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窗燈暈,幾葉芭蕉,客夢(mèng)床頭。——吳文英 2、西風(fēng)亂葉溪橋樹。秋在黃花羞澀處。——張榘 3、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論語 4、料得他鄉(xiāng)遇佳節(jié),亦應(yīng)懷抱暗凄然。——韓偓 5、東風(fēng)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diǎn)聲。——?jiǎng)?/p> 6、行云流水音猶在,從此曲誤無周郎。——周瑜 7、露濕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陽。——李益 8、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志南 9、積錢不如教子,閑坐不如看書。——增廣賢文 10、東風(fēng)惆悵欲清明,公子橋邊沉醉。——張泌 11、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張炎 12、東風(fēng)楊柳欲青青。煙淡雨初晴。——晏殊 1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 14、凝云鼓震星辰動(dòng),拂浪旗開日月浮。——許渾 15、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xì)雨。——李煜 16、以權(quán)利合者,權(quán)利盡而交疏。——司馬遷 17、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楊萬里 18、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王建 19、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唐寅 20、但愿蒼生皆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于謙 21、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道德經(jīng) 22、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經(jīng) 23、夜來小雨新霽,雙燕舞風(fēng)斜。——萬俟詠 24、風(fēng)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高啟 25、十輪霜影轉(zhuǎn)庭梧,此夕羈人獨(dú)向隅。——晏殊 26、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杜甫 27、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dú)W陽修 28、鳳凰臺(tái)上鳳凰游,鳳去臺(tái)空江自流。——李白 29、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屈原 30、花滿河陽,為君羞褪晨妝茜。——吳文英 31、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徐俯 32、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陶淵明 33、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賈誼 34、挽將天上銀河水,散作**潤九州。——于謙 35、問相思、他日鏡中看,蕭蕭發(fā)。——嚴(yán)羽 36、前塵往事斷腸詩,儂為君癡君不知。——蘇軾 3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tái)煙雨中。——杜牧 38、閑立春塘煙淡淡,靜眠寒葦雨颼颼。——鄭谷 39、不種閑花,池亭畔、幾竿修竹。——陸容 40、風(fēng)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文征明 41、白頭燈影涼宵里,一局殘棋見六朝。——錢謙益 42、月無棱角星相避,樹有包容鳥自知。——袁枚 43、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____李白 4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增廣賢文 45、女媧煉石補(bǔ)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李賀 46、恩深似海恩無底,義重如山義更高。——馮夢(mèng)龍 47、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增廣賢文 48、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蘇軾 49、記得武陵相見日,六年往事堪驚。——周紫芝 50、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 51、萬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牛希濟(jì) 52、分明一覺華胥夢(mèng),回首東風(fēng)淚滿衣。——趙鼎 53、滅卻心頭火,剔起佛前燈。——增廣賢文 54、水晶簾動(dòng)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 55、人間萬事,毫發(fā)常重泰山輕。____辛棄疾 56、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fēng)雨。——高適 57、橫江湖之鳣鯨兮,固將制于螻蟻。——賈誼 58、莫驚鷗鷺,四橋盡是,老子經(jīng)行處。——蘇軾 59、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 60、去年人在鳳凰池,銀燭夜彈絲。——薩都剌 61、寧可人負(fù)我,切莫我負(fù)人。——增廣賢文 62、清風(fēng)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馀。——王維 63、長江巨浪征人淚,一夜西風(fēng)共白頭。——宋琬 64、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shí)。——蘇軾 65、憑君莫問:清涇濁渭,去馬來牛。——元好問 66、盡做舊愁都忘卻,新愁何處著?——王庭筠 67、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杜牧 68、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孫子兵法 69、恨身翻不作車塵,萬里得隨君。——?dú)W陽炯 70、燕子不進(jìn)愁門,耗子不鉆空倉。——增廣賢文 71、中淺外易者,不足以當(dāng)大事。——魏源 72、人生富貴駒過隙,唯有榮名壽金石。——顧炎武 73、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李白 74、劍花寒,夜坐歸心壯,又是他鄉(xiāng)。——張可久 75、萬里秋光客興賒,同人九日惜年華。——沈輅 76、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杜甫 77、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陸游 78、一襟余恨宮魂斷,年年翠陰庭樹。