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歐洲媒體驚呼:“小心!” 這是因為:這種“雙重突變”病毒已經傳入歐洲,英國、德國、意大利均出現確診病例。 就在今天,有關印度“雙重突變”病毒在英國的更多細節被披露出來,并引發人們的警惕。 與此同時,另一個需要警惕的是,英國證實發生首例人傳貓病例,并且出現首例因新冠死亡的貓病例。 先來看看有關“雙重突變”病毒的最新消息。目前該變種已傳入至少三個歐洲國家,其中英國是病例最多的。 昨日英格蘭公共衛生部表示,英國共有132例印度變種病例。根據最新出爐的監視報告,倫敦,西北和東北均被確定為熱點地區。 英格蘭公共衛生部最新數據顯示,在4月21日這一周,英國新增55例確診病例,與上周的73例相比新增75%。 目前英國累計有132例攜帶“雙重突變”病毒(B.1.617)的確診病例。其中英格蘭有119例,蘇格蘭5例,威爾士8例。 3例病例沒有印度旅行史。 盡管病例上升且出現境內感染病例,英格蘭衛生部卻表示印度變種“沒有開始傳播”。 英格蘭衛生部的蘇珊·霍普金斯博士說,當局正在監控這種變種,她說,“通過密切監視發現,這種變種在所有送交分析的檢測樣品中占比不到百分之一。” 但有的英媒卻認為不盡然,并擔心印度變種可能已經開始在社區傳播。而這也是值得警惕的第一個原因。 據《泰晤士報》報道,盡管大多數確診病例都是輸入型病例,但有39例病例是例外,這39例是在英國“被傳染的”。 這39例中有36例是輸入型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剩下的3例是隨機抽查發現的,與輸入型病例沒有關聯。 此外,外界還認為真實的總確診人數高過132例,因為只有10-15%的陽性病例會送去基因檢測,以確定它是否攜帶新變種。 《太陽報》還報道稱,英國的印度變種病例可能高達官方數據的10至20倍。這一數據來自英國政府獨立科學顧問小組SAGE成員兼倫敦大學學院病毒學教授,迪南·皮萊教授說,這是因為英國沒有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測。 英國官方數據還顯示,近半數病例分布在倫敦,尤其是印度人居住的地區。對此,英格蘭衛生部說,大多數病例是“單獨發生的”,少數“發生在局部并呈聚集性”。 總之綜上來看,在印度發現的變種病例的確可能比官方通報的還多。一旦在人口密集的地區傳播開來,可能會引起病例的進一步激增,因此值得警惕。 另據天空新聞報道,科學家最擔心的是該變種會讓疫苗效力變低。它被命名為B.1.617,刺突蛋白上有兩個關鍵突變。其中之一是L452R,該突變在加州發現的新變種上也存在。另一個突變則是新的突變。 實驗室測試表明,這兩種突變都有助于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并逃避某些抗體,這意味著它可以繞過免疫系統并使疫苗效力降低。病毒學家賈米爾說,病毒刺突蛋白關鍵區域的雙重突變還可能使病毒更具傳染性。 對此,公共衛生部的蘇珊·霍普金斯博士表示,“我們尚不知道它的傳染性、致病程度,以及它能否逃脫自然免疫或疫苗衍生的保護力,仍在不斷審查。”衛生大臣漢考克周一則警告說,不保證疫苗能抵抗印度新變種。 隨著印度新冠病毒疫情惡化,英國政府收緊入境管制。自今日起,過去10天內到訪過印度來的大多數旅客將被拒絕入境英國。 持有英國或愛爾蘭護照的人,或擁有英國居留權的人可以進入英國,但必須在政府批準的酒店內隔離十天。 不過值得警惕的是,自英國首次發現印度變種以來,到今天邊境管制措施正式生效已經過去了6天。《每日電訊報》分析,在旅行禁令生效前每天都將有1500多人從印度飛到英國。 對此,英國前首席科學顧問沃爾伯特對BBC表示,英國政府的決定有點太晚了。 德國: 除了英國,這種值得警惕的變種還傳入德國。據疫情追蹤網站outbreak.info ,德國于3月1日檢測到第一例該變種病例,截止4月7日,共有11例。 德國聯邦衛生部長施潘昨日向聯邦議員們表示疫情形勢“十分的嚴峻”。為了控制疫情,德國將從周六起實行最新“緊急制動”新冠防疫限制。 