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詩歷廿一日 宋·陸游、宋祁、鄭剛中、呂陶、劉克莊 ![]() 《三月二十一日作》 宋·陸游 蹴踘墻東一市嘩,秋千樓外兩旗斜。 及時小雨放桐葉,無賴余寒開楝花。 明月吹笙思蜀苑,軟塵騎馬夢京華。 懽情減盡朱顏改,節物催人只自嗟。 【墻東】《后漢書.逸民傳.逢萌》:"君公遭亂獨不去,儈牛自隱。時人謂之論曰:"避世墻東王君公。""后因以"墻東"指隱居之地。 【軟塵】飛揚的塵土。指都市的繁華熱鬧。 懽:同“歡”。 【節物】1.作為;行事。
2.各個季節的風物景色。 3.應節的物品。 ![]() 《三月二十一日集海云鴻慶院》 宋·宋祁 地勝祠仍古,春馀物遍華。 山云時抱石,佛雨不萎花。 嶺挾樓梯峻,巖牽殿墄斜。 淙溪雜環佩,怪蔓走龍蛇。 供坐僧飛缽,香園客戲沙。 吾游真草草,深意負青霞。 【香園】芳香的苑園。比喻仙境佛土。 【深意】深刻的含意;深微的用意。 【青霞】1.猶青云。
2.喻高遠。 3.引申指高人雅士。 4.喻隱居﹔修道。 5.引申為隱居﹑修道之所。 6.指佛家的禪房。 ![]() 《已酉三月二十一日夜夢中作》 宋·鄭剛中 曲闌干畔短籬邊,用意春工剪不圓。 一夜西風借霜力,幽香噴出小金錢。 【春工】春季造化萬物之工。 鄭剛中(1088年—未知),字亨仲,婺州金華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紹興二十四年,年六十七歲。登紹興進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撫副使,治蜀頗有方略,威震境內。初剛中嘗為秦檜所薦;后檜怒其在蜀專擅,罷責桂陽軍居住。再責濠州團練副使,復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檜死,追謚忠愍。剛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編)三十卷,《四庫總目》又有周易窺余、經史專音等,并傳於世。 ![]() 《和三月二十一日游海云》 宋·呂陶 玉節重來鎮此州,暫驅千騎上峰頭。 春闌好為良辰惜,俗樂誰知急景流。 山色也疑今日盛,物情渾勝昔年游。 登臨賦詠知難再,持語鄉人早借留。 【玉節】1.玉制的符節。古代天子﹑王侯的使者持以為憑。 2.指持節赴任的官員。
3.古代一種用以調節樂聲的樂器。 4.手杖的美稱。 5.筍的美稱。 6.藕的美稱。 7.形容高尚的節操。
8.形容聲音如鳴佩玉,鏗鏘而有節奏。 【俗樂】古代“世俗之樂”的簡稱,即與“雅樂”相對而言的各種民間音樂。用于宮廷宴會的俗樂又稱“燕樂”。 【急景】急馳的日光。亦指急促的時光。 【物情】1.物理人情,世情。
2.物的情狀。 3.眾情,民心。 呂陶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鈞,號凈德。仁宗皇祐間進士。神宗熙寧三年舉制科,對策枚數王安石新法之過,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黨蔡確、韓縝、張璪、章惇等。累遷中書舍人,進給事中。哲宗親政,知陳州。坐元祐黨奪職,責衡州居住。徽宗立,復集賢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凈德集》。 ![]()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絕》 宋·劉克莊 少游款段何從借,伯厚雞棲未易求。 看取后村翁簡徑,百錢聊稅一漁舟。 秦觀(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
別號邗溝居士,高郵軍武寧鄉左廂里(今江蘇省高郵市三垛鎮少游村)人。北宋婉約派詞人,儒客大家。 款段:馬行遲緩貌。借指馬。 王應麟
(1223年~1296年),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又號厚齋,慶元府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南宋著名學者、教育家、政治家。其博學多才,學宗朱熹,涉獵經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長于考證。南宋亡后,他隱居鄉里,閉門謝客,著書立說。傳世書法有《著書帖》等。著有《三字經》、《困學紀聞》、《小學紺珠》、《玉海》、《通鑒答問》、《深寧集》、《詩地理考》等。 雞棲,1、雞棲息之所,雞窩。2、小車。3、皂角的別名。 【簡徑】簡明直截。 劉克莊(1187-1269)字潛夫,號后村,莆田人。著述宏富,今存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其中有詩5000多首,詞200多首,《詩話》4集及許多散文。作品體裁豐富,題材廣泛。他一生仕途坎坷,先后五次被罷黜,長期閑賦鄉居,對莆田的社會生活、民俗風情有細膩的觀察、較深的了解,并將之反映于作品中。它的不少詩詞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南宋莆田地區的雜劇、百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 ![]()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絕》 宋·劉克莊 眉洲嶼隔雪濤中,聞此山川髣髴同。 但是至人游息地,邦人處處作離宮。 【雪濤】1.波濤。 2.指連綿起伏的深厚積雪。 3.指湯色鮮白的茶水。 【髣髴】1.隱約,依稀。 2.約略的形跡。 3.類似,好像。 4.引申為比似﹐比并。
