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丑不可外揚'這句話,很多人內心都有這個概念,但是肯定要知道,家丑不可外揚這種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實際上并不全面,也完全不能用來解決大多數的“家丑問題”,我們佛法的提倡,是發露懺悔,要在具德善知識,乃至大眾面前坦露自己做過的丑事,家丑不可外揚和發露懺悔,看似是一種對立的處理方式,但實際上,是兩種情況的不同運用,前者,是出于世俗智的考慮;后者,是真肯面對,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方式。 為佛弟子,一定要懂得發露懺悔的意義,可以不做,細節操作是很多的,但一定不能不懂其中的意義,發露懺悔,是代表一個人真正放下,真正接受,并承擔所有自己造作出來的因果,并對結果無怨無悔,這種行為和心態,對于解脫自在,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可以說,一個解脫自在的人,是不怕自己什么事被人知道的,這對他來說是無壓力的,不單單佛法是這樣,乃至儒家,僅僅儒家的君子修身,不說修到圣賢這一步,僅僅是君子這一步,就有君子“無事不可對人言”的標準,而道家,此心無愧天地神明的前提,是早已深刻懺悔過了,才能稱得上光明磊落,才能進一步修行,成為至人,真人,真人就是一體全真,純真無假,至情至性。 世俗人,有一部分人,常常執著于家丑不可外揚這句話,不知道那些家丑,麻煩事,自己解決不了的時候,求諸于醫生,求助于師長,兄弟姐妹,可靠的親戚好友是很正常的事,常常這些事解決不了,悶在心里,又想不開,其實問題很大,重則抑郁乃至尋短見,輕則成為一個性格孤僻沒朋友的人。 我有一個表哥,離婚了,親朋好友誰都不知道咋回事,關心也沒法關心,為什么?他什么都不說,有人問就是煩,問多了就是變臉,現在整個人變的很孤僻,我知道有個情況,就是他跟他爸爸吵架,吵的很厲害,天崩地裂的。為了什么呢?就是因為他爸跟他姑姑說了他離婚的事,他覺得傷及他隱私了,就跟他爸爸翻臉。 其實離婚這件事,真的離婚就離婚了,沒有啥,他的意思是不要對人說,不是什么好事,他爸的意思是:你姑姑們,親朋好友們都關心這事哩,很問哩,怎么著,咱就一句話不說?這就完全沒法和人打交道了。 其實有時候人問問,也不一定是種惡意,而是一種關心和同情,感慨一下世道,并不是要嘲笑你什么的,都是想太多, 很多時候人根本不問你,那是一種隔閡,一種根本不關心,關心你的人肯定會問你,和人保持距離,有時是好事,有時不是好事,太封閉自己,自己又很弱,那就就沒什么人緣,孤僻就是必然的,人什么事都很豁達,有什么事大家都知道,就你藏著掖著啥也不說,人跟你交往能走到心里嗎? 豁達的人,其實就是無事不可對人言,錯對都是一樣,都是點五濁惡世凡夫,誰還沒干過點齷齪事呢,只要不傷及道德,觸犯法律都沒什么的,比如工作不好了,自己掙自己花,不欠人不靠人,丟什么人呢,比如離婚了,性格不和,大家確實處不來分開了,有什么呢,誰這輩子沒有不和人來往的經歷呢,這些都沒啥的,親友如相問,談談說說也就過去了。 尤其是農村,村里村外的有些事,也就瞞不住,大家知道點東家長西家短,許多時候并不是一種八卦,而是一種學習。比如一對夫妻的婚姻老是吵架,磕磕絆絆,可是聽到村外某些人的婚姻也很不幸、離婚了,遭遇了什么什么事,這時候,這對雖然磕磕絆絆,但暫時還過的下去,看到人家那樣子,就會想,咱還是好好過吧,千萬不要學成那樣,我媽媽經常拿村里村外人家的事教育我,其實都是很有道理。'誰家誰家孩子,辦的事,真不孝順呀,誰家的日子干什么什么,現在真苦呀',其實就是提醒我,教育我,千萬不要那樣做。 