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三十八回中,看了十二個詠菊的詩題之后,探春感慨說:“竟沒有人作《簪菊》。”于是她在《簪菊》題下作了一首,詩中寫道:“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4分)這首《簪菊》體現出探春怎樣的個性氣質?請結合原著內容簡要分析。 選材獨特,不吟詠女子對鏡簪菊的日常生活,吟詠的是高人隱士不懼俗世的雅致情懷。個性氣質豪爽豁達、高傲脫俗。探春貴為賈府小姐卻又并非嫡出,因而才高氣傲、藐視世俗,追求樸而不俗。評分說明:詩意明確,2分;點明個性氣質,分析基本符合原著,2分。“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兩句聯詩出自《紅樓夢》第 76 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館聯詩悲寂寞”,是姊妹幾人在凹晶館賞月時即景吟出的。湘云認為“冷月葬詩魂”一句“詩固新奇,只是太頹喪了些”。(4分)“冷月葬詩魂”一句隱含著小說中詩作者怎樣的身世和命運?請根據原著進行簡要分析。身世:“冷月”寂寞而凄冷,象征著黛玉內心孤苦、身世凄涼,在原著中,黛玉父母雙亡,寄身賈府,確實孤苦、凄涼。命運:“葬詩魂”,意味著林黛玉最終香消玉殞,寂寞而亡。在《紅樓夢》第63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群芳夜聚怡紅院為寶玉慶生,大家占花名以助興。寶釵掣的簽畫的是牡丹,詩句是“任是無情也動人”;探春掣的簽畫的是杏花,詩句是“日邊紅杏倚云栽”;李紈掣的簽畫的是一支老梅,詩句是“竹籬茅舍自甘心”;湘云掣的簽畫的是海棠,詩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香菱掣的簽畫的是并蒂花,詩句是“連理枝頭花正開”;黛玉掣的簽畫的是芙蓉,詩句是“莫怨東風當自嗟”;襲人掣的簽畫的是桃花,詩句是“桃紅又是一年春”。從整本書看,每個簽上的畫和詩句都體現了掣簽人的性格命運。請任選一簽,根據原著簡要分析簽中隱含了掣簽人怎樣的性格命運。(5分)黛玉的性格:芙蓉“清姿雅質。獨殿群芳”,標示著黛玉超凡脫俗、清秀非凡的特質,隱含著敏感、細心、淡泊、易傷感,絕頂聰明,蘭心蕙質,悟性極強,自尊自愛,多愁善感,清高孤傲的性格。黛玉的命運:“芙蓉”“莫怨東風當自嗟”寓意黛玉寄身在泥淖般的賈府中,孤苦、凄冷,最終香消玉殞,寂寞而亡。評分標準:“性格”概括1分,結合原著分析2分,“命運”概括1分,結合原著分析1分。意思對即可。1.寶釵:“任是”,“縱然是”、“即便是”的意思。牡丹是富貴花,艷冠群芳。依作者的本意,'牡丹'縱然是含情不露,也自有她打動人心的魅力。性格:沉穩大度、處事周全,外冷內熱。命運:享受富貴,最終與寶玉成婚,但家族勢敗、寶玉出家后守寡度日。歷著炎涼,知著甘苦,雖離別亦能自安。2.探春:(古代以杏花為貴,以杏象征幸福。杏,諧音“幸”,合在一起是夸獎男的志趣高潔合乎乾道,女的貞靜端方合乎坤道。易經中說陰陽兩儀結合繁衍其昌。--多與少女的姻緣、愛情相關。)“才自精明志自高”,是一個有遠見、有抱負、有作為的女子。性格:敢說敢為、辦事練達、在協理大觀園時,興利除弊,富有改革精神。在抄檢大觀園時,無所畏懼,為維護自己的尊嚴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記耳光,表現出決斷果敢的氣概。命運:日邊倚云,都是遙遠的地方。暗示探春遠嫁不歸的悲切命運。中秋之夜,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館聯詩,黛玉的那句“冷月葬詩魂”帶同學們沉浸在藝術佳境中。大家開展探究學習,發現有的版本將“冷月葬詩魂”寫作“冷月葬花魂”。對于塑造黛玉形象來說,“花”和“詩”哪個更好?請結合《紅樓夢》中相關情節談談你的理由。(5分)言之成理即可。結合《紅樓夢》情節內容,分析“花”、“詩”表現黛玉形象特點的作用。