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高收入令人艷羨 談到金融,大家首先聯想到的就是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的高薪。2020年,國內各大金融企業人均年薪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令人不能不心生羨慕。 如果你到清華、北大和人大這些頂級大學聽課,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許多教授上課時經常會談到,我的兒子、女兒、侄子、侄女在某某大學學的金融專業,現在在某某投行、某某證券公司上班。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也曾感概地說,他最得意的學生也告訴他,“他想去學金融”。 看一看各大券商的人均年薪,再看看自己的收入,真的感覺自己既沒有社會價值,也沒有經濟價值,生活的顏色和滋味都比別人遜色了許多。 就業鄙視鏈日益分化 近幾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每年有近千萬高校畢業生進入人才市場找工作。據公布數據,2021年,全國將有909萬畢業生進入社會,就業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金融行業收入確實很高,不過金融公司對入職員工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對入職者的學歷和畢業院校的要求自然不能免俗,一樣會看重高校的牌子和名氣。 人們常說,211高校畢業生看不起普通本科高校畢業生,985高校畢業生看不起211高校畢業生,招聘單位HR都有不同的鄙視鏈,前幾天網上熱炒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被告知他的母校不被認可為985高校。 不難看出,學生的畢業高校,特別是本科院校對學生的就業有著重大的影響。即便是考研深造,碩士博士招生高校對本校同層次或排名更高高校的學生會高看一眼。 據一所985高校參與研究生面試的導師講,在面試中,他們對于985高校畢業學生,重點會關注考生有什么樣的科研經歷,有什么科研成果;而對于二本和三本高校畢業的考生,會出一些更難的題目,讓這些考生知難而退,這些考生自然大概率會被“潛規則”淘汰。 國內認可度最高的金融高校 頂級資源永遠是有限的,金融行業也不例外。頂級金融崗位十分稀缺,人們常說“清北之外無投行,復交之外無金融”就是這個意思。 總體來說,國內金融專業實力最強的高校包括:北京3校(清北人) 華東5校(復交浙南科) 2財1貿。 也就是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國內金融圈影響力最大的高校,這幾所高校金融專業畢業生就業也是最好的。 其次,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等985名校的金融專業也十分具有競爭力,但在北上廣深,想要進入頂級投資銀行和券商工作,這幾所高校的畢業生求職勝算仍然不大。 因此,孩子想要進入金融行業發展,想要走到一個很理想的高位,必須在高考中考得一個理想的分數,博得一個有利的排位。 最值得申請的世界TOP20金融高校 對于財大氣粗的金融圈,入職門檻就必須是碩士研究生,那么,孩子在國內上完本科,應該選擇哪些高校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哪些高校畢業后在就業中更具優勢呢?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眾所周知,每年有各種各樣的世界大學排名,每次排名也總會引發種種爭議。也就是說,由于種種因素,各大世界高校排名榜并非是完全客觀、可信的排行榜。 下面,我們來看一看中國頂級高校對世界金融高校的內部排名,這是北京海淀某頂級高校內部流傳的國外金融高校排名。也就是說,該校金融專業畢業生出國留學,就是按表中排序優先選擇留學目標高校的。 這個排名主要基于2個因素,一個是高校金融學科實力,二是高校綜合實力及其對畢業生就業的品牌效應。無論是金融圈還是其他行業,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在畢業生能力相當的條件下,畢業生畢業院校的牌子就成為用人單位取舍的決定性因素,也就是說,用人單位還是很看重高校牌子的。 在這份名單中,排在TOP5的是哈佛大學、牛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劍橋大學、斯坦福大學,這5所高校自然不用過多解釋,都是響當當的一流名校。 其次,排在第6-10位的高校分別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倫敦商學院。 可以看出,TOP13的頂級金融高校分別被美國和英國高校所壟斷,即便在TOP20金融高校中,也只有4所來自英美以外的國家,他們分別是排在第14位的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第15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第17位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第20位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
|
來自: 蛟龍戲水mafqr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