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講:“經脈者,所以可以決死生,調虛實,除百病,不可不通。”所以經脈通暢非常重要,其中有一個穴位,就是調和經脈的大開關!還可以開通心竅、補益心氣、安寧神志、排解抑郁!他就是心包經上的間使穴。快來了解一下吧。 位置: 間使穴屬手厥陰心包經,雙穴,艾灸針灸刮灸都可以。左右各有一個間使穴,位于前臂前區,在郄門穴和內關穴之間,腕掌側遠端橫紋上3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一般伸出手掌,掌心朝上,方便取穴。 間使穴,間,夾在縫隙中間;使,使令、使派、使動。如果說,心主血,那心包就主脈,叫包脈,血脈就是筋膜包繞。而間使穴,就是五臟之間能往來的管道使者,它可溝通五臟,使軀體密合無間。 調理范圍: 1、理身如理國,用藥如用兵。治病如治軍,用穴似用兵。 間使穴,他不單是間諜、使臣,它還是領事館的大使,它能讓一切病邪攪局,和平解決。它可以互通兩國之好,可以調節矛盾。 2、《黃帝內經》曰:“使道不通則死。”,這里就是指間使能統管周身上下一切通道,即使千山萬水,杳無音訊,一旦你用好了間使,就像八百里加急,像當今的速遞;速達的快遞一樣,縱你在邊疆塞外,我都可以使人如期送到! 3、間使穴不但像來使一樣,更可以令將相和,如果說將軍之官就是肝臟,相傅之官就是肺臟了。 古代有廉頗、藺相如的美談,一旦將相和,則敵國莫敢進犯半步。而間使穴的效果,就能促使將軍之官廉頗負荊請罪,拜服于宰相藺相如。故,那么凡是心和肝;肺;脾以及腎相彼此關聯的問題,必須找間使穴。 比如可以調理心肺病的哮喘、肺心病、咳痰帶血,找間使,配心俞、肺俞,就能溝通心肺。使君相同心,其力斷金! 還比如中風、口眼歪斜、癱瘓修復困難,找心俞、肝俞,再配間使,就能連絡心肝,君將同心,密合無間。 還有如果是比較肝火重,同時,咳嗽不已,此木火刑金,拍打或者艾灸肺俞、肝俞,皆不能化解,一定要配間使穴,刮灸,或者針灸,速解。 還有比如心胃病,胃痛又心慌,選心俞、胃俞,配合間使,能加強心胃連絡,使心主之火,通過間使,送到胃土之上,促進潰瘍愈合,圓滿修復。 還有如果你是心腎不交,睡不著覺,找心俞、腎俞,再配間使,就相當于黃連阿膠湯,間使就是溝通心腎的橋梁。 又心腦病、癡呆、老記不住,欲忘,此心臟之氣血,不能充分供到頭腦,用心俞,配合腦戶、通天,加間使,就可使心腦相連,溝通密切,記憶深刻,念念不忘。 一旦你看懂了,就會發現間使穴的神奇,可謂無與倫比,不可思議。古籍記載,舉不勝舉。 間使何以如此神通廣大?就像道家認為,古代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個來使就是正邪交爭,溝通和平的關鍵任務。所以你想要的和諧,平和的身體,一定用好間使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