《紅樓夢》中有一首薛寶釵的《臨江仙·柳絮》,“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云。”結合詞的內容和小說內容,簡要分析詞作與薛寶釵的經歷和性格特點有哪些契合之處。(5分)(略)開放性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臨江仙》中的柳絮能在風中舞蹈,并且能借助“好風”之力,這與出身高貴、家世顯赫的薛寶釵在賈家深受喜愛的狀態契合。柳絮的“解舞”、“均勻”也凸顯了她圓滑持重、頗有處世本領的性格特點。這首詞充滿樂觀向上的自信,這與薛寶釵的性格特征非常契合。俞平伯品評《紅樓夢》時說“釵黛雖然并秀,性格卻有顯著不同:如黛玉直而寶釵曲,黛玉剛而寶釵柔,黛玉熱而寶釵冷,黛玉尖銳而寶釵圓渾,黛玉天真而寶釵世故。……”你認同這個說法嗎?請結合《紅樓夢》中的相關情節闡述你的理由。(5分)《紅樓夢》的人物取名是門藝術,曾有“省力之甚,醒目之甚,卻是俗中不俗”的評價,例如迎春的丫鬟取名“司棋”,用字平常,但大有深意。請從《紅樓夢》中另舉一例,談談你對取名“俗中不俗”的理解。(6分)【評分標準】結合作品內容舉例恰當,1分;分析合理,5分(其中分析取名的“俗”1分——可從取名的選字、用詞等角度展開,分析取名的“不俗”4分——可從取名中暗示的人物性格、命運,小說情節、主題等角度展開)。言之成理即可。金陵十二釵圖冊判詞》評價賈探春是“才自精明志自高”,評價王熙鳳是“都知愛慕此生才”。請各用一個詞語評價二人的理家之才,并說出依據。(6分)①關于賈探春的評價,如:敏,興利除弊,雷厲風行,義不避親等。(詞意說得通,1分)能給出相關的理家情節,但是與評價詞語不對應,也給1分。①關于王熙鳳的評價,如:嚴厲,獨斷,令行禁止,假公濟私等。(詞意說得通,1分)能給出相關的理家情節,但是與評價詞語不對應,也給1分。對《紅樓夢》中的王熙鳳,有眾多評價。其中脂硯齋對王熙鳳的評價較為全面,既贊“鳳姐無私”,也言其“可怕可畏”,又貶其“奸酸刻薄”,還評其“極不義氣”,更稱其為“賈宅第一罪人”。請任選其中一種評價,結合原著內容談談你的看法。(5分)【示例1】評價王熙鳳無私是有道理的。(1分)秦可卿死后,寧國府無人能擔起操辦喪事的擔子,王熙鳳不畏困難,答應賈珍請求,協理寧國府,整治喪事,不偏于愛惡,確立規矩,秉公辦事,將寧國府無頭緒、荒亂、推托、偷閑、竊取等弊端,短時內一概都解決了。熙鳳因無私而能更好地施展才華,因而評熙鳳無私是有道理的。(4分)【示例2】評鳳姐為“賈宅第一罪人”不恰當。(1分)脂胭齋評王熙鳳為“賈宅第一罪人”主要是因其使各種狠毒手段阻止賈璉娶尤二姐,而不顧賈家香火延續。雖然王熙鳳阻止賈璉娶尤二姐一事的確表現出了女性的嫉妒、自私和狠毒,是一大罪責,但因此就斷定她是“賈宅第一罪人”是不恰當的。賈府真正“第一罪人”絕非是某個個體,而是窮奢極侈、吃喝玩樂、養尊處優、聲色犬馬的府中掌握者,是不思進取、坐吃山空,一代不如一代的子孫,是濫用職權、損公肥私、離心離德的賈家上下,其中包括賈府眾多仆從。將所有人的罪責歸于王熙鳳是不公平的,不恰當的。(4分)【評分標準】“看法”1分, “事例”2分,“分析”2分。共5分。意思對即可。 ①“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竟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 ②“你也不用說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見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善于運用對比法,通過個性化的語言來塑造“同中迥異”的人物。上述三段話中都有“妹妹”,請分別說出出自誰人之口,并結合說話人的形象對其語言進行賞析。(5分)這三句話分別屬于王熙鳳的“奉承語”、林黛玉的“吃醋語”、賈寶玉的“癡情霸道語”。