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治淋專方,可通治泌尿道感染,適用于以尿頻、 尿急、尿痛、排尿窘迫、尿失禁等一系列尿路刺激癥狀為特 征的疾病。《傷寒論》《金匱要略》均有記載 【使用標準】口渴欲飲,小使不利,溺管澀痛或小便 中挾有瘀血,少腹脹滿,心煩不得眠,舌淡齒痕苔白潤,脈浮發熱者 【常用劑量】豬苓,茯苓,澤瀉,阿膠, 滑石 【煎服法】以水1000ml,煮沸后調文火再煎煮40分鐘, 取湯液300ml,化入阿膠,分2~3次溫服。 【經典方證】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 【適用疾病】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淋病、腎結核、 急慢性腎盂腎炎、乳糜尿、急慢性腎小球腎炎、紫瘢性腎 炎、腎積水、腎結石、膀胱結石、前列腺肥大、多囊腎、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瘢、血友病、白血病等。 【加減法】尿路感染伴發熱,合小柴胡湯;尿路結石、 腹痛腰痛,合四逆散;小便赤、腳癬、濕疹、女性盆腔炎、 陰道炎,加連翹、梔子、黃柏。 【藥理研究】具有利尿,改善代謝性酸中毒,增強免疫,改善腎臟病理,降低蛋白尿、血清肌醉,提高肌酊清除率等 作用。 【注意事項】對本方過敏者慎用。食欲不振者宜減少服藥量,一劑藥服用 2~3 天 |
|
來自: 杏林夜話圖書館 > 《婦科月經淋漓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