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者:趙東奇 張夢儂(1896~1977年),原名炳丞,字宏彪。湖北漢川人。出身漁家,15歲輟學,隨兄打魚并自研醫書,常因領略書義而忘撒網。1954年回湖北行醫,旋調至湖北省中醫進修學校任教。湖北中醫藥大學(原湖北中醫學院)建立后,擔任內經教研組組長。張夢儂推崇《內經》“人與天地相參”的觀點,注重人體內外環境的關系,認為治病必查四時節令、日夜更移、陰陽變化、飲水、環境等方能中的。治療疑難雜病經驗豐富,對慢性遷延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腎小球腎炎、痰飲等病癥尤有較深研究,晚年對治療腫瘤亦進行多方面探索。善于使用單方、驗方并吸取其精華,如用生鵝血治療食道癌,用白扁豆散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用鯽魚血治療支氣管擴張咯血,用白茅根治療肺結核,用白礬醋制粟米治療肝硬化,都收到較好療效。 治蕁麻疹方 【處方】炒枳殼、生黃芪各15g,當歸、生地黃、白鮮皮、地膚子、防風、連翹、桑葉、炒白芍、牛蒡子、玉竹各10g,荊芥3g。 【用法】水煎,分3次溫服。 【主治】蕁麻疹。 【方源】《著名中醫學家的學術經驗》 耳鳴丸 【處方】煅磁石粉120克,煅龍骨粉、煅牡蠣、山萸肉、澤瀉、車前子、沙參、黃芪、胡蘆巴、茯苓、制龜板各60克,制鱉甲、山藥、熟地、玉竹各120克,丹皮3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備用。每次服50丸。飯前用鹽開水送服,每日服2次。須戒惱怒。如服后有效,可繼續照方配制常服至愈止。 【功效】滋腎補肝,益氣養血,育陰潛陽。 【主治】耳內經常如蟬叫蟲鳴,晝夜不休,經年不愈。或更兼頭目眩暈,或血壓偏高,或睡眠不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