王熙鳳善于逢迎,她每天事務繁忙,風風火火,她的語速快且多是短句,但她會千方百計的哄老祖宗(賈母)開心、討老祖宗的寵愛;林黛玉猜忌多疑,所以語氣中含酸意,她最介意的是薛寶釵和自己在寶玉心中的地位高低,因為她明白,薛寶釵無論家境人品還是才華容貌都不遜色于自己,而且更有“金玉良緣”的輿論造勢,所以黛玉總是在日常生活中時刻衡量著寶玉心里的愛情天平到底是傾向于“姐姐”還是“妹妹”;賈寶玉對林黛玉一往情深,時時說出癡語,而“林妹妹”這三個字每天不知要在心里想多少遍,嘴里說多少遍,特別是在二人拌嘴后,見著黛玉哭泣,這寶玉便“打疊起千百樣的款語溫言來勸慰”,要將“林妹妹”喊上百遍千遍。(第一問2分;第二問3分)一語未了,只聽外面一陣腳步響,丫鬟進來笑道:“寶玉來了!”黛玉心中正疑惑著:“這個寶玉,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懵懂頑童?”——倒不見那蠢物也罷了。心中想著,忽見丫鬟話未報完,已進來了一位年輕的公子……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賈母因笑道:“外客未見,就脫了衣裳,還不去見你妹妹!”……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賈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里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亦未為不可。”文段中“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這句話,有什么表達效果?請根據上下文,結合《紅樓夢》的故事背景簡要分析。(5分)①寶玉張口“胡說”隨后又用“算是舊相識”來化解,這與黛玉的暗自吃驚形成對比,②寶玉話中的“見過”與黛玉心中的“眼熟”彼此呼應,這種心有靈犀與《紅樓夢》“木石前盟”的故事背景正相暗合。【評分標準】兩個要點。第一個要點,3分;第二個要點,2分。意思對即可。《紅樓夢》第三十四回,寶玉挨打后,寶釵前來探望,臨走時對襲人說:“你只勸他好生靜養,別胡思亂想的就好了。不必驚動老太太、太太眾人。倘或吹到老爺耳朵里,雖然彼時不怎么樣,將來對景,終是要吃虧的。”有的版本在“不必”前加了一句“要想什么吃的、玩的,你悄悄的往我那里取去。” 對于塑造薛寶釵形象來說,你認為這一句加好,還是不加好?請結合上文及原著其他相關情節談談你的理由。(6分)莎士比亞書店里經常聚集著許多愛讀書的人,在《紅樓夢》的大觀園中,也有一群愛讀書的人。結合原著復述他(她)讀書的相關情節,并談談讀書對他(她)產生的影響。(5分)在寶黛共讀西廂的情節中,沁芳橋邊,落花一地,黛玉接過寶玉手中的書,越看越愛,只管出神。忽聽到寶玉把兩人比作張生和鶯鶯時,她滿面通紅,帶怒含嗔,在寶玉著急道歉之后,她又破涕為笑,調侃起來。(2分)讀書讓黛玉看到了大觀園以外的生活,讀書讓她知道了爭取自由的愛情故事。她與寶玉的感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與寶玉心意相通,彼此理解,感受到自由戀愛的幸福。(2分)(評分標準:相關情節2分,對人物的影響2分,語言表達1分)《紅樓夢》中,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愛情,既緣于“木石前盟”,也有其他的原因。下面兩個細節,一般認為能夠體現一些“其他原因”,請你就此作簡要分析。(共5分)①湘云笑道:“你就不愿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寶玉道:“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他生分了。” (取材于《紅樓夢》第三十二回)②或如寶釵輩有時見機導勸,反生起氣來,(寶玉)只說“好好的一個清凈潔白女兒,也學的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獨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勸他去立身揚名等語,所以深敬黛玉。