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女神,大家好。 我是凸魯。 他和金庸齊名。 他睡遍全世界。 他女友無數,卻依然與妻子相濡以沫。 他叫蔡瀾,一個真真切切活著的人。 “蔡先生,早上好。” “嗨,早上好。” 當蔡瀾穿梭于菜市場,這樣的對話時而響起。 值得一提的是,小販們只是問候一聲,沒人圍觀,沒要合影。 最多看多兩眼,便低頭做事。 似乎忘了他是文化界名人,宛如街坊鄰里般,偶遇時出于禮貌互道早安。 蔡瀾很有辨識度。 白發,襯衫,背著黃色僧袋。 喜歡大聲笑,常逛菜市場,與商販們論食交友,打成一片。 與此同時,他在微博上有1102萬粉絲,金V認證。 流量高時月過千萬,可媲美楊冪、鄧超等一線明星。 蔡瀾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20世紀是電影大佬,21世紀是作家文人,互聯網時代也是頂流網紅。 流量與口碑俱備,卻沒有半點架子,接地氣至極。 這在內陸娛樂圈中,簡直天方夜譚。 魯豫采訪蔡瀾時,一臉蒙圈。 蔡瀾約她9點喝早茶,她難得起早。 路過市場時,蔡瀾對菜市場里的店鋪如數家珍。 連有個肉販花一萬塊救貓的事他都講得有聲有色。 更令人訝異的還在后面。 蔡瀾帶她到一個大排檔喝早茶,不是什么高級茶樓。 早上九點吃豬頭肉就算了。 沒過一會兒,老板竟然很默契地遞上一瓶XO。 魯豫問他,“你不會這么早喝酒吧,才不到十點。” 蔡瀾哈哈一笑,“沒問題啊,現在巴黎是晚上。” 老頭瀟灑半生,任性而活。 成龍贈送其牌匾:半工半歇半為錢,半人半佛半神仙。 寧愿折騰,他也不要苦悶的人生。 有一年去醫院檢查心臟,要對比運動前后的心電圖。 跑完步后,醫生問蔡瀾,“你平時運動嗎?” 蔡瀾氣喘吁吁回答道:“恪守人生七字真言。” “什么真言?” “抽煙喝酒不運動。” 蔡瀾祖籍潮州。 戰爭爆發后,舉家搬往新加坡。 行事作風受兩個男人影響較大。 一個是邵逸夫,另一個是父親蔡文玄。 蔡文玄是個有意思的人啊。 參軍是為了可以四處旅行。 參加葬禮才用的黑領帶,被他天天綁在脖子上。 不顧外人眼光,就好這口。 他是知識分子,亂世中堅守文人傲骨。 背井離鄉后,筆名改為柳北岸,只因中國在新加坡的北邊。 小時候他經常往家里提書,一袋一袋往家里倒。 然后對著四個孩子說:“你們選吧。” 言傳身教之下,后來小孩們都在各自行業都有所建樹。 姐姐蔡亮當名校校長。 哥哥蔡丹是商業大拿。 弟弟蔡萱在新加坡小有名氣,著名的電視監制。 蔡瀾就不用說了,電影人、美食家、作家、主持人…… 雅可吟詩作對,俗可買菜做飯。 說是華人的驕傲也不為過。 從日本學成赴港后,蔡瀾迎面撞上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 怎么拍,都賣錢。 不用管票房,光是將版權賣給世界各地就已經回本了。 電影監制在名單里并不顯眼,事實上他監制過很多商業片,與成龍熟到不行。 當年常常有人抨擊他沒良心。 拍什么都賺錢,就不顧電影質量。 對此,他表示不屑。 “我覺得我有良心,我對老板有良心。” 他需要對投資人負責,對得起這份信任。 80年代電影院普及后,看電影變得平民化。 蔡瀾更是聽從公司安排,開始拍三級片。 葉子楣的《女機械人》。 李麗珍的《不扣鈕的女孩》等。 靠電影,他賺了很多錢。 但他卻說,這是最痛苦的日子。 蔡瀾有極高的藝術修養。 每天堅持看兩三部片子,研究頂尖大師的作品,卻被迫源源不斷輸出“垃圾”。 這讓他特別分裂。 有一次他問邵逸夫:我們拍了四十部賺錢的片子,能不能拍一部不賺錢的? 聽完,邵逸夫反問他:那我為什么不拍四十一部都賺錢的片子呢? 這時,從事電影行業四十年后,蔡瀾突然意識到自己并不喜歡電影。 