看到別人家,有些人婚姻過的,老是吵架斗嘴,反觀自己,也是磕磕絆絆,會想到什么?就會想到,婚姻都是這樣子的,很正常,夫妻哪有不吵架的,有些大媽輩的,聽說夫妻吵架打架了,都是哎呀,夫妻哪有不打架的,誰有功夫去笑話誰。 看看,這豁達勁就出來了,有這股豁達勁,就能過下去,就代表見過世面,就代表心里強大了很多,比那些沒見過世面的,吵個架,心好累,乃至抑郁什么的這類人要能想開的多。 這些人到這種情況,一般就都能白頭偕老了,磨合好了,性格都修改過來了好多,年紀也大了,自然也就沒那功夫精神去吵架了。 我媽提起別人兩口子打架的婚姻,就說,他倆人也是打架,夫妻那咋會不打架呢,意思就是理解婚姻就這么回事,凡夫的婚姻里面,吵架打架也就不值得大驚小怪,自己婚姻雖然有時很辛苦,但看看別人,都是這么著過日子的,也就想開了,不吵不打的婚姻也就不多,常常事情過去了,也就過去了,不往心上去,所以也就過的下去。 想想棒打不開的兩個人還在一起,你說不是天生冤家是什么? 哪兒跟現在的人不一樣,不要說打架了,我心情不好,我就要離婚,我感覺不爽,我就要離婚,這種婚姻,許多人在婚禮上,還說什么,我愿和你一起經歷風雨,經歷坎坷,哪怕天崩地裂,海枯石爛,也對你不離不棄如何云云…… 蒙誰呢? 順嘴說話騙鬼的吧。 現在的人,不要說真經歷點什么坎坷風波了,就僅僅是一時看不慣,一生輕慢心,或者厭倦心,不知算不算點事,都可以成為離婚的理由,哪有什么海誓山盟。 海誓山盟什么都撐不起來,癡心妄想罷了,只有見慣了世事,生出了真正智慧,才能會有百年好合,白頭偕老的平凡日子。 我爸媽年輕時也常吵架,現在五六十了,基本不可能在吵架了,偶爾斗個嘴,也跟說相聲一樣,三兩句就過了,誰也不往心里去,他們夫妻相處的模式,已經成熟了,各安本份,不觸犯對方逆鱗,哪可能會吵架呢。 所以夫妻倆人,常常到一定年齡了,知道為個人我執,打架吵架生氣,甚不值當,不值當費那氣,氣到對方了,自己也好過不了,何況對方跟自己過幾十年了,也就不舍得氣對方了。 有這種心態,就說明什么,人能過下去了,在家的修行很不錯了,也懂得婚姻是什么了,白頭偕老必然的,所以現在的婚姻過不好,一是真沒見過世面,過份計較在乎,二是沒有個長遠心,一得不到滿足就想分。 長輩的穩定婚姻是怎么成就的,他們是世面是怎么見的?一就是慢慢從我執深重的狀態,只曉得維護自己的狀態,到漸漸覺得自己這沒什么可執著的。 二就是跟人學來的,看看別人的婚姻,大眾的情況,慢慢反思到自己,就會想到,大家都是一樣,哪一對夫妻都是磕磕絆絆過日子的,誰家的日子可能是一番順利呢?都有生老病死,八苦充滿,各種情況不一,于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看,這充滿見識的智慧話就出來了。 不知道那么多八卦,不知道那么多家,各家有各家的難處,哪來這句智慧語呢? 這就是學來的,所以家丑不可外揚,并不是一種定規,只是出于一種,為了體面的世俗考量罷了,佛法提倡的是發露懺悔,就是不管怎么樣,我們都需要接受犯過的錯誤,比如夫妻倆打架了,要特別不接受這情況,那還能過得下去嗎?覺得人家知道了,太丟人了,面子掛不住,然后必須要離婚,每次想起,就苦得不得了不得了,我執就在這,痛苦的原因就在這,不在別處。 那怎么才能解脫呢? 什么時候變成了,'俺倆打架咋滴了,嘴長人身上,人想咋說咋說',不往心里去,這就豁達了。 況且,誰天天沒點事干,就盯著你倆的事去嘲笑呢?自己那點破事還擦不干凈呢,哪有空笑別人?笑別人的,就很低級,你可以遠離他了,也可以隨便懟他,這樣嘲笑人的,才值得被嘲笑,心態到這個樣子,就說明你內心強大很多了,不會輕易煩惱了,學佛法,面子是一大關,面子就是我執我相,學佛放不下面子,一輩子都不可能成功。(編輯:守志,校隊:陽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