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看看這三種藥各有什么功效 一、麥冬 《麥冬》:為百合科植物麥冬的干燥塊根。 《性狀》: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3cm,直徑0.3~0.6cm。表面淡黃色或灰黃色,有細縱紋。質柔韌,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小。氣微香,味甘,微苦。 《主要成份》:麥冬總皂苷。 《飲片》:形如麥冬,或為札扁的紡錘形塊片。表面淡黃色或灰黃色,有細縱紋。質柔韌,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小。氣微香,味甘,微苦。 《性味與歸經》: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 《用法及用量》:6~12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潮。 二、人參 《人參》:五加科植物的干燥根和根莖。多于秋季采挖,洗凈經曬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稱“園參”;播種在山林野生狀態下自然生長的稱“林下山參”,習稱“籽?!薄?/p> 《性狀》:主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長3~15cm,直徑1~2cm。表面灰黃色,上部或全體有疏淺斷續的粗橫紋及明顯的縱皺,下部有支根2~3條,并著生多數細長的須根,須根上常有不明顯的細小疣狀突出。根莖(蘆頭)長1~4 cm,直徑0.3~1.5cm,多拘攣而彎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窩狀莖痕(蘆碗)。質較硬,斷面淡黃白色,顯粉性,形成層環紋棕黃色,皮部有黃棕色的點狀樹脂道及放射狀裂隙。香氣特異,味微苦、甘。 《人參片》呈圓形或類圓形薄片。外表皮灰黃色。切面淡黃白色或類白色,顯粉性,形成層環紋棕黃色,皮部有黃棕色的點狀樹脂道及放射性裂隙。體輕,質脆。香氣特異,味微苦、甘。 《主要成份》人參皂苷Rg1和人參皂苷Re及人參皂苷Rb1。 《歸經》歸脾、肺、心、腎經。 《功能與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養血,安神益智。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氣血虧虛,久病虛贏,驚悸失眠,陽痿宮冷。 《用法用量》:3~9g,另煎兌服;也可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 《注意》:不宜與藜蘆、五靈脂同用。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密閉保存,防蛀。 三、五味子 《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習稱“北五味子”。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曬干或蒸后曬干,除去果梗和雜質。 《性狀》呈不規則的球形或扁球形,表面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皺縮,顯油潤。有的表面呈黑紅色或出現“白霸”。果肉柔軟,種子1~2,腎形,表面棕黃色,有光澤,種皮薄而脆。果肉氣微,味酸。種子破碎后,有香氣,味辛、微苦。 《主要成份》:五味子醇甲。 《性味與歸經》:酸,甘,溫。歸肺、心、腎經。 《功能與主治》: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悸失眠。 《用法及用量》:2~6g。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霉。 麥冬、人參、五味子三味藥的組成,與《生脈飲》的組成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生脈飲》用的是紅參。那么紅參有什么性狀基本特征與的功效呢? 《紅參》: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栽培品,經蒸制后的干燥根和根莖。秋季采挖,洗凈,蒸制后,干燥。 《性狀》主根呈紡錘形、扁方柱形或圓柱形,長3~10cm,直徑1~2cm。表面半透明,紅琮色,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塊,具縱溝,皺紋及細根痕;上部有時具斷續的不明顯環紋,下部有支根2~3條扭曲交叉的支根,并帶彎曲的須根或僅具須根殘跡。根莖(蘆頭)長1~2 cm,上有數個凹窩狀莖痕(蘆碗),有的帶有1~2條完整或折斷的不定根(艼)。質硬而脆,斷面平坦,角質樣。氣微香而特異,味甘、微苦。 《紅參片》:呈類圓形或橢圓形薄片。外表皮紅棕色,半透明。切面平坦,角質樣。質硬而脆。氣微香而特異,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 紅參與人參有何不同? 也就是說:紅參是人參經過炮制(蒸制)的加工品。 那么為什么不直接用人參,而用紅參呢?這要從整個處方配伍需要上講。人參性燥,加工蒸制后降低了人參的燥性,并將人參藥效改成了偏于補血的紅參。也就是說相比于人參,紅參藥性更溫和,更符合整個配方,益氣復脈,養陰生津用藥的需要。 《生脈飲》:具有益氣復脈,養陰生津之功效。用于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脈微自汗。《生脈飲》用藥指征: 1、形貌:形體多瘦,面色蒼暗,或面白,或面黃無華。 2、癥狀: ①周身疲倦乏力,頭腦昏沉; ②心悸,氣短,胸悶憋氣,或哮喘; ③自汗出,或大汗淋漓; ④口干舌燥,口渴欲飲,鼻出血不止; ⑤夜不安寐,心煩多夢,健忘。 舌象:舌體偏瘦,偏紅,苔薄白,或少苔,或苔白而干燥少津。 脈象:細弱,或虛細結代,或浮虛數。 《生脈飲》適應病癥: 1、內科疾病:中暑、低血鉀癥、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房顫等心律失常、慢性心衰、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失眠癥、糖尿病、各種感染性疾病高熱后體虛,有保肝降酶的作用。 2、婦科疾病:更年期綜合癥、產后體虛等。 3、五官科疾病:鼻出血。 4、小兒科疾病:小兒吐瀉后體虛自汗,哮喘。 《生脈飲》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有: ①失眠,心慌,乏力,月經量多,或皮下易出瘀斑,可配人參歸脾丸同用。 ②更年期潮熱汗出,心煩胸悶,失眠,肩緊,易怒,可配加味逍遙丸或逍遙丸同用。 ③極度乏力,倦怠懶言,頭昏,血壓低,可配補中益氣丸同用。 ④老年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夜尿多,或小便不利,或小便過多,腰酸膝軟,可配桂附地黃丸同用。 ⑤咳嗽,咯白痰,腹瀉不止,汗多,口渴,可與香砂六君丸或參苓白術丸同用。 注意事項: ①汗多,煩熱口渴,欲冷飲,面黑,背冷,脈洪大者不宜用。 ②心前區劇痛,面蒼白,。氣短,出冷汗者不宜用。 ③汗多。四肢不溫,不欲冷食,食則腹痛,舌淡暗潤者不宜用。 ④失眠易驚,多惡夢,舌苔厚者不宜用。 ⑤不宜與含五靈脂、黎蘆、皂莢的其他制劑同用。因違反了中藥的配伍禁忌。服本藥時,也不能喝酒。其他的詳見說明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