(取材于《紅樓夢》第三十六回)寶黛第一次見面時,有“木石前盟”的感應,也有一見如故的情感基礎。但在后來的交往中,黛玉不曾勸寶玉去立身揚名,不拿經濟仕途思想來規勸寶玉,所以寶玉視她為知己,敬重她超越流俗的精神。因此,寶黛愛情的基礎不僅有顏值、前世盟約的因素,更有志趣相投、人生觀相同的因素,而后者正是寶玉堅定選擇黛玉的主要原因。【評分說明:5分。依據文本,2分;認識分析,3分;意思對,即可給分】《紅樓夢》第二十二回中,林黛玉曾用賈寶玉的名字開玩笑地詰問他:“寶玉,我問你:至貴者寶,至堅者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請依據原著,談談你對寶玉的“貴”與“堅”的理解。(5分)小說中,人物和環境兩個要素聯系緊密,典型環境塑造典型人物。請你結合原著內容談一談《紅樓夢》中秋爽齋的室內布置與賈探春的性格有什么關系? (5 分) 【評分細則】結合秋爽齋環境特點分析出人物性格特征即可。答出人物性格特征 2 分,結合原著分析 3 分。比如:秋爽齋的視野開闊,氣勢宏大,風雅清高等特點表明了探春志向高遠、趣味高雅、灑脫大方。秋爽齋布置以書畫為主,而不是一般大家閨秀的胭脂和脂粉之類。結合原著內容第四十回:探春素喜闊朗,這三間屋子并不曾隔斷。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并數十方寶觀,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西墻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副對聯,乃是顏魯公墨跡,其詞云:“煙霞閑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設著大鼎,左邊紫檀架上放著一個大觀窯的大盤,盤內盛著數十個嬌黃玲瓏大佛手。右邊洋漆架上懸著一個白玉比目磬,旁邊掛著小錘。……東邊便設著臥榻,拔步床上懸著蔥綠雙繡花卉草蟲的紗帳。【注】輞川:位于陜西藍田縣中南十五里輞川鎮,王維晚年隱居于此處別墅。A.“谷口疏鐘動”的“疏”字,既寫出鐘聲洪亮悠遠,又流露出詩人的孤寂。B.“獨向白云歸”的“歸”字,明寫詩人回到家中,暗含著人對歸隱的向往。C.“楊花輕易飛”中,“楊花”質輕易飛,寄寓了詩人漂泊無歸的人生感慨。D.“東皋春草色”中,“東皋”指向陽的高地,陶淵明曾經“登東皋以舒嘯”。2.下列詩詞中加點詞語與本詩中相同的詞語內涵不一致的一項是(3分)A.疊疊遠山橫翠靄,娟娟新月耿黃昏。(陸游《題接待院壁》)B.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杜牧《山行》)C.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D.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3.《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對王維的詩十分贊賞。結合這首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以及你對林黛玉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林黛玉贊賞王維詩的原因。(6分)對林黛玉形象及詩歌創作觀的理解符合原著(2分),對《歸輞川作》賞析準確(2分),二者能形成合理的邏輯聯系(2分)。手法:晨鐘暮鼓、漁樵生活、遠山白云、菱蔓楊花、東皋春草等內容(借景抒情、以物自況、白描、反襯)性格和追求:不事雕琢,率真自然,超凡脫俗,不慕功名追求:均有追求隱逸之趣。晨鐘暮鼓、漁樵生活、自然山水;林黛玉的追求不慕功名,遠離世俗,自然隱逸。創作:不事雕琢,講求意趣。“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香菱學詩》創作手法:均借物(花)抒情。