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9年將每年5月5日定為“手衛生日”,旨在強調手衛生宣傳,并在醫療護理過程中加強醫護人員手部衛生、減少醫源性感染的發生。今年也是第13個世界手衛生日。在手衛生日來臨之際,我想與感控同行們用最通俗易記的七件事來細說手衛生! 1 手衛生的重要性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9年將每年5月5日定為“手衛生日”,旨在強調手衛生宣傳,并在醫療護理過程中加強醫護人員手部衛生、減少醫源性感染的發生。今年也是第13個世界手衛生日。在手衛生日來臨之際,我想與感控同行們用最通俗易記的七件事來細說手衛生! 醫務人員保持手部衛生清潔是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的最基本、最簡單且最行之有效的方式。現代流行病學之父、手衛生創始人—奧利地婦產科醫生塞麥爾維斯,應用系統的監測技術證實了19世紀中葉維也納中心醫院產褥熱高發的原因,并通過實施嚴格的洗手措施使產褥熱由10%下降到1%以下。 2 兩原則 洗手的兩原則: (1)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 (2)可能接觸艱難梭菌、腸道病毒等對速干手消毒劑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時。 衛生手消毒的兩選擇: (1)衛生手消毒時首選速干手消毒劑,過敏人群可選用其他手消毒劑。 (2)針對某些對乙醇不敏感的腸道病毒感染時,應選擇其他有效的手消毒劑。 外科手消毒的兩原則: (1)先洗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手術之間、手套破損或手被污染時,應重新進行外科手消毒。 先洗手后衛生手消毒的兩原則: (1)接觸傳染病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后。 3 三分類 手衛生(handhygiene)是指:醫務人員在從事職業活動過程中的洗手、衛生手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 洗手handwashing 醫務人員用流動水和洗手液(肥皂)揉搓沖洗雙手,去除手部皮膚污垢、碎屑和部分微生物的過程。 衛生手消毒antiseptichandrubbing 醫務人員用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 外科手消毒surgicalhand antisepsis 外科手術前醫護人員用流動水和洗手液揉搓沖洗雙手、前臂至上臂下1/3,再用手消毒劑清除或者殺滅手部、前臂至上臂下1/3暫居菌和減少常居菌的過程。 4 四注意 為盡可能減少手部微生物寄生的四條注意事項: (1)指甲要剪短。 (2)不染指甲。 (3)不帶假指甲。 (4)不戴戒指、腕表、手鐲等首飾。 5 五指征 下列情況醫務人員應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劑進行衛生手消毒: (1)接觸患者前。 (2)清潔、無菌操作前,包括進行侵入性操作前。 (3)暴露患者體液風險后,包括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后。 (4)接觸患者后。 (5)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后,包括接觸患者周圍的醫療相關器械、用具等物體表面后。 手衛生五個指征中,有兩個必須三個努力,即在清潔無菌操作前、暴露患者體液風險后醫護人員必須做到手衛生;在接觸患者前、接觸患者后、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后醫護人員需努力做到手衛生。 6 洗手大六步 (1)濕手:在流動水下,淋濕雙手。 (2)取液:取適量洗手液(肥皂),均勻涂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3)揉搓: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s,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縫。 (4)沖洗:在流動水下徹底沖凈雙手,擦干,取適量護手液護膚。 (5)干手:擦干宜使用紙巾。 (6)護膚 7 洗手七步法 (1)內: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2)外: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3)夾: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4)弓: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5)大: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6)立:將五個手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7)腕:必要時對腕部進行揉搓。 21年感控plus直播課(會員專享)點擊標題查看
21年感控plu會員專享PPT(點擊標題查看) ![]() 重要通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