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國各地刮開了新能源之風,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熟悉大虎悠的人都知道,大虎悠自己就是新能源車主,但大虎悠自己卻并不喜歡新能源車(僅限于目前的時代,未來依然會覺得真香)。甚至“上一代大虎悠”也是(特斯拉車主)但他也并不是太喜愛他的坐騎。 我在任何場合都對人說:新能源車開起來加速猛、靜謐無聲、爆發線性。用最通速的話說就是“絲絲順滑”。這確實是傳統燃油車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而且這個優勢早已經把我自己慣壞了。但是我仍然保持清醒,沒有忘記新能源快速野蠻生長帶來的災難性問題。 相信很多讀者一定記得大虎悠之前說過,說自己非常擔心,未來電動車普及太快,可能會導致的國家電網系統“不堪忍受”,當時唯一可以被我用來證明我觀點的只有初中生都懂的“歐姆定律”,當時還有人質疑我,但我堅持自己的觀點。 上海遭遇新能源普及難題 人大代表獻計獻策 這不,這幾天上海終于承認了這個不幸的事實。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以“新能源汽車驟增,上海多個小區電力容量告急!人大代表有這些建議”為題,發表了專題報道。說是很多小區的業主們想買新能源車,但免費送滬牌的條件之一,不是要有自己家的“固定充電樁”么? 在業主聯系物業需要開具證明,然后有電力局勘察、鋪設電纜,并申請動工安裝充電樁的過程中,卻遭遇了麻煩!——各小區物業紛紛拒絕了業主的訴求,理由是:小區的配電房的容量不夠了,要是再無限制安裝充電設備,到時候小區配電房估計要成“炸彈”了。 錯不在小區也不在物業 是時代發展太快了,跟不上 一邊是持幣待購的“準車主”,另一邊是“告急”的小區電力容量。眼瞅著“準車主”可能無限期無法成為“車主”,相關部門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個小區從規劃到設計,從配套到施工,從竣工到交付,上海地區這里大虎悠我專門問過,大約3~4年的樣子。 有句話說的好,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小區從交付之日起就已經“落后于時代”了。根據報道,說眼下部分業主甚至想到了對策:向物業承諾,充電樁照常安裝,但不通電,只是做擺設,單純為了免費綠牌。而那些可憐的充電樁因為無法使用,早已經銹跡斑斑,基本報廢…