菱蔓楊花;《詠白海棠》《唐多令》《葬花吟》《秋窗風雨夕》1)林黛玉因寄人籬下而自卑孤獨;又因追求清高隱逸而孤芳自賞(1分)王維此詩中也借“稀”和“獨”字表達了內心的惆悵孤寂,同時從古寺鐘聲和悠然遠山處也含蓄表達了隱居出世的愿望(1分)。林黛玉欣賞王維詩歌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個性心境相似,都有種孤獨,不拘世俗的情懷(1分)。另外,林黛玉的詩歌常以物寓情,比如《唐多令》中借柳絮表達自己“漂泊亦如人命薄”的憂傷。(1分)本詩左右漂移的水草和輕且到處飛舞的楊花表達命運不能自主的悲哀(1分),從創作手法上看,他們常用以物寓情的方式相似(1分)。2)“谷口疏鐘動”一句環境描寫運用“疏”“稀”等形容詞(1分)生動形象地點明所處環境的寂靜和人煙稀少,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寂寞之情(1分)。黛玉對于賈府而言是個客人,因此她自覺孤獨,這是她和王維此詩思想情感的共同之處(1分)。王維此詩不事雕琢,僅以白描的手法寫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景色,把內心的情感賦予其中(1分),這也正是林黛玉教香菱學詩的時候首推學王維詩的原因:寫詩第一立意要緊,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1分)可見林黛玉喜歡王維詩歌中的“意趣” (1分)。5.小說第二部分寫到了立春的“鞭春”習俗。在現實生活中,當二十四節氣或農歷節日來臨之際,人們往往舉辦儀式或組織活動,以表達美好的愿望。請結合現實生活中或《紅樓夢》《邊城》《吶喊》等文學作品中的某一類似習俗,談談你對這類現象的看法。(6分)1.賈政與眾人化用《醉翁亭記》中的語句,給大觀園中橋上之亭擬名為“翼然”“瀉玉”。請在文中【甲】【乙】兩處寫出相關語句。(2分) 2.根據大觀園“沁芳亭”周圍景物的特點,選出賈寶玉為“沁芳亭”撰寫的對聯。(3分)3.小說多次描寫賈政的“笑”,閱讀相關內容,完成(1)(2)題。(8分)(2)以賈政的“笑”為例,賞析曹雪芹刻畫人物的獨到之處。(5分)3.賈政率眾人游覽大觀園,一見“瀟湘館”,眾人都道:“好個所在!”請根據小說內容,概括“瀟湘館”是個怎樣“好”的所在。曹雪芹如此描寫“瀟湘館”的匠心何在?(6分)4.《紅樓夢》第三回中寫道:后人有《西江月》詞批寶玉“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節選部分眾人“贊寶玉才情不凡”。請結合節選部分的相關內容,說說你對寶玉這一人物的評價。(5分)1.(2分)甲:有亭翼然 乙:瀉出于兩峰之間 (每空1分,多寫且正確不扣分) (1)(3分)示例:第一處“笑”,賈政以客套示人,而內心對寶玉題“曲徑通幽”頗為滿意,還因眾人夸贊寶玉而得意,也有敲打寶玉不要自得的意味;第二處“微笑”,賈政對寶玉的“沁芳”題名及題對看似未置可否,實則非常滿意;第三處“冷笑”,賈政對寶玉評價眾客擬題“都似不妥”的輕狂似乎頗為不滿,內心實則無太多責備。(每處1分,意思對即可)(2)從賈政對寶玉才情認可,微笑可以看出賈政是一個望子成龍,對寶玉期待很大的父親。對于眾人的想法,寶玉又一票否決了,賈政的冷笑刻畫出他是一個嚴格的父親且與寶玉不親近的形象,以及賈政面對眾人笑表現出賈政虛偽的形象,僅僅是幾個特定情境的微笑,使賈政的多元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可見其獨特的刻畫人物之處。4.(6分)特點:翠竹掩映,清幽雅致;泉水繞竹,自然靈動;布局講究,精巧不俗(3分)。匠心:營造幽靜清雅的氛圍,映襯人物清高孤傲的性格、自然脫俗的高雅品味(3分)(意思對即可)5.(5分)寶玉為亭取名“曲徑通幽”,還說“刻古終勝雕今”,可見寶玉富于詩才,有才情且愛讀詩書;且寶玉有真情說真話,在與賈政評論“杏簾在望”句和發表對“天然”的看法之時,與賈政觀點相違背,可見寶玉的才華橫溢,真性情與世俗不合,“腹內原來草莽”是世人的評價,而寶玉卻恰與此相反。