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4月初的一天,北京一個名叫趙玉昆的藥材販子正準備像往常一樣開門營業,幾個便衣突然一擁而入,將他按倒在地,五花大綁。當時在北京任職的楊成武得知趙玉昆落網的消息后說:這個叛徒,我找了他整整十年!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段故事。
趙玉昆是河北易縣人,本來家中頗有積蓄,但自從他的父親染上賭癮后,家道很快中落。趙玉昆也從一個吃穿不愁的小少爺變成了一個窮小子,這種巨大的落差讓他十分不適應。成年后,沒有一技之長的趙玉昆為了謀生,上山入伙,當起了土匪。趙玉昆善于察言觀色,為人又兇狠狡詐,幾年后就成了這伙土匪的首領。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趙玉昆也順勢而動,把自己的隊伍改為“華北民眾救國軍”。為了擴充實力,他以“抗日捐獻”為名,向四方村民派糧派款,限期繳納。當時易縣霍山村有一個名叫董茂軒的大地主沒有向趙玉昆“捐獻”,趙玉昆一怒之下竟然帶人闖入他的家中,將董茂軒吊起來毒打了一頓,然后將其金銀細軟搶劫一空后揚長而去。
像這樣強搶民財的事情,趙玉昆還干過多起,有了錢之后,趙玉昆瘋狂招兵買馬,短短半年時間內,就擁有了5000多人,編為12個團,對外號稱“河北游擊第十路軍”,趙玉昆自任總司令。“十路軍”雖然人數不少,但大都是沒有經過訓練的民眾,戰斗力十分低下,根本就不是日軍的對手。當時楊成武正帶領一分區的部隊在易縣一帶活動,趙玉昆便主動前來投奔,希望將自己的部隊編入八路軍。
本著擴大抗日力量的原則,楊成武同意了趙玉昆的請求。“十路軍”改編后的番號為“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五支隊”,下轄三個團,趙玉昆為支隊司令,王道邦為支隊政委,宋學飛為支隊參謀長。隨后在商討細節問題時,趙玉昆提出了三個要求。第一個要求是“發餉”,并且5支隊的伙食標準也要比一分區的其他部隊高出一倍!理由是自己的部隊剛接受改編,一時還無法適應八路軍的艱苦生活。
當時八路軍的經費十分困難,許多部隊是不發餉的,為了照顧趙玉昆的情緒,楊成武同意先給5支隊發兩個月的餉。對趙玉昆本人更是特殊照顧,每個月給200元錢,當時楊成武每個月才只有5元的津貼。趙玉昆的第二個要求是讓自己的親信馬佩然、韓寶書和翟秀峰當團長,楊成武考慮到各團的政委都是自己派出的干部,因此就同意了趙玉昆的請求。
趙玉昆的第三個要求是準許他們自由活動。這個要求被楊成武當場拒絕了,他對趙玉昆說:我們八路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條就是一切行動聽指揮,你們既然編入一分區了,一切行動就應當聽一分區的指揮!趙玉昆的如意算盤是把部隊掛靠在八路軍的名義下,如果日偽軍向自己進攻的話,自己就有路可退。平日里自己想去哪里活動就去哪里活動,不接受一分區指揮。
楊成武一眼就看穿了趙玉昆的小把戲,因此當場拒絕了他的請求,明確指出他和他的5支隊都應該服從一分區的指揮。趙玉昆雖然當場沒有說什么,但內心十分不情愿。不久后日偽軍出動重兵對一分區發動圍攻,為了避免和敵人硬碰硬,楊成武主動帶領主力跳到外線作戰,根據地內只留下少量部隊和敵人打游擊。
此時的趙玉昆見敵人勢大,被眼前暫時的困難嚇倒,竟然起了率部投敵的念頭,好在他的陰謀被5支隊政委王道邦及時識破,趙玉昆率數十名親信連夜出逃,投奔日寇,當了可恥的漢奸。趙玉昆投敵后,被日軍委任為易縣警備團團長。這個漢奸為了立功,心甘情愿地當起了日寇的鷹犬,帶著日偽軍瘋狂對八路軍進行圍攻。
由于趙玉昆對一分區的內部情況和我軍的行軍特點都比較熟悉,因此給我軍主力部隊的轉移和傷病員的安置帶來了極大的威脅。一些來不及轉移的傷病員和干部群眾不幸落入了趙玉昆的手中,都被他殘忍殺害。此外,在趙玉昆的帶領下,日軍還在狼牙山地區圍住了數萬名來不及轉移的群眾 。為了掩護鄉親們轉移,7連6班的五名戰士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和胡福才依托地形和優勢敵人進行了浴血苦戰。
為了拖住日軍,給鄉親們轉移贏得更多的時間,六班的這5名戰士邊打邊退,最終將敵人引上了棋盤陀的絕路上。此時他們已經和敵人血戰了5個多小時,彈盡糧絕,為了不做俘虜,5位勇士縱身跳下了懸崖,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壯士。楊成武得知這一切都是趙玉昆帶路造成的后果之后,十分憤怒,明確要求各部隊務必瞅準時機,將這個可恥的叛徒除掉。
但趙玉昆十分狡猾,平日里總躲在日軍的據點里不出來,我軍的鋤奸人員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機會。抗戰勝利后,趙玉昆帶著當土匪和漢奸時搜刮來的錢財潛逃到了北平,以當藥販子來隱藏自己的身份。平津戰役結束后,解放軍進駐北平,隨即開始全面清查潛伏下來的特務和漢奸。趙玉昆被群眾舉報后落網,當時楊成武正在北京任職,得知趙玉昆被捕的消息后十分激動,當即指示將這個叛徒押回易縣公審。不久后趙玉昆被槍決,結束了他可恥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