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人群中突然傳來一聲驚呼,與此同時丹尼斯·雷納突然感覺到頭部一陣劇痛,鮮紅的血順流而下一直到他的下巴,又啪嗒啪嗒落到地上,但是他沒有精力去想那么多,因為他以為只是被一顆石子擊中,于是隨手抹了把,又繼續朝前跑去……但事實卻并不如他所想那樣簡單。 彼時是1978年11月的美國大急流城馬拉松大賽,馬拉松來源于公元前490年發生的希波戰爭,勝利方雅典統帥派菲迪皮茨士兵回去報告這一事件,為了讓家鄉人早點知道喜訊,菲迪皮茨日夜不歇,然而到了之后剛說完話他就倒地而死。為了紀念他,世界上有了馬拉松大賽。 從1896年馬拉松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項目之一開始,它就受到了廣泛歡迎,每個國家基本上都會有全民性的馬拉松盛會,而美國自然也不例外,其中丹尼斯·雷納就是馬拉松愛好者之一,在參加這次比賽之前他是信心滿滿,很確定自己能夠在規定時間之內達成目標。 26歲有著8年經驗的丹尼斯·雷納輕松地做著各種賽前準備運動,不少人見他姿勢和狀態,就知道他將會是最強大的對手,不過丹尼斯·雷納并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他已經開始設想跑完42公里,拿到1979年波士頓馬拉松資格后的喜悅了。但是他遭遇了三個意外。 第一個意外是開賽后,正專注于賽道和呼吸的丹尼斯·雷納,突然感覺一個尖銳的石頭擊中了自己的頭部,他差點被巨大的沖擊力帶倒,不過丹尼斯·雷納發誓自己一定要拿到資格賽,所以真的是顧不上那么多,即便身上都是血,血流個不停,他也沒有停下來過。 第二個意外是他失落地捂著頭去醫院的時候,丹尼斯·雷納真的以為傷口沒有什么大礙,真的一直以為就是被人惡作劇扔了一個石頭,確實他的傷口并不算猙獰,但是到達醫院經過檢查后,醫生卻告訴他,他頭上的傷口并不是石頭造成的,而是一顆子彈! 那顆子彈口徑0.22,正好卡在了丹尼斯·雷納頭蓋骨的最上方,快將那里直接給壓扁了,幸好經過治療后,丹尼斯·雷納并沒有大礙,但是他憤怒不已,立馬就報了警,不過由于比賽路段并不是到處都有監控,很難確定始作俑者是誰,所以找兇手這件事最終不了了之。 第三個意外,卻是意外驚喜。因為報紙報道這一件事情,所以丹尼斯·雷納的事情被全國人民都知道了,他被賦予了一個“子彈人”的稱號,波士頓資格賽斟酌之后也給予了他一個名額,興奮的丹尼斯·雷納穿著一件印著“子彈人”的T恤跑完了波士頓馬拉松。 后來他把子彈密封起來,還決定讓“子彈人”這個名稱刻在墓碑上。這個事件也促使丹尼斯·雷納在馬拉松事業上更加努力,至今為止他最少已經完成了21場馬拉松,還有6場極限超級馬拉松,甚至有一個最好的成績——2小時37分鐘。丹尼斯·雷納成為了名人。 不過丹尼斯·雷納能夠上報紙又上電視,絕對不只是因為他中了一顆子彈這樣一件離奇之事,而是因為他中了子彈之后依然往前奔跑的那顆不屈之心,恰合了菲迪皮茨為了告知喜悅而不停奔跑的那一份執著,正是那句古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令人欽佩。
|
|
來自: acerbookstore > 《田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