5.仿照,模仿。 6.大約,幾乎。 【至人】1.道家指超凡脫俗﹐達到無我境界的人。
2.舊指思想或道德修養最高超的人。 【游息】1.猶行止。
2.游玩與休憩。 【離宮】帝王在都城之外的宮殿,也泛指皇帝出巡時的住所。 ![]()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絕》 宋·劉克莊 退之歲晚南溪上,把釣聯詩得幾回。 便與烏衣群從約,及身強健更頻來。 弟兄玉映更珠聯,豈減玄暉與惠連。 卻笑漠人無具眼,羨它李郭作神仙。 雖沉璧馬計安施,倏忽桑田就渺瀰。 說與神通君看取,潮頭不到艮山祠。 烏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上文德橋旁的南岸,地處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地帶,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當時中國世家大族居住之地。 珠聯玉映,成語,作謂語、賓語,本指一種天象。同"珠聯璧合"。 【玄暉】1.指太陽。 2.月光。
3.南朝齊謝朓,字玄暉,善為詩,后常以指有文才的人。 【惠連】1.柳下惠﹑少連的并稱。皆古節行超逸之士。
2.指南朝宋謝惠連。惠連幼聰慧,族兄靈運深加愛賞。后詩文中常用為從弟或弟的美稱。 【具眼】具有眼力,能識事物:其間半偽半真,尤為淆亂惑人,此深可嘆。然具眼者,自默識之耳。 李郭仙,東漢李膺與郭泰的并稱。比喻知己相處,不分貴賤,親密無間。 【璧馬】1.璧玉和良馬。語本《左傳.襄公十九年》:"﹝襄公﹞賄荀偃束錦,加璧﹑乘馬,先吳壽夢之鼎。"杜預注:"古之獻物,必有以先,今以璧馬為鼎之先。"
2.傳說中指一匹神異的白馬。 渺瀰,亦作“渺彌”。水流曠遠貌。 艮山祠:丁伯桂《順濟圣妃廟記》:“京畿艮山之祠,舊傳監丞商公份尉崇德日感夢而建。”具體年代則不詳。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高宗以郊典封神為靈惠夫人,指的就是杭州錢塘江畔的艮山祠。 “說與神通君看取,潮頭不到艮山祠”句吟詠的則是杭州艮山門外的順濟圣妃廟“艮山祠”。 ![]()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絕》 [宋] 劉克莊 本朝耆舊數吾宗,老監軒昂洛社中。 后五百年人定說,過江復有戴花翁。 【耆舊】年高望重者。【吾宗】我們的宗族。 【洛社】1.宋歐陽修梅堯臣等在洛陽時組織的詩社。 2.即洛陽耆英會。
3.洛陽社的簡稱。 孫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號花翁,開封(今屬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歲。以祖蔭調監,不樂棄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蘇、杭最久。一榻外無長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間,公卿聞其至,皆倒屣而迎長。長身縵袍,氣度疏曠,見者疑為俠客異人。每倚聲度曲,散發橫笛;或奮袖起舞,悲歌慷慨。終老江湖間。淳祐三年客死錢塘,年六十五。與杜范、趙師秀、翁定、劉克莊等交厚。劉克莊為撰墓志銘,稱其“倚聲度曲,公瑾之妙。散發橫笛,野王之逸。奮神起舞,越石之壯也”。 ![]()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絕》 [宋] 劉克莊 稚子呼牛婦馌耕,早秧水足麥風清。 老農喜極還垂涕,白首安知再太平。 向來平勃頗相知,使粵歸來歲月移。 只以一篙為導從,亦無劍馬可相隨。 馌耕.為耕作者送飯。 【平勃】漢代陳平和周勃的并稱。兩人都是漢高祖劉邦的創業功臣,后又共平諸呂之亂。 【導從】1.古時帝王﹑貴族﹑官僚出行時﹐前驅者稱導﹐后隨者稱從﹐因謂之導從。
2.泛指前導與后衛。 ![]()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絕》 [宋]
劉克莊 橋低水漲過船難,旋拆船篷復旋安。 未免屈蟠篷底坐,誰教君愛切云冠。 溪北溪南一雨通,山村佳處便掀篷。 老身不怕無安處,著在漁翁保社中。 【屈蟠】盤曲。切云冠,意思是高冠名。 【保社】舊時鄉村的一種民間組織,因依保而立,故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