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消失的古廟和佛教墓林 石塔

     日月存心 2021-05-04

    觀兗州 知天下

    消失的古廟和佛教墓林 石塔
    孔德河

    寺廟,是人們信仰敬畏的體現,是人們精神寄托的場所。自古以來中國各地都建有各種形式的廟宇,在廣大農村更是無廟不成村。歷史悠久的兗州付家樓村也不例外,在村北的同一個行政村孫家莊就曾建有一座三官廟。
    付家樓村的三官廟和其地方的三官廟一樣,供奉著人們最敬仰的三位尊神,即天官、地官、水官。這三位尊神都是大自然的代表,敬奉三官就是敬奉自然,人與萬物生于天地之間無不與自然息息相關。
    有史以來人們播種五谷一直是靠天吃飯,趕上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們就能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若是暴雨成災,或久旱無雨,就會使莊稼顆粒無收,造成饑荒四起,餓殍遍野,在天、在大自然面前,人們只能任其擺布,無能為力,即使在科學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仍有許多無法抗拒的天災。所以敬天是人們的傳統觀念,是必然的選擇,各地三官廟里首先敬奉的首先是天官。
    地官、是掌管土地的神,也稱土地老爺,很多地方專為土地神建廟,稱為土地廟,或稱為土地老爺廟。有的地方則把天官、地官、水官同廟供奉,孫家莊就是將三官供于一廟,故稱三官廟。
    付家樓村老人們也有說該廟供奉的是劉備、關羽、張飛。
    人與萬物生于天地之間,沒有土地就沒有一切,土地的重要性自不必說,尤其在幾千年以來的農耕時代,土地更是農民、是社會、是每一個國家的命脈。
    水和土地同樣重要,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就沒有一切。自古以來人們依水而居,對水官的敬奉就是對生命的敬奉,對自然的敬奉。
    付家樓村的三官廟位置在孫家莊村北,始建年代無考。這處三官廟規模不大,但很是正規,并建有廟院。東西寬約 20 米,南北長約 30 米。廟門是順墻式磚瓦結構的大門,較為簡樸。正北是三間大殿,并建有東西配房。和其它廟宇一樣,廟院里和廟門前都有蒼松翠柏和一些其它樹木。1946 年解放軍攻打兗州城之前,國民黨守軍為修筑工事這些樹木被砍伐一空,十分可惜。付家樓村在縣城東北方向,距縣城僅 2.5 公里,是解放兗州城戰役的前線,這座廟宇和村里的許多房屋遭到了嚴重破壞,大門和東西兩邊的配房全部倒塌,正中的三間大殿僅剩中間一間,但三座塑像仍在。
    這座三官廟里的塑像都是泥胎彩繪,以秫秸和竹坯子做骨架,呈坐姿。1955 年前后其彩繪已經斑駁陸離,損壞嚴重。歷經多年的戰亂,建國后的付家樓村和廣大農村一樣貧窮落后,大部分房屋都破敗不堪,殘存的廟堂大都成為了學堂。付家樓村的三官廟清代末期也成為了私塾學堂,民國年間陳家村辦起了新式公辦學校,孩子們都去了新式學校學習,私塾學堂終止。私塾學堂同樣為付家樓、孫家莊培養人才發揮過一定作用。
    以前,三官廟是村民門最敬畏的地方,是人們精神寄托的場所,凡遇到天災人禍的時候人們都到這里祈禱祭祀,祈求上天保佑,消災免禍。人們久病不愈時也到這里祈禱祭祀,祈求上天消災去病、早日安康。過年過節的時候人們更要到這里祈禱祭祀,祈求風調雨順、歲歲平安。即使在平日里村民們建房、出行、做生意開張,都要到這里燒柱香、磕個頭,祈求大吉大利、平平安安、財源廣進。
    在付家樓村民們的心里,神靈是無所不能的,是至高無上的,在以前人們遇到無法抵抗的大澇大旱、風災蟲災,除了求告神靈求天拜地,又能有什么辦法呢?
    付家樓、孫家莊兩村緊緊相連,親如一村。據孫家莊老村民回憶:孫家莊曾有東西兩個自然村組成,中間隔著一條小南北路。村東頭稱為孫家莊,村西頭有座三官廟,亦稱為三官廟村。三官廟以北還有一座不知名的小廟,因此三官廟也被稱為大廟,村北的那座小廟亦稱為小廟。兩個村莊都東鄰泗河,每逢夏秋之季河水暴漲,嚴重危及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這時人們紛紛燒香拜神,祈求河水消退,保佑平安,除了到三官廟里燒香磕頭,人們大多是直接到泗河大堤上祭拜,或在去往泗河大堤的路上祭拜,這樣的形勢已經成為這一帶村民的慣例,這樣的祭拜形勢既表示了人們對河神、水神的敬意、誠意,又可以在河堤上隨時察看水情,及時采取防汛搶險的措施。如果只在三官廟里祭拜天官、地官、水官,燒香磕頭,那才是愚昧之舉。可見付家樓、孫家莊及鄰村邵家廟、陳家村、古城村等泗河岸邊的人們多么聰明理智,多么實事求是,絕不是愚昧無知的唯心主義者。
    付家樓村的三官廟一直沒有專職的廟祝,也沒有和尚,多年來一直有村里人自行管理祭祀,自行看護。1955 年后這座三官廟才完全倒塌,成為一片廢墟,后來人們又在這片廢墟上建起了一座土地廟,規模很少,只一間草房,屋里也沒有塑像,只貼有土地老爺的畫像。隨著形勢的發展,土地廟存在不久也廢除了,只有廟后西側的一口老井仍在,人們稱其為“廟井”,用來澆灌附近的廟園。1970 年村里又在廟后右側打了一口機井澆地,取代了廟井,廟井才慢慢干枯作廢。廟井附近的空地上建起了生產隊的倉庫、牲口屋,改革開放之后生產隊全部解散,這些倉庫、牲口屋也先后倒塌,這座三官廟最后的蹤跡也無處可尋了。
    三官廟里一直沒有和尚,但廟后卻有一片和尚林。這片和尚林占地約五畝,也有人說有十畝。1946 年第一次解放兗州戰役之前,林地里松柏常青,遮天蔽日,上有斑鳩、貓頭鷹、烏鴉、喜鵲等飛來飛去,墓林有碑,地上長著茂盛的黃柄草,草里有蛇、獾、黃鼠狼、野貍子等晝夜出沒,甚為陰森,大白天人們都不敢獨自一人進入。解放兗州時,國民黨守軍修筑工事時將這片和尚林的樹木砍伐一空,不久就有人在這里種上了莊稼、蔬菜。當年還有一位姓徐的人照看和尚林,林地被夷為平地后姓徐的人也不看廟了。
    三官廟后的和尚林消失后仍有人到林地舊址燒紙、上墳祭祀,來上墳的人都穿著普通的衣服,表情嚴肅、態度虔誠,村里的老人都見過這情景。建國后各寺廟里的出家人大都還俗,所以也看不出來上墳的人是僧是道,或者他們的友人。

