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學習 《傷寒論》第15條 “太陽病,下之后,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 今日學習 太陽病,下之后,太陽病為什么用下法呢,當時病是不單一,而且是大便干結心下痞滿的一癥狀較為突出明顯,太陽表證輕不明顯,用了下法,只去其一,表證還在,而且出現了氣上沖,為什么會氣上沖? 玄腑受邪氣機不利,肺氣也失常,肺朝百脈,主氣,心主心,氣血經血脈流通輸布全身,當邪束縛毛竅玄腑氣機利時,影響了營的氣血津液運行輸布。 肺宣降功能受滯是玄腑不通營衛不調,在治療氣血不利,水液病,皮膚病時用麻黃,桂枝,等解表藥的作用機理在此。 肺氣肅降失常影響了腸胃主降功能,不降則逆。 下之后表證還在,出現氣上沖,可與桂枝湯,可與是可用也不可用,如果用我想應該加味降氣通便的杏仁,全瓜蔞,因下之后會有津液虧損這兩味可降可潤,比較合適。初診不應該是下法,應用桂枝加大黃湯里表同治。 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這里不上沖不得與之,也就是說不用用藥了,說明患者下之后,氣不沖,或沒其他的癥狀,下之好了嘛。 上面講了可給與桂枝治療,可與是可用不用也行,氣不上沖更加確定不用,為什么呢?表也解了呀,玄腑通利營衛和了,氣不上沖正常運行了。 這里氣沖不氣沖的經驗告訴咱病的好壞發展。 用不用看情況吧,根據患者病情決定, 傷寒論第16條: 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太陽病三日,用發汗發表,初用桂枝湯不解。 脈浮緊,發熱汗不出,不能用桂枝湯這是常識不要誤用。 這里又提到了脈與汗的問題,如何觀其脈證的用方準確性。 初用桂枝湯是錯誤的,所以無效。 如用吐,下,溫針等諸多方法依舊無效,此為壞病,也就是說患者太陽病三日,在三日有傳變的復雜性病變。或者是患者本是復雜的基礎病,那么怎么辦?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認真仔細的診斷,找到病因所在,明理確證治療。 告訴咱脈的重要性,辯證的重要性,不要汗不好用下,下不好吐,吐不好溫針誤治亂用,這樣會治壞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