學校舉辦戲劇節,擬將經典名著《紅樓夢》《吶喊》搬上舞臺。作為戲劇社成員,請就你最想飾演的某一人物的個性化語言,說明你的表演設想及理由。要求:選例典型,說明具體,理由充分。180字左右。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中認為《紅樓夢》是徹頭徹尾的悲劇,原因是小說中人物所處的位置和關系,使人物不能不這樣做。請從王夫人與晴雯、賈寶玉與薛寶釵、趙姨娘與探春這三組人物中任選一組,寫一段話,闡述你對此觀點的理解。要求:結合原著具體內容,理由恰當。如果你可以從《論語》《紅樓夢》或《平凡的世界》中找一個人做朋友,你會選擇誰呢?寫一段話闡述你的理由。要求:結合《論語·季氏》“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中的內容,理由恰當。某報社邀請你參加以“我閱讀,我成長”為主題的朗讀會。請你從《紅樓夢》《吶喊》《紅巖》中選擇一個片段作為朗讀內容,概括所選內容,并闡述理由。要求:符合原著,理由充分,條理清楚。150-200字。在文學作品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也常常是舉足輕重的:或揭示社會背景,或推動情節發展,或作為主要人物的有力襯托。請從《紅樓夢》《紅巖》《平凡的世界》中任選一位次要人物,就其中一方面的作用談談你的理解。文創產品就是文化的延伸品。中國數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經過巧妙構思,可以制成書簽、折扇、手機殼、行李牌……如果為《紅樓夢》或《論語》設計一款文創產品,你會設計什么?又將怎樣設計?請任選一項,描述你的產品,并說明設計意圖。《紅樓夢》中的大觀園、《邊城》中的茶峒、《老人與海》中的大海,是作者創造的獨特的文學世界。請選擇其中的一個,寫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詩,抒寫你對它的印象。要求:依據原著,至少使用兩種修辭方法。120字左右。《紅樓夢》塑造了青春少女的群像,《紅巖》塑造了革命烈士的群像,《平凡的世界》塑造了陜北青年的群像。請用第二人稱寫一段抒情文字,表達對其中一部作品中人物群像的贊美。要求:符合人物特征,感情真摯,有文采。閱讀文學作品的方法之一是給其中的典型形象分類,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安、孫少平,是“奮斗者”的形象。請從《吶喊》或《紅樓夢》中選擇一類人物,用第二人稱的口吻表達你對他們(她們)的感情。要求:至少選擇兩個人物,符合原著內容。有人說,每個人都是有色彩的。請你從孔子、林黛玉、翠翠、田曉霞中選擇一人,用一種顏色來形容他(她),寫一段文字表達你對他(她)的感情。要求:至少使用兩種修辭手法。學生勤學好問,老師循循善誘,這是教學過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請從《紅樓夢》《論語》《平凡的世界》中選取一對師生,描述他們彼此交流、共同探討的場景。要求:符合原著內容,想象合理。《池口風雨留三日》結句寫到讀書,寄托著讀書者的某種人生志趣。《紅巖》《紅樓夢》《吶喊》中也寫到一些有關讀書的情節,請選擇一處加以描寫。要求:依據原著,合理想象,表現出其中隱含的讀書者的人生志趣。學弟學妹向你請教閱讀經典名著的經驗,請你以《平凡的世界》《吶喊》《紅樓夢》中任意一部為例,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給他們提供一些閱讀建議。要求:條理清晰,建議具體可操作。150字左右。如果能邀請《論語》《紅樓夢》《吶喊》中的人物來到當代,請你選擇一位,并根據其特點向他(她)介紹我們這個新時代。要求:時代特點具體,與人物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