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為書報文摘原創,歡迎轉載 最近微博熱搜中,有人問:“職場中,聽過的最有用的一句話是什么?”首贊的回答是:不要羨慕別人。也許你正在羨慕別人的時候,殊不知,別人也在羨慕你。你羨慕我工作的忙碌,我羨慕你時間的自由。你羨慕我升職加薪,我羨慕你家庭和諧。我們容易看到別人的“幸運”,卻不知道別人在背后遇到了多少挫折,做出了多少努力。經歷過喧囂與繁華后我們才懂得,凡事不要單看表面,要抱著多看一眼的心態,當你學會透過現象去看本質,才會看到人生最質樸的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要去羨慕別人。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很有趣的定律,叫鴨子定律。通常,人們只看到鴨子在水面上悠閑地游動,但是,潛入水下后才發現,鴨子其實一直在拼命地用它的鴨蹼在劃動,沒有一刻停歇。有時候,我們看到別人的“漫不經心”,那都是“假象”。而真相是,他在水下一刻不停歇地努力。正如這世上,根本沒有什么所謂的成功捷徑。所有的成功,都是靠著一點一點的努力得來的。最近,張子楓第一部主演的電影《我的姐姐》上映了。20歲的她終于迎來了事業的新階段。還記得曾經在綜藝《向往的生活》中,有一期,張子楓獨自坐在椅子上疊紙船。其實,按照她的年紀來說,應該對這些手工十分熟練。但是,她卻跟著手機教程一步一步地學,好像以前從未做過這樣簡單的小事。張子楓坦言,她五歲開始拍攝廣告,九歲開始拍戲,她的整個童年就是在各個劇組中度過的,而她在各個劇組中唯一的興趣就是看劇本。就這樣,憑借著一股子韌性和拼搏的精神,曾經那個懵懂的小女孩,如今終于成為被觀眾所認可的優秀女演員。成功從來依靠的不是運氣,而是背后承載的努力與進取。我們羨慕的那些光鮮耀眼,不過是一次次蓄積力量后的完美蛻變,都是用辛勤的汗水去澆灌出來的果實。與其去羨慕那些比我們優秀的人,不如把眼前的事做好,才是最重要的。有一部分人總是抱怨生活的不易,抱怨自己的懷才不遇。看到別人生活中好的一面,總想著要過得比他還好,就是遲遲不愿去做任何改變。雖然,羨慕別人的生活并沒有什么不好的。但是,想要過上那樣的生活,或許得經過一個不斷地試錯的過程,才能真正認清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正如對肖芳來說,2017年的公司架構重整,是一個認清自己和跳出舒適圈的好機會。那一年,得知公司重組后,很多同事都感到十分驚慌。因為,他們大多數人都處于中年,每個人的背后都有一群人要靠著他們那份微薄的工資來養活。肖芳跟他們一樣有過同樣的擔憂,因為她的工作可替代性也很強。后來,她得到朋友的建議,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創業。但是,由于肖芳對市場行情的不熟悉,導致創業最后以失敗告終。不過,正因為有了這些失敗的經歷,肖芳意識到自己不擅長做銷售,反而比較喜歡用文字記錄創業經歷。于是,她嘗試把這些經歷發布到網上,沒想到引來極大的反響,幫助一些初創者避開創業雷區,也因此得到她人生中第一筆打賞。肖芳發現寫作不僅可以讓她幫助到別人,給她帶來精神上的富足,也讓她獲得金錢上的收獲。從此以后,她一邊工作,一邊利用業余時間寫作,賺取稿費。現在,身邊的人都羨慕她可以憑著寫作技能,賺取額外的收入。成功的路上,只要去尋找屬于自己的賽道,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便一定能收獲更多的成長。很多時候,我們往往缺乏認清自己的勇氣,不愿承認自己的短板,只去羨慕他人的運氣和成績。殊不知,人最怕的不是失敗,而是找不到自己真正的熱愛所在。當羨慕的眼光回到自己身上時,別忘記發掘自己的閃光點,揚長避短,追求屬于自己的人生。單位有一個40多歲的同事,工作十多年了,雙鬢斑白,依舊在做一些無關緊要的工作,一直沒有晉升。直到有一次跟他共事后,我才知道他沒有升職的原因。每當午休的時候,這位同事就會跟我開始吐槽公司里遇到的各種不公平,還有家里的生活瑣事等等。比如“工作這么多年了,工資沒怎么漲過,車貸房貸都快交不起了。”“明明我跟過的項目最多,經驗更豐富,為什么升職的不是我?”有一句話說“職場如戰場”。在職場上混得好的人,不會暗自羨慕別人的成功,只會主動去找自身的差距。那些最后成功突圍的人,反而會選擇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讓自己在殘酷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口紅一哥”李佳琦最早是一名彩妝師,月薪只有五六千。但他不滿足于現狀,不斷地突破自己。他不知道直播是什么,自己能不能做到。他只知道一件事,努力賺錢就是對的。他曾說過,剛開始直播的時候,沒有助理。每場直播不過寥寥幾百人,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直播風格,直播粉絲數量很快就過千,過萬,最終超了千萬。在調整自己的過程中,他也終于找到自己的方向。現今社會,每個人都面臨著無數機會,也會經歷著各種迷茫。但是,當你不知道前進的道路在哪里的時候,努力去做就好了。因為當你全身心投入、認真嘗試后,即使是失敗了也收獲了經驗,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大家都知道貝克漢姆,一個明明可以靠臉吃飯,但卻在球場上獲得無數榮譽的球員。曾經看過一個視頻,貝克漢姆在訓練場用右腳踢球的時候,連續十次擊中30米外的球門門柱。他之所以能夠做到這樣精準的球技,離不開每日大量的重復訓練,而且,這些訓練必須是刻意且有明確目的而為。不然,他不可能憑著一只右腳傳球就決定了很多比賽的勝局。有句話說得好:“百遍會,千遍熟,萬遍精。”任何一門技術,或者一個領域知識,都需要經過百次,甚至千次的重復訓練,才能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而只有持續深耕,反復的錘煉,才能發揮專業領域的優勢,成為行業的佼佼者。哈佛商學院的理查德·帕斯卡爾教授曾經說過:“沒有危機感,就是你面臨著的最大危機。”因此,在今天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都需要時刻保持著“居安思危”的心態。白巖松在《幸福了嗎》一書中,有提到關于他參加央視競聘的情形。他說:“不主動就被動,身在央視,我總有一種莫名的危機感。”事實上,確實如此,每一個職位都會面臨著被取代的危機。如果我們身在危機中而不知危機,那么就只能被遣退和淘汰。危機不僅醞釀著希望,也給了我們更大的發展空間。在如今這個社會中,把握好危機感,才能在社會競爭中獲得成功。其實,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只要你耕耘了,就會有收獲;只要你播種了,就會有收成。你下得功夫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所以,不需要輕易地羨慕別人,因為上天從來不會辜負任何一個真正努力的人,也不會讓假裝努力的人不勞而獲。愿往后余生,我們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作者簡介:斯黛拉,愛折騰的85后,熱愛生活,用溫暖的文字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