——王沂孫 79、含愁獨(dú)倚閨幃,玉爐煙斷香微。——毛熙震 80、露侵宿酒,疏簾淡月,照人無寐。——張輯 81、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崔護(hù) 82、小軒獨(dú)坐相思處,情緒好無聊。——石孝友 83、謙固美名,過謙者,宜防其詐。——朱熹 84、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huì)重陽。——韓琦 85、得擲且擲即今日,人生百歲駒過隙。——魏源 86、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陸游 87、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mèng)鳥空啼。——韋莊 88、輪臺(tái)東門送君去,去時(shí)雪滿天山路。——岑參 89、委肉當(dāng)餓虎之蹊,禍必不振矣。——戰(zhàn)國策 90、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 91、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92、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 93、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增廣賢文 94、老僧同醉,殘碑休打,寶劍羞看。——張可久 95、栽樹要栽松柏,結(jié)交要結(jié)君子。——增廣賢文 96、便與甘棠同不剪,蒼髯白甲待歸來。——蘇軾 97、釣魚子陵,思莼季鷹,笑我飄零。——張可久 98、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fēng)怨未開。——高蟾 9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論語 100、讀而不曉就思,思而不曉就讀。——朱熹 101、若問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見時(shí)。——晏幾道 102、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硯梨花雨。——周晉 103、遠(yuǎn)水難救近火,遠(yuǎn)親不如近鄰。——增廣賢文 104、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10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06、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107、無情明月,有情歸夢(mèng),同到幽閨。——?jiǎng)⒒?/p> 108、春風(fēng)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王恭 109、掩柴扉,謝他梅竹伴我冷書齋。——沈自晉 110、林?jǐn)嗌矫髦耠[墻。亂蟬衰草小池塘。——蘇軾 111、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納蘭性德 112、今日樓臺(tái)鼎鼐,明年帶礪山河。——辛棄疾 113、百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標(biāo)。——李時(shí)珍 114、指點(diǎn)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薩都剌 115、流水便隨春遠(yuǎn),行云終與誰同。——晏幾道 116、怪人不知理,知理不怪人。——增廣賢文 117、雨暗殘燈棋散后,酒醒孤枕雁來初。——杜牧 118、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 119、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翁卷 120、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曹丕 121、采菱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王惲 122、望章臺(tái)路杳,金鞍游蕩,有盈盈淚。——章楶 123、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 124、我心本無鄉(xiāng),心安是歸處。——白居易 125、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dú)W陽修 126、前村后壟桑柘深,東鄰西舍無相侵。——貫休 127、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 128、乘鸞歸后,生綃凈翦,一片冰云。——吳文英 129、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張先 130、獻(xiàn)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fā)對(duì)華簪。——錢起 131、涕零雨面毀形顏,誰能懷憂獨(dú)不嘆。——曹丕 13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tái)。——李白 133、東風(fēng)吹柳日初長,雨余芳草斜陽。——秦觀 134、同來不得同歸去,故國逢春一寂寥!——杜牧 135、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曹丕 136、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司馬光 137、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dòng)月黃昏。——林逋 138、富貴多士,貧賤寡交,事之常也。——馮夢(mèng)龍 139、欲求天下事,須用世間財(cái)。——增廣賢文 140、絕頂茅庵里,老衲正孤吟。——納蘭性德 141、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羅貫中 142、人若無足,既得隴,復(fù)望蜀邪!——司馬光 143、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 144、求得人間成小會(huì),試把金尊傍菊叢。——晏殊 145、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杜甫 14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 147、細(xì)雨春蕪上林苑,頹垣夜月洛陽宮。——陸游 148、人言未必猶盡,聽話只聽三分。——增廣賢文 149、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蘇軾 150、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司馬光 151、一朝權(quán)在手,便把令來行。——增廣賢文 152、河山北枕秦關(guān)險(xiǎn),驛樹西連漢畤平。——崔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