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甘遂湯 【原文】 大黃四兩 甘遂二兩 阿膠二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其血當下。 【作者】 張仲景 【出自】 《金匱》 【金匱】 1、婦人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后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大黃甘遂湯主之。 【劑量】 1、粉劑:大黃1/2,甘遂1/4,阿膠1/4,三個加起來正好是一錢量。一般用粉劑就夠了,放到膠囊里面,一劑就中。 2、湯劑:大黃3錢,甘遂一錢,阿膠一錢。3碗水煮成一碗喝下去。 【組成】 阿膠 大黃 甘遂 【時機】 1、少腹如敦,敦就好像一個鼎卡在里面。原因是水加血結在子宮里面。如果只是水子宮里面,用當歸芍藥散。可是除了水,還有瘀血塊在子宮里面。月經來的時候顏色比較淡,因為水跟血會混在一起。 【比較集錦】 1、大陷胸湯:大黃六兩(去皮)甘遂一錢七?芒硝一升 2、陳遜齋氏曰:蓋少腹硬滿,有「血結」,有「水結」,有「水血兩結」 (1)血結必見狂妄,只要血癥出現,如有小便不利(小便不舒服、小便難),桃核承氣湯,若小便自利,用抵當湯; (2)「水結」必小便不利(渴而小便少),五苓散; (3)「水血兩結」必小便難,少腹滿如墩狀,如大黃甘遂湯是也。 3、(1)青筋暴露者,心下堅滿者,甘遂半夏湯;心下不堅滿,大黃甘遂湯證。 (2)有腹脹滿而無青筋暴露,但心下堅滿者,亦屬甘遂半夏湯證。此堅滿為留飲,如之血結所致而成。 【應用集錦】 1、腹部脹滿,身體羸瘦,皮下青筋暴露者,為大黃甘遂湯證。本證為水血互結所致。而其根本乃由血證變來,無論男女,皆可患之。 (1)但少腹滿者為輕證。重者,通腹脹滿,初得易治,一旦下之后復脹滿者,難治。且老人,及久病,晚期者,亦難救治。 (2)施用本方時,大量吐瀉衃血惡濁之水,而后腹脹忽減,將息調理,再次用之,二、三次后邪盡而病愈。 (3)其中有正氣虛脫而死者,或有氣力疲乏,不堪屢攻者,不治。 【名家論述】 1、大黃甘遂湯《金匱筆記》(倪海廈) 這一個處方呢,大概只有我用過。那,“少腹滿如敦”,“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后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過去大家讀過,跌打損傷,這個血停在膀胱里面,我們不是有桃核承氣湯嗎?諸如此類的。什么叫做血和水“俱結在血室”?這個太太小姐,側面看的時候,什么地方都不凸就是凸肚子,都好好的,也沒有懷孕,然后她來找你就是不孕。“哎呀醫生那,我結婚6年小孩沒有,想生小孩”。我看看你肚子,你隔著衣服都看到她鼓起來,她說我什么毛病都沒有,就是這個地方膨起來一塊,這叫做少腹如敦,敦就好像一個鼎卡在里面。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水和加血結在子宮里面,造成這樣子。如果你只是水子宮里面,我們吃的當歸芍藥散。可是現在不單單是水,還有淤血塊在子宮里面堵到。月經來的時候顏色比較淡,因為水跟血會混在一起。 那你要設計一個處方,同時把水和血排掉。結果這個病人我一看,大黃甘遂湯證,給她一劑8顆,就膠囊啊,因為里面很辣么,吃完人就不見了,沒有消息了,奇怪怎么就沒有消息了呢?結果第二個月呢跑來,懷孕了。我說你吃完藥為什么不講?她說很好啊,可是那個藥不要再給我吃了,所以我不回來了。我說為什么不要吃了?她說,倪大夫你不曉得,那個藥多難過,我吃下去哦,我這樣子形容,在走道,我到去廁所,要上廁所,急得要上廁所,可是頭又暈,中病!因為藥不瞑眩厥疾弗瘳,她說我就扶著兩面墻晃著走,然后到那邊去吐了很多,泄了很多,拉出來全部是黑血,黑的水和血,拉大便拉出來哦,不是從子宮出來,不是從陰道出來,然后呢,出來很好啊,可是當時很難過對不對,嚇死了,我就只能走路都不能走了,所以我心里想這一次就夠了嘛,回去的話你再給我吃一劑那還得了?所以我就不回來了,不回來了吃完你的藥很好啊,肚子平了,我可以穿比基尼呀,結果第二個月就懷孕了。你看厲不厲害,而且不是一個,好幾個都這樣子。所以這個,這個血結胞門,看起來就像,而且這個腹部,腫起來硬邦邦的,一個,硬硬的,你摸表面上又不是腫瘤,你一拍,里面好像西瓜,空空,不應該講西瓜,好像籃球,嘭嘭嘭,還有回音的,那如果是西瓜是實的嘛,她里面是空的,這就是有水在里面。這是唯一處方。你說遇到這個病,換一個處方,什么用都沒有。 (大黃)是1/2,這個(甘遂)是1/4,這個(阿膠)是1/4,這是比例,所以說如果三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正好是一錢量,這是處方比例。那你去煮的時候,這個是用水三升去煮,實際上不用,你用,把它放到膠囊里面用粉劑也可以,放到膠囊里面。用湯劑的話,大黃3錢,甘遂一錢,阿膠一錢,這樣就可以了,3碗水煮成一碗喝下去。一般用粉劑就夠了,放到膠囊里面,一劑就中。那這種處方給病人吃的時候,記得,就給她一付就好了,不要給她第二付,免得你怎么知道那個你的病人想什么,所以說很可怕,病人很可怕,我這樣,講案例的時候你就知道了。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金匱經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