據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數據,德國4月22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9518例,新增死亡259人,全境平均每10萬人中7日累計確診為161.1例。同時,德國401個市鎮中有約351個的平均7天累計確診人數超過100這個閾值。 為抑制疫情,德國聯邦議院昨日決通過了傳染病防治法增補草案。這意味著,只要有地區連續三天滿足“平均每十萬人七日累計新增確診人數超100”的條件,聯邦政府將進一步實施防疫措施。 德國內政部表示,聯邦“緊急制動” 新冠措施將從周六起生效。 意大利 據疫情追蹤網站outbreak.info ,意大利于3月17日檢測到第一例印度變種病例,截止4月1日,共有3例該變種病例。 意大利政府已將緊急狀態延至7月底。 據意大利民防部21日報告,該國新增確診病例13844例,死亡364例。全國累計確診病例3904899例,累計死亡病例117997例。 根據官方公布的最新防疫法令草案,從4月26日起,意大利將恢復黃色疫情防控區,并允許黃色疫情防控區的人員自由出行。但如果要通過紅色或橙色疫情防控區,則仍需出示工作、健康或特殊原因的自我聲明。 法國 法國目前還沒有發現印度變種病例,但是傳染病專家卡琳·拉科姆4月21日對媒體說,印度變種進入法國“只是時間問題”。 法國總理卡斯泰22日宣布,法國新冠疫情有所好轉,政府將逐步解除部分疫情防控措施。不過為了防止新變種在境內傳播,法國將對來自印度等高風險國家的旅客實行為期10天的隔離管制措施。 法國政府發言人加布里埃爾·阿塔爾周三表示,在某些健康狀況十分嚴重和令人擔憂的國家,法國將擰緊螺絲釘,施加旅行限制。印度將被加到旅行限制令的名單中,詳細信息將在未來幾天內公布。 除了印度,巴西,南非,智利和阿根廷也被添加到法國的旅行黑名單中。 收緊邊境措施的同時,法國境內將開始逐步解封。自本月26日起,法國小學和幼兒園開學復課,自5月3日起,政府將解除民眾在宵禁時段以外的日常出行限制。 英國發現首例人傳貓病例 除了印度發現的“雙重變種”傳入歐洲,今日疫情另一個重要消息是英國發現首例人傳貓病例,并且這是英國首例因新冠死亡的寵物貓病例。 據《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日前確認了兩例人傳染貓新冠病毒病例。科學家警告稱,患新冠肺炎的主人在完全康復前,不要輕易抱寵物,或與其有親密接觸。 格拉斯哥大學病毒研究中心的瑪格麗特·霍西補充說,也不要與貓一起睡覺,因為它們可充當新的“病毒庫”。 這兩例病例的貓為不同品種,分別生活在各自的家庭中。 其中一例是一只四個月大的布偶貓,它在一年前出現嚴重的呼吸急促癥狀。它的主人曾在2020年3月末出現過類似新冠肺炎癥狀,但沒有進行新冠檢測。幼貓病情惡化后,獸醫不得不將其安樂死。尸檢結果顯示,這只幼貓的肺部有新冠病毒。 英媒表示,這是英國首例因新冠死亡的貓病例,也是首例人傳貓病例。 另一例發生在去年7月,是一只6歲的暹羅貓。在它出現新冠癥狀前,他的主人確診新冠肺炎。所幸貓和主人隨后均從新冠中康復。 對于這兩例人傳貓新冠病例,英國獸醫協會副主席丹妮拉·多斯桑托斯表示:“在世界范圍內的家畜中,只有少數病例,是人類身上的新冠病毒傳到動物身上。” 他補充說,“我們的建議是,患新冠肺炎或已出現癥狀正在被隔離的寵物主人,要避免和寵物接觸,并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比如定期洗手。如果寵物需要照顧,要在和它們互動之前和之后洗手,并盡量戴上口罩。” 英媒報道稱,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被傳染的貓可以把新冠病毒傳給人類,其他家畜也沒有此類傳染情況。但研究人員說,寵物有可能充當讓病毒持續傳播的“病毒庫”。 格拉斯哥大學病毒研究中心的瑪格麗特·霍西說,鑒于新冠病毒感染寵物的能力,監控人傳貓、貓傳貓、貓傳人非常重要。貓經常與主人親密互動,舔手舔臉、在床上或沙發上睡覺、清洗食具等都可能帶來風險。 |
|
來自: Zxl56 > 《新冠預防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