你肺家寒實,肺里面是冷的,你滌痰,半夏能夠滌痰,把痰去掉。麻黃呢,宣肺,就講完了,就兩位藥,你看它厲不厲害。所以我們小青龍湯里面,麻黃桂枝白芍,麻芍姜辛桂五草半,里面有半夏原因就在這里面。當然小青龍湯,你不能說,老師,這有肺家寒實你就用小青龍,表也要有實,才會是小青龍湯證。 所以這兩個癥狀,同時可以用。 那一般的劑量呢,因為是粉,等量。比如你做了100克膠囊,一般我們的劑量都是8顆一次,一天3次,24顆膠囊。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金匱經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