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以前的家長們總是會認為孩子是活潑可愛、無憂無慮的,對于那些抑郁、焦慮、難過等等的負面情緒,幾乎都是和小孩子無關。但隨著社會對兒童及青少年心理的不斷關注,并且我們也常常能夠看見很多孩子因為心理疾病而自殺的新聞。 越來越多患有輕度或者是重度抑郁癥的孩子被家長們看見,并且也成為了大家都關注和關懷的對象,然而,現實中還是有很多人對于抑郁癥這一種心理疾病不甚了解。沒有患病的人幾乎很難了解抑郁癥人群的現實處境,有的人甚至會覺得他們不過是過度矯情。 前段時間,就有一位家長提出,自己家的孩子被診斷患有抑郁癥,但日常的行為表現卻并沒有太大的端倪,就是早上起床的時候總是起不來。由于孩子在上學,早上起床困難這一點讓家長很是焦慮,因為孩子常常因此而遲到。 抑郁癥的孩子并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心理問題,反而是早上起床困難,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關于抑郁癥的一些問題。 1、抑郁癥的最大特點就是:無力感。 很多人會難以理解抑郁癥人群的內心世界,其實他們心理上最大的特點就是無力感,對于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喪失掉了自己的興趣。身體疲憊無力,內心也毫無情緒動力,有時候即使是一杯水放在自己的床邊,渴了的時候也不想要去伸手拿水喝。 而這種無力感會導致他們的生活狀態變得非常糟糕,我們尋常認為非常簡單輕松的一件事情,比如吃飯、喝水等等,對于抑郁癥的人來說都會變得異常困難。但為了保持正常的生活,他們又必須費很大的力氣去做好它們,所以,抑郁癥人的生活看似輕松,實則疲憊無比。 這種充斥著無力感和疲憊的生活之中,會讓抑郁癥患者衍生出很多負面的情緒狀態,比如焦慮、失落、脾氣暴躁、哭泣落淚等等,日常還伴有失眠的情況發生,需要藥物輔助才能進行正常的睡眠,維持正常的情緒狀態。 所以,抑郁癥的孩子們晚上可能會存在焦慮失眠的情況,而到了早上難免就會出現起床困難的問題,并且本身軀體和心理的無力感,也會加重這一問題。這都是有客觀現狀和個人主觀思想之下導致的結果,只有抑郁癥的情況改善,問題才能得以解決。 2、抑郁癥的孩子更需要被包容和被關懷。 很多抑郁癥的人群常常表現出與常人無異的狀態,在外人看來,他們依舊能夠正常生活,其實內心世界可能早已經昏暗無比,生活中一點小事都有可能摧毀他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動力。而我們對于他們最大的評價,竟然是:過度矯情。 而家長們在面對自己孩子患有抑郁癥這件事情上,也許我們也難以做到完全理解孩子的心情,無法做到身同感受。并且,想要去理解一個人的現狀是很困難的,所以在面對抑郁癥的孩子,我們不妨多一點的包容和真切的關懷。 包容,對于孩子平常表現出來的一些異常的情緒狀態給予最大的包容,讓孩子能夠放心地表達和釋放自己的情緒。能夠在孩子情緒低落亦或者高亢的時候,給予正確的引導。 關懷,多關心孩子的個人情況以及情緒狀態,給予他們更多的自我空間,在生活中多多幫扶孩子,讓他們過得更省力一些。 重要提示:患有抑郁癥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無力感,他們對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難以提得起勁,再加上諸多負面情緒以及失眠的影響,起床困難就成為了常見的表現。面對抑郁癥的孩子,家長們要多給予他們包容與關懷。 今日話題:在你的身邊,有抑郁癥的人存在嗎?歡迎留言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