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作者:王業龍
組成:苦參60克,土茯苓50克,蛇床子30克,黃柏30克,地膚子30克,時礬20克,五倍子20克,白鮮皮30克,花椒20克,薄荷20克,天仙藤30克,夜交藤30克,鉤藤30克。用小型粉碎機加工成粗末備用。
功效:清熱燥濕,殺蟲止癢,養血潤膚。
適應證:濕疹,蕁麻疹,藥物性皮炎,老年皮膚瘙癢,手足癬,痤瘡等。
用法:每用藥末50克,用棉布包好,扎緊口,勿使藥物處漏,置于開水中浸泡數小時,瀝干藥袋,取浸液,兌入溫水,置于澡盆洗澡或坐浴,亦可將浸泡后,裝有中藥五倍子、明礬藥袋,擦洗疹癢處。每50克浸泡之藥可用3日。
方解:皮膚病常見的發病因素有風、濕、蟲、毒,血瘀、血虛等。方中苦參、土茯苓、黃柏、一口盅清熱燥濕;蛇床子、地膚子、白鮮皮、花椒殺蟲止癢;薄荷、鉤藤祛風息風;天仙藤、夜交藤養血潤膚通絡;明礬、五倍子收澀斂瘡。 (王業龍)
|
|
來自: 你到哪里去了呢 > 《101濕疹,蕁麻疹痤瘡激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