    這片佛教墓林里很可能為某大寺院僧人的墓地,也有人猜測這片和尚林曾是城里興隆寺或者別的大寺院的墓地,也有人說該墓林是佛爺廟的,但無證據。和尚林里的松柏都有合抱之粗,都數百年樹齡,和尚林的歷史也應有數百年之久,數百年間佛教在兗州有過興盛時期,完全有實力購置大片的墓地。
    后來村里要在此往北修路,正好穿過這片和尚林舊址,在挖路溝時竟挖出了一個大石甕,甕呈酒杯狀,下有底座,甕呈圓形,甕肚較大,口略小,呈圓鼓狀,所以村民也稱它為“石鼓”,甕口邊緣是蓮花花紋。這個石甕整體高約三米,口徑約一米,應為高僧圓寂時坐化的石甕。有人說這是燒香用的香爐,但誰也沒見過這么大的石頭香爐。那時和尚林已平整為土地,為了不妨礙種地就把這個大家伙弄到了村西路邊上,直到 2000 年還在,后來有人發現沒有了,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沒有的,肯定是被識貨的人偷走的。然而要想偷走這個幾千斤的大石甕也不容易,不僅要用汽車,還要用鏟車或吊車,單憑人力是無法弄走的。可見偷這個大石甕的人是早有預謀,不聲不響做好了周密的準備。
    那次村里修路還挖出了一個陶缸,也出自和尚林舊址。這個陶缸肚大口小,有蓋,蓋的上部正中有個圓疙瘩,且有花紋。陶缸周圍也有花紋。大家一看就知道這是和尚圓寂的坐缸,完好無缺,去掉附著的泥土后又用清水把這個陶缸刷的干干凈凈的,就放在生產隊里使用。隊里曾用這個陶缸浸泡麥種。后來被兗州文物部門的人知道了就運走了這個陶缸,現仍在兗州博物館展出。
    除了大石甕、陶缸,和尚林北側還有一座佛塔,人們稱為和尚塔。塔分五層,高約十米,石基座直徑約 3 米,全石結構,塔身呈圓鼓形,下粗上細,造型簡約精美,圓石鼓上雕刻有花紋,頂端是蓮花寶座,年輕人能從底層一直爬上頂層的蓮花座。
    1966 年,失去了一切保護文物的意識,把這座和尚塔視為了破四舊的重要目標。這座塔不算高大,但卻十分堅固,整座塔身全部有型石筑砌,上下按卯榫、壓縫銜接,十分牢靠。要想拆除這座石塔也并不容易。
    來拆塔的人都是些革命的小將,他們堅強的革命意志對一切四舊都無所畏懼,但是他們卻拆不動這座佛塔,轉來轉去無從下手,用錘子砸不動,用镢頭刨不動。后來他們從城里牽來四匹大馬,帶來幾十米鋼索繩,他們用鋼索繩的一端套住塔頂上的蓮花座,這一端套好大馬,再加上他們幾十個人一起吆喝,一起使勁,經過幾番努力,終于將塔頂上的蓮花座拉了下來,摔在地上。緊接著又用這個辦法拉塔身上的一節節圓鼓型石雕,一層層費盡四馬之力才將這座和尚塔全部破壞掉。這些被砸壞的石雕被生產隊里建房所用了。
    這座和尚塔的始建年代查無記載,已無法考證。村里的一代代老人相傳,說這是座千年佛塔,這也許是有可能的。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是佛教的興盛時期,現在的兗州縣城那時是督都府所在地,建有多個寺院,而且各個寺院都很有規模,寺院的僧人眾多。
    付家樓村附近一直是風水寶地,僧人們選在這里安置佛教墓林和石塔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縱觀付家樓村的三官廟、和尚林、和尚塔,這三座建筑不僅都是坐北朝南,而且都在一條直線上,最南邊的是三官廟,其后是和尚林,和尚林后是和尚塔。盡管這三處建筑的建造年代不一定相同,但是其布局卻是相互對稱,成為一統,說明這些建筑設計者一直有科學的風水觀念和傳統思想。
    付家樓村除了三官廟還曾有一座土地廟,土地廟規模很小很簡陋,但在人們心目中的作用卻不小。這座土地廟寬約兩米多,高不過兩米、磚石結構,里邊空間很小,僅能容身,也沒有塑像,是這里人們心靈的家園和精神寄托。土地廟消失后,至今村里的老人去世后家人們都要到遺址這里舉行送魂的儀式,借此以讓逝者安心歸去,有的人有點病災或小孩子連續高燒也常到這里祈禱幾句,安慰各自無奈的心靈。
    付家樓明代建村時就有付家家廟,原在今陳家村,曾有“先有付家廟,后有陳家村”之說。后來付家樓村擴大,家廟在付家樓村中間,村民亦俗稱為“官屋”,付家老祖家廟。坐西向東,三間西屋,正中間有付氏老祖牌位,供奉在有一米半高的神龕里,兩邊的牌位是按輩份高低,上下以八字形排列的。神龕前有一石供案,供案兩頭翹角,供案前有一木質香爐。
    付氏家廟青磚黛瓦,與周圍的土坯草房相比,又高又大。付氏家族的人每逢春節前后或有紅白喜事,都要到家廟里擺供上香,祈求祖宗保佑。
    付家樓村是一個傳統的村莊,自古人們敬畏神靈、敬畏自然,一個個爭向廟里捐款、捐物以祈求心里的慰藉,村里曾經的古廟、古林里古塔旁,年年祭祀不斷,歲歲香火旺盛,青煙繚繞,凝聚著人們的思想觀念,是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家園。使大家同心協力,共同度過了舊社會那艱難困苦的歲月,共同抗拒了一年年,一次次的各種自然災害,撫慰了人們受傷的心靈。一代又一代的善男信女們,伴隨著三官廟、土地廟、付姓家廟里的渺渺青煙,度過滄桑歲月。
    現在的付家樓村已經是一個面貌一新的村莊,村里的陳規舊俗不斷被新時代的新風所取代,正在走向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與全國人民一起為實現復興中華民族的中國夢而奮發努力。
    ——選自《兗州春秋》年刊第9期

