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粉蜜湯 【原文】 甘草二兩 粉一兩 蜜四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內粉、蜜,攪令和,煎如薄粥,溫服一升,差即止。 【作者】張仲景 【出自】《金匱》 【金匱】 1、腹中痛,其脈當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蟲。蛔蟲之為病,令人吐涎,心痛發作有時,毒藥不止,甘草粉蜜湯主之。 【組成】 甘草 【時機】 蛔蟲。 【方解】 1、甘草補土; 2、白粉(鉛粉)殺蟲; 3、蜂蜜潤燥而清風,滑腸而下積也。 【比較集錦】 1、(1)奔豚之動,自臍底起而即沖心胸,休作有時。若臍下悸者,欲作奔豚,為有水氣,屬桂枝加桂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奔豚湯及廣濟小品之方證; (2)若似此形狀,發時呻吟者,蟲也。蟲證常有動氣甚者、或心中煩悶、怔忡者,當合蟲藥癥狀辯之,可參用甘草粉蜜湯、烏梅丸; (3)癲癇也有似奔豚的現象。 【名家論述】 1、甘草粉蜜湯《長沙藥解》(黃元御) 蛔蟲啊,蟯蟲啊,肚子里面有寄生蟲,這個幾個條辯很簡單的一個。我們如何知道病人有蟲?診斷的方式哦。有人肚子痛,有蟲,你從脈上面如何看,這是第一個他的發問吶。張仲景就說啦,肚子痛,這個肚子里面痛,脈應該是沉若弦,因為在里面嘛,病在里面,對不對?沉是不是病在里,弦是比較寒。結果這個脈反而洪大,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有蚘蟲,蛔蟲在身上,所以蟲的脈呢,脈是大的,肚子痛,脈大。一般的你作小建中湯癥,或者怎么樣,那脈都很小。蚘蟲之為病呢,令人吐涎,嘴巴呢吐口水,心痛,就是胃痛,發作有時,毒藥不止者,甘草粉蜜湯。這個甘草粉蜜湯是比烏梅丸更上一層,在經方里面呢,最強的打蟲藥,就是現在介紹的,甘草粉蜜湯,好。那這個蟲在肚子里面,過去呢我們有很多,像用錫粉,用雷丸,還有些使君子,這些都是打蟲的藥。那我們經方在傷寒論我們介紹有烏梅丸,那個蚘蟲從中,從嘴巴里面吐出來,吐蟲,我都看過哦,病人吐出來,白白一條,一條的小小的,一顆,就一吐就是蟲出來,你看到很惡心啦。他跟我說吐蟲還怎么辦,對不對?那你還假裝的不動聲色,對不對? 當醫生有兩個重點,第一個你的手指甲一定要干干凈凈吶,你手指甲出來是黑的,摸病人的脈,病人一看你的手指甲都是黑的,心已經涼了一半,所以手一定要干凈,這個是重點。第二個就是要安靜,靜如處子,不動聲色,不管他怎么樣子腦筋要清楚,不要慌,病人慌你也跟著慌,病人要緊張你也跟著緊張,這個都不對的,這個是經驗不夠。 甘草粉蜜湯,一定要配合的方子,甘草二,白粉哦,鉛粉,還有白蜜。這個白粉呢,有兩派,日本的很多經方家,像大冢敬節,這個好幾位啊,東洞吉益,這些經方家呢,他們認為說,這個粉蜜呢,白粉呢是米粉。米粉打蟲我都不相信,他為什么說吃下去肚子不痛,很簡單啊,那個蟲你想想看,你用使君子、用雷丸、用錫粉,那種打都打不出來,那你這個蟲吃下去,蟲肚子餓啊,對不對,你一喂下去,它,米粉,太好啦,它一吃完,它就睡覺去了,當然你那一味下去就不痛啦,對不對?實際上蟲還在里面,并沒有出來。后來我們去研究啊,去研究查了很多過去的一些經驗。這個白粉呢,就是我們所謂的鉛粉。鉛粉怎么來呢?是由燒水銀,水銀啊,拿個杯子,水銀呢放在盆子里面這樣,火在下面燒,燒完以后氣化上來以后,燒干了以后,水銀會有一層粉,粘在這個杯子蓋子上面。真正下面的殘渣不要用,只用上面的粉。這個就是這里講的白粉,有毒啊,那你如果說不加白蜜,我們要設計一個藥打蟲,我們的目的是希望蟲吃到毒藥人沒有吃到,對不對?你如果不加白蜜,光是甘草,因為甘草煮完就是甜的水嘛,那你配上那個粉煮好以后,吃下去,那肯定那個蟲很聰明吶,蟲吃到甘草,你你吃到是白粉,對不對?所以為了讓蟲沒有選擇,蜂蜜加進去,因為蜂蜜很粘稠,讓它跟煮在一起時候變成稀飯,你沒有辦法分開來,所以蟲就會去吃。蟲一吃一咬一定會吃到白粉,目的在這里,所以會有白蜜。好,所以我們特別,這個呢,名稱叫做甘草粉蜜湯。 所以你如果沒有,買不到蜂蜜,不要煮哦,那老師,蜂蜜不重要,不行,就非要蜂蜜不可。不然你的病人吃到白粉,鉛粉,結果這個蟲還在那邊,病人死掉了,蟲還活著哦,因為很毒嘛。 煮法,三味呢,以水三升先煮甘草,三碗煮兩碗,然后把甘草丟掉,再放粉蜜攪和,然后煮如薄粥,這樣你吃的時候,蟲就沒有辦法把那個蜜跟那個粉分開來,蟲一吃就死掉哦。像你烏梅丸吃下去以后,排出來的活的哦,因為那個蟲是逃走的嘛,不是死掉排出來的啊,是逃走的,那個烏梅丸又苦又辣又辛,所以說那個蟲聞到了烏梅丸跟著就是那個舉家搬遷了,根本是逃出來的啊,所以它蟲卵什么統統帶出來了,這樣。如果烏梅丸沒有效,大家就要想到甘草粉蜜湯。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金匱經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