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8日,《世界民族》雜志社副主編、編輯部主任劉文遠研究員應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少數民族事業發展協同創新中心邀請,做了題為“當前世界民族問題新特點及其成因初探”的學術講座。此次講座由中心主任丁宏教授主持。 主講人:劉文遠 研究員 講座伊始,劉文遠研究員結合蘇聯解體以來世界民族問題的發展背景指出,近年來日益興盛的民粹主義、國家民族主義給世界民族問題的未來走向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由此,劉文遠研究員引入本期講座主題:聯系近年來世界各地涌現的民族問題,概括梳理當前世界民族問題的新特點,并在此基礎上詳細分析形成世界民族問題新特點的諸多因素。 劉文遠研究員以豐富多樣的實例梳理了當前世界民族問題的新特點,具體表現為:(1)國家民族主義泛濫;(2)傳統熱點逐步降溫;(3)移民難民問題引人關注;(4)極端主義呈現多元多樣態勢。 第一,劉文遠研究員界定并區分了“國家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兩個概念,指出民粹主義與國家民族主義結盟已成為當今世界的突出政治現象,各國立足“國家利益優先”原則制定政策、采取行動,導致國家間關系緊張,極大增加了世界發展的不確定性。 第二,冷戰結束后的民族主義高潮目前大都明顯降溫。如加拿大魁北克問題進入平靜期,北愛爾蘭問題步入體制軌道,西班牙“埃塔”組織正式解散,斯里蘭卡“猛虎組織”被消滅等。近年來,蘇格蘭獨立公投、加泰羅尼亞獨立公投、伊拉克庫爾德公投等大都在國家法律框架內進行,社會震蕩不大,且都以失敗告終。 第三,移民難民問題與排外思潮相伴相生,不斷沖擊著各相關國家的和平穩定。亞洲地區的移民問題主要與蘇聯解體、阿富汗戰爭等一系列歷史事件相關,勞工移民也是亞洲移民的重要特征;非洲民族沖突、政治動蕩、自然災害等都造成了大量難民;歐洲則主要作為難民和移民接收地,接收了大量中亞、北非遷移而來的移民和難民;美洲大陸主要顯示出中美洲向北美洲遷移的流向。其中歐洲難民潮尤其受到關注,原因在于:1)難民規模巨大,且受到戰爭局勢影響呈現爆發式增長;2)難民群體與歐洲本土文化跨度大,民族宗教差異明顯,存在潛在沖突;3)歐洲各國簡單套用新大陸多元文化主義政策,加之歐盟對各國的管理有限,各國在難民政策方面寬緊不一、各自為政的情況更增加了問題的復雜性和嚴重性。歐洲積聚的難民潮危機誘發了民粹主義、難民問題的惡性循環。 第四,極端主義呈現出多元多樣化態勢,不僅“伊斯蘭極端主義”持續發酵,白人“原教旨”極端主義也在全球泛濫。極端主義顯示出與右翼政治經濟精英合流的趨勢,通常與社會問題聯系在一起,融入自由精神、民主傳統和民族國家的范疇之中,偽裝成國家利益和種族利益的代言人。 劉文遠研究員依據上述新特點,分別對應闡明了各新特點的形成因素:(1)多極化使主權國家地位上升;(2)國際和各國政府促使世界民族問題傳統熱點降溫;(3)移民問題膨脹助推民粹主義泛濫;(4)極端思潮泛濫的原因。 第一,冷戰結束后,世界多極化使主權國家地位上升。一方面,國家始終是對外參與國際競爭,對內保護公民權利的基本政治單位。“國家利益至上”是很多國家內政外交的核心訴求。另一方面,國際之間相對地位發生變化,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歐美發展越發缺乏動力,甚至陷入困境,這種發展勢頭的不平衡及競爭的加劇引起了西方國家的焦慮,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國家民族主義的出現。而歐洲移民難民大量涌入,超出了西方國家的吸納能力,這時國家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在移民難民問題上則表現出強烈的排外傾向。 第二,兩極格局的打破使世界呈現多極化趨勢并不斷深化,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相互依賴性增強,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題,為不同民族之間的和解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冷戰后的國際格局調整使民族矛盾得到有效釋放,原有的民族矛盾在“發展”話語下成為相對次要的問題。這一過程中,國際立法和各國制度建設取得重大共識和突破,國際性和地區性組織發揮了積極作用,世界民族問題的傳統熱點趨于緩和降溫。 第三,當前新的世界民族問題特點具有新的導因,移民問題膨脹助推了新民粹主義的泛濫。新民粹主義是反全球化、反移民、種族主義、歐洲懷疑主義、反伊斯蘭和福利沙文主義的混合物。一方面,當今的移民問題既是經濟資源自由流動的后果之一,更是發展差距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美國發動、歐洲國家積極參與的各種軍事行動,打亂不少國家的原有秩序,引發了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是前些年難民爆發式增長的重要原因。在此情況下,歐美內部社會秩序被大量涌入的移民和難民干擾,而歐洲各國政府相關政策照搬新大陸模式,反而加重了移民難民問題。這刺激了其內部保護主義、排外情緒的滋生。由此,上世紀60年代以來形成的種族平等、保護少數人群體的“政治正確”意識形態被動搖,主張“白人至上”的底層民粹勢力和極端主義匯合,造成了新民粹主義、白人至上的極端主義的泛濫。 第四,世界各地尤其是西方基督教世界與阿拉伯伊斯蘭世界嚴重的經濟發展失衡和巨大的國際地位反差,是引發宗教極端思潮的重要原因。伴隨難民潮出現的經濟危機、社會轉型、身份認同、階層分化和政治動蕩等若干因素都會成為引發民粹主義興起的重要因素。只要西方國家的社會經濟問題得不到解決,國際地位仍在下滑,只要伊斯蘭“威脅”論仍然還在,白人極端主義仍將不時興風作浪。 最后,劉文遠研究員總結道,認識當今世界民族問題的新特點,不僅有助于把握今后一段時期世界民族研究的熱點,而且對我們理解“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豐富內涵,并認清變局中的重大機遇和嚴峻挑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講座現場 丁宏教授對講座內容進行了精彩評議,肯定了劉文遠研究員此次講座內容的啟發意義。她認為,我們當前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早已融入了諸如全球化、命運共同體等概念話語,由此可以證明,我們早先看待世界問題的中心-邊緣的傳統認知框架實際上已經被打破了。因此,不能將目光局限于某一點,而應該具備普遍聯系的世界格局視角和相應信息儲備。尤其人類學民族學的研究更需要考慮世界格局的變化對不同國家、不同人群的影響,以及世界格局、他者觀點對我們的影響。 最后,劉文遠研究員與在場師生就講座內容和其他世界民族問題進行了積極的互動交流。 文/2020級民族學博士研究生 王明慧 圖/張金利 |
|
來自: 行者aw7sg93q3w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