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大體可分為兩個大的階段,即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的基本制度沒有變,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基本經濟關系沒有變,但在生產力發展程度、生產關系各方面的具體特征、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與完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變遷乃至資本主義國際經濟政治關系等方面,還是有很多不同特點的。本章主要考察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經濟特征及其發展變化。 自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產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資本主義形成之前,資本主義的發展處于自由競爭階段。在這個階段,生產力水平和生產社會化程度逐步提高,資本主義經濟關系逐步確立和發展,資產階級成為社會的統治階級,但還沒有形成壟斷的局面和壟斷資產階級。在這個階段,資本主義以自由競爭為特征的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發展起來,自由競爭成為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規律。資本主義經濟在部門內部與部門之間的自由競爭中發展和壯大,在各個部門和各個企業資本家追逐更高利潤的競爭中,社會生產力得到前資本主義社會不可比擬的加速發展,市場經濟體制及其相關的各種制度建立和逐步規范起來,資本主義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也逐步發展和建立起來。當然,由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所決定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各種弊端也同時產生和發展起來。 從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社會在經濟上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自由競爭。自由競爭打破了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沖破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生產力發展的束縛,調動起商品生產者的積極性,逐步建立起適應商品經濟發展內在要求的市場經濟體制,并成為市場經濟得以順利運行的重要規則和機制。因此,無論從生產關系的層面還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角度,自由競爭都是這個時期資本主義的一一個重要特征。 19世紀后半葉開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出現壟斷現象,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壟斷日益成為一種常態而非偶然現象,無論在經濟發展、生產關系變化還是市場經濟體制變遷方面,壟斷的出現并成為常態,都使資本主義社會出現了一些自由競爭時期所沒有的新現象、新特征。19 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發展進人到壟斷階段。1916 年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中把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特征概括為五點:壟斷在經濟生活中占統治地位;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的統治,資本輸出在經濟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國際壟斷同盟在經濟上瓜分世界;壟斷資本主義列強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一百多年來,壟斷資本主義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有很大發展,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壟斷資本主義又有了一些新的發展變化。這以前的壟斷主要是私人壟斷,或稱一般壟斷,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出現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國家或者說政權的力量日益深人地介入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國家壟斷取代私人壟斷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新形式、新特征。 |
|
來自: 大盜阿爽 > 《馬恩思想基本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