在他看來,電影是集體創作,一意孤行非常自私。 但寫作不一樣。寫作就一張紙的事,不滿意可以撕掉重寫,寫成狗屎大可不發。 重新提筆寫稿后,蔡瀾才真正開始自己的自在人生。 蔡瀾的寫作,以小品文見長。 文章很短,多是帶著主觀感受的生活哲理。 不是很文學,又不藝術,文藝界不知道怎么歸納他。 蔡瀾說:“歸納成洗手間文學好了。如果吃的是四川火鍋,那就看兩篇吧。” 金庸評價蔡瀾:見識廣博,琴棋書畫,酒色財氣,文學電影,什么都懂。與電影、詩詞、書法、影視指導更是第一流的通達。 這是非常高的贊美。 但還不夠準確。 除了上面說的,他還會刻章,做醬油,自創美食等等,賞有“食神”美稱。 火出圈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顧問也是他。 蔡瀾將自己定義為“傳遞快樂的人”。 朋友都說,“李嘉誠都沒你開心。” 人生所有的苦悶都被吃吃喝喝消解,被鎖進保險箱,踢到海里。 ![]() 在蔡瀾眼里,人生和整個宇宙相比不過短短幾十年,一剎那的事,為何不開心一點? 除了妻子林樂怡外,金庸最喜歡和蔡瀾一起旅游。 蔡瀾從不抱怨,不抱怨汽車太顛、女導游不好看。 教金庸如何喝劣質的意大利土酒,一起坐在新加坡的大排檔里嘬牛骨髓。 金庸在書里寫道: 蔡瀾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率真瀟灑而能以輕松活潑的心態對待人生,尤其是對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處之泰然,若無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縈于懷,一笑置之。 蔡瀾給香煙取名“裊裊”,并寫文表白: “裊裊,與你攜手,望你繚繞上升,消之于無形,吸一口,經全身而噴出,此種享受,非愛煙者不解。” 整容醫生朋友看到他皺成一坨的臉,好心勸說: “我替你拉拉皮,不痛的。” 他卻說:“臉上的每一條皺紋,都寫著我每一種人生經驗,這是我的履歷書,不必擦掉。” 對于葬禮,他更是覺得多此一舉。 “開一個大派對,請大家吃一頓好的,有什么好話當面聽聽,才是過癮,派對完畢,就跟著謝幕好了。骨灰撒在維多利亞海港,每晚看到燦爛的夜景,更是妙不可言,你說是嗎?” 有媒體評價蔡瀾:將美食家和商人的雙重身份恰到好處地結合在一起,蔡瀾做得比其他人都要成功。 他不排斥賺錢,緊跟時代。 微博誕生之初,便注冊賬號。 開淘寶店賣自己的產品,微博上賣字畫。 這兩年直播流行,他也坐到鏡頭前。 每年過年前一個月,他會在評論區回復網友。 ![]() 看看這活躍度。 ![]() 在運營自己的IP上,蔡瀾很有一手。 比炒作買熱搜不知高明多少。 除了實用型見解和幽默的回應,其中不乏讓人拍案叫絕的粗話。 這些話出自老文人之口,難免引起一剎那錯愕。 但有時候,人生還真是需要一句“管他媽的”的勇氣。 ![]() ![]() 其實大家如果看過蔡瀾、黃霑、倪匡主持的《今夜不設防》,就會對這些粗鄙之語見怪不怪。 三個“咸濕佬”野性十足,無所顧忌。 何止言語上的冒犯。 情至深處,直接嘟嘴要親女明星。 ![]() 雖不及黃沾,蔡瀾也是妥妥的“頑主”個性。 南洋人早熟。 作文課寫“我的志愿”,他夢想開一間妓院,差點被老師開除。 坦言是個女的他都好奇,好奇她在床上的樣子。 ![]() 看到馬來少女簡單裹著紗籠,在路邊洗頭。 微微瞄到胸部時,血液上頭,要圍著房子拼命跑才能放松。 直到14歲那年在報紙上寫影評,賺下第一桶金,才釋放天性。 有了錢,可不帶著小伙伴到夜總會夜夜笙歌。 蔡瀾吃遍世界,也睡遍世界。 女友平均下來一年一個。 許知遠問他,有沒有61個。 ![]() 他點點頭,“至少吧。” ![]() 不以君子自居,倒也不受道德觀念的束縛。 他的女友都有兩個特點。 1、有腦子。 蔡瀾最喜歡女人的大腦。 “喜歡胸嗎?干那事能有多久啊?” 他喜歡完事后的交心,最好聊點不懂的。 因為人在上完床后會變得特別坦白。 有一次,他遇到一個墨西哥的女人。 一番較量過后,她告訴蔡瀾,不是只有中國才蒸食物,墨西哥也蒸。 蔡瀾眼前一亮,這是他的知識盲區。 ![]() 那一晚,他過得很愉快。 2、不會愛得太深。 蔡瀾不喜歡被別人管,從小到大都是。 在兩性相處上,女生不能太纏,當斷則斷。穿上衣服,便各自安好。 蔡瀾的妻子就是這樣的人。 是的,他結婚了。 ![]() 妻子方瓊文也知道他那些鶯鶯燕燕,但不介意。 這個人有所有男人的缺點,但有個好處,承諾照顧你就一定不食言。 ![]() 關于兩人的關系,蔡瀾在書里用了“相敬如賓”這個詞。 兩人平時互不干涉,節假日不用送禮物。 想要點儀式感很簡單。 他下廚做一道皇帝蟹,方瓊文做一道鱸魚羹。 開一瓶紅酒,碰杯,就足以讓倆人回味好幾天。 銀婚紀念日時,夫妻倆舉辦一個派對。 朋友們讓蔡瀾說說太太的優點。 蔡瀾用7個字總結:“會做,懂吃,不管我。” ![]() 在那期讓許知遠貼上“油膩”標簽的《十三邀》,許知遠一直想找到蔡瀾身上灑脫的源頭。 一個敏感的人,為什么會沒有悲觀? 為什么會對社會上的不公不義,沒有想要改變的沖動? 在他的認知里,蔡瀾應該是佛教故事里,那個銜水滅火的小鳥。 森林著火,小鳥到湖邊用翅膀沾水,灑向大火。 效果不大,依舊堅持,原因是森林是它的家。 蔡瀾向他解釋,反骨不是突然消失,這是一個過程。 許知遠聽完撓撓頭,不明所以。 這就是兩人的區別。 許知遠是嚴肅知識分子,擰巴得要命。 整天憂傷、苦悶,帶著偏見看世界,抗拒新潮流。 說話時三句不離“時代”。 ![]() “在這個時代做一個享樂主義者意味著什么呢?” “你想通了什么都可以。” ![]() 問多了,蔡瀾也嫌棄。 讓他別老盯著別人,做回自己。 “不管他啦。” ![]() “……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讀圣賢書所為何事……這東西怎樣平衡?” “吃吃喝喝后才可以平衡!” ![]() “你整天想得太多了。” ![]() 最后許知遠無奈得出結論: 他知道這個時代所有的問題或黑暗,他理解,但他選擇不去直接地觸碰它。那在這個時代做一個快活的人,風流快活的體面人,那也是最好的反抗啊。 說實話,這個時代肯定有蔡瀾討厭的一面。 他從不吃麥丹勞肯德基,并不是難吃,而討厭這些讓美食消亡的快餐文化。 吉隆坡有一種美食,用竹葉包裹著,切開蘸醬吃。 有一次蔡瀾特地前往品嘗。 沒想到那家店嫌麻煩,直接省去竹葉包裹的步驟。 蔡瀾破口大罵,“他媽的你拿一個保鮮袋給我干什么?” 然后將它丟到外面去。 盡管如此。 當被問到喜歡哪個朝代,他搖搖頭,“還是現在好。” ![]() 蔡瀾不多愁傷感,不做遺老遺少,享受當下。 世人都說“人一生,只年輕一次,好好珍惜。” 蔡瀾聽完只想噴飯。 “只年輕一次?那么人到中年,也當然只有一次啦!變為老年,難道可再?” 不是要珍惜年輕,是每天都要珍惜。 有一次,蔡瀾坐飛機遇到氣流,顛簸得厲害。 旁邊的澳洲大漢緊緊抓住扶手,滿頭大汗。 而他此時云淡風輕,正一杯一杯地喝酒。 事后那位大哥用奇怪的眼神看他,問道: “你死過嗎?” 蔡瀾搖搖頭, “我活過。”參考資料:1、《十三邀》2、《魯豫有約》3、《沒什么了不起》4、《我決定活得有趣》5、《不如任性過生活》6、《ZAKER獨家專訪蔡瀾:老僧不薄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