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術散 【原文】 白術 芎窮 蜀椒去汗 牡蠣各三分 右四味,杵為散,酒服一錢匕,日三服,夜一服。 但苦痛,加芍藥;心下毒痛,倍加芎窮;心煩吐痛,不能食飲,加細辛一兩、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后,更以醋漿水服之。若嘔,以醋漿水服之;復不解者,小麥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麥粥服之。病雖愈,服之勿置。 【作者】 張仲景 【出自】 《金匱》 【經典回顧】 1、妊娠養胎,白術散主之。 【組成】 白術 川芎 牡蠣 蜀椒 【時機】 1、第六個月開始到第十個月,最后的五個月,給媽媽吃這個白術散,養小孩的,不要把孩子養太大,不好生,牡蠣補鈣,蜀椒溫下焦,川穹活血化瘀,后五個月使用,會把孩子養的很好。白術10克 川穹10克 蜀椒10克 牡蠣10克,散劑,一次一湯勺。 【加減】 1、但苦痛,加芍藥;心下毒痛,倍加芎窮;心煩吐痛,不能食飲,加細辛一兩、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后,更以醋漿水服之。若嘔,以醋漿水服之;復不解者,小麥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麥粥服之。病雖愈,服之勿置。 【名家論述】 1、白術散《長沙藥解》(黃元御) 這個是養胎,養小孩的,那你如果不知道如何調理。結果呢,很多太太肚子餓就亂吃啊,吃了變成超級大嬰兒。嬰兒很大,頭也很大,排不出來。那按現在來說你還要剖腹產,過去古代呢?你嬰兒頭那么大,身體那么大,排不出來,生不出來怎么辦?所以說我們會有白術散。白術散是養胎用的看。 白術散有牡蠣,你看中醫幾千年前就知道用牡蠣,牡蠣就是什么?鈣,所以以前就知道我們要補鈣。蜀椒是辛辣的。大建中湯里面有蜀椒,就是因為他能夠溫下焦,配合川芎,能夠活血化淤,那這個白術呢去濕。所以說,一般來說我們在第六個月開始到第十個月,最后的五個月,給媽媽吃這個白術散,白術散會把小孩子養的很好,也不會養的超級巨嬰出來啊,那骨骼會養的很好,所以前面先養媽媽,后面再養小孩。如果媽媽同時吃當歸散和白術散,也可以呀,無所謂。你如果按照經方來做,很簡單。 這四味藥呢,也把它做成散劑,那白天吃三次,晚上吃一次,等于二十四小時吃四次,六小時一劑。如果說這個懷孕的婦人痛,芍藥加重,你看這個劑很好支配,中藥好處就在這里面,它每一個藥是分開的,所以你要調配的時候,看每一個人不一樣,你要劑量要輕要加減都可以調整,心下肚痛,胃里面痛呢加倍川芎,心煩吐痛不能食飲,加細辛半夏,止嘔啊。還有你還可以用醋,加醋進去,如果惡心的更厲害可以用醋,醋可以去止嘔,酸的可以止惡心。還有呢,小麥啊,小麥喝完以后口渴,用大麥。小麥和大麥在本草經的定義不太一樣,小麥是心之谷,管心臟啊;那大麥呢,主要著重于大腸,腸子,所以說如果我們有的藥,有大麥湯,大麥粥去喝,有的藥小麥粥來喝,那要看病人的情形。后面我們會介紹一個甘麥大棗湯,就是用小麥。所以當你腸胃的經液不足時,用大麥,當你病人如果情志上的問題的時,用小麥,心情,因為它是心嗎,心之谷,比如說憂郁呀,煩躁呀。看先生沒回來,就要瘋,看到什么都不對東西就摔,我們給它小麥哦。諸如此類。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金匱經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