    兗州人記憶中的老街舊巷

    緬懷先烈 崇尚英雄

    孫中山先生靈柩南京奉安過兗紀實

    摧毀“天下第一碉”——兗州戰役紀實

    回憶解放戰爭中的兗州往事

    齊魯電視臺到兗州拍攝英雄黃錦排

    兗州歷史上有位環保縣令

    兗州的家譜與廉政文化

    簡單可行的石碑拓片制作方法

    《北齊沙丘城造像殘碑》欣賞

    兗州地名小考(連載十九):沙丘城—沙丘院—沙堆社

    兗州地名小考:洪福寺—岑蔚村—嵫山

    兗州諸天寺的神奇傳說

    昔日兗州的息馬地關帝廟

    罕見的明清文廟祭器

    陳家村曾經的古廟

    文昌閣和文昌祠史源探究

    兗州魯義姑祠初考

    兗州堯祠的故事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高清视频色WWWWWW色|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中国少妇初尝黑人巨高清| 日本公与熄乱理在线播放|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少妇高潮水多太爽了动态图| 国精品人妻无码一区免费视频电影| 扒开双腿猛进入喷水高潮叫声|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久久亚洲精品11p| 国产成人MV视频在线观看| 东方av四虎在线观看|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国产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色一情| 免费看成人毛片无码视频| 日韩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国产体验区免费的| 最新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久久久| 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最新2005|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奇米四色7777中文字幕| 又黄又无遮挡AAAAA毛片|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主播|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中文 在线 日韩 亚洲 欧美|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 韩国三级在线 中文字幕 无码| 扒开双腿猛进入喷水高潮叫声| 午夜男女爽爽爽影院在线视频| 中国熟妇毛多多裸交视频| 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免费人成网站免费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