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和湯 【原文】 麻黃3錢,炮姜3片,熟地1兩,鹿角膠3錢,肉桂3錢。 【作者】張仲景 【出自】《金匱》 【經典回顧】 1、諸浮數脈,應當發熱,而反灑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其癰。(附:陽和湯) 【組成】 地黃 桂枝 菌桂 白膠 姜 麻黃 【時機】 1、經方家有很多的排膿的處方。陽和湯在當發其熱癰的時候用。 2、陽和湯的處方:麻黃3錢,還有炮的生姜,炮姜3片,熟地1兩,鹿角膠3錢,肉桂粉3錢(分3包)。 六碗水煮兩碗,那每次服之前沖1錢的肉桂下去。 3、處方的時候,老師:鹿角膠也很貴,不容易弄到真品;生姜在鍋子里面干炒,干扁,油什么都不要放,直接生姜放下去,兩邊炒炒,變成黑的就是炮姜。如果病人寒很重的時候,加附子進去 4、有種病,叫做腦疽,腦殼里面化膿了,要用這個處方,否則平常在外面,不在腦部的話,還用不到這個處方。 5、鹿角膠,這個鹿角生在頭頂上,是督脈之余,所以它能透到腦部去。所以這個陽和湯的最主要的處方,是用到腦膿瘍的時候。怎么知道他化膿?手摸上去是燙的,已經告訴你啦。 【應用集錦】 1、豐胸可用葛根湯,抑制乳腺增生用陽和湯。 【名家論述】 1、陽和湯《金匱筆記》(倪海廈) 首先呢,大家來看這個條辨,他說脈是浮數的,應當發熱,諸位在讀傷寒論的時候,唉,老師這個脈是浮是數代表病在表嘛,對不對?照理說是發熱,發熱啊就是表證啊,可能是麻黃湯,可能是桂枝湯,可能是葛根湯,不一樣。現在呢而反灑淅惡寒,若有痛處,就知道他是有癰,癰就是里面化膿了,化膿了,所以膿是在體表,你只要摸到浮數脈,代表病在表,病在表,那正常如果是感冒就會發熱,但是沒有,而且他不但的怕冷,而且有痛點,你一摸他的皮膚,哎,我痛在胸部這邊,痛在背后,或者是痛在手臂這邊,就是那個地方要準備化膿了。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金匱經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