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者,天谷也。神者,一身之元神也。 天之谷,含造化,容虛空;地之谷,容萬物,載山川。人與天地同所稟也,亦有谷焉。其谷藏真一,宅元神,是以頭有九宮,上應九天,中間一宮,謂之泥丸,亦曰黃庭,又名昆侖,又名天谷,其名頗多,乃元神所住之宮,其空如谷,而神居之,故謂之谷神。 神存則生,神去則死。日則接于物,夜則接于夢,神不能安其居也。黃梁未熟,南柯未寤,一生之榮辱富貴,百歲之悲憂悅樂,備嘗于一夢之間,使其去而不還,游而不返,則生死路隔,幽明之途絕矣。 由是觀之,人不能自生而神生之,人不能自死而神死之。若神居其谷而不死,人安得而 死乎?然谷神之所以不死者,由玄牝也。 玄者,陽也,天也;牝者,陰也,地也。然則玄牝二氣,各有深旨,非遇至人,授以口訣,不可得而知也。 《黃帝內經》云:天谷元神,守之自真。言人身中上有天谷泥丸,藏神之府也;中有應谷絳官,藏氣之府也;下有靈谷關元,藏精之府也。 天谷,玄宮也,乃元神之室,靈性之所存,是神之要也。圣人則天地之要,知變化之源,神守于玄宮,氣騰于牝府,神氣交感,自然成真,與道為一,而入于不死不生,故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也。 圣人運用于玄牝之內,造化于恍惚之中,當其玄牝之氣,入乎其根,閉極則失于急,任之則失于蕩,欲其綿綿續續,勿令間斷耳。若存者,順其自然而存之,神久自寧,息久自定,性入自然,無為妙用,未嘗至于勤勞迫切,故曰用之不勤。 即此而現,則玄牝為上下二源,氣母升降之正道明矣。世人不窮其根,不究其源,便以鼻為玄,以口為牝。若以鼻口為玄牝,則玄牝之門又將何以名之?此皆不能造其妙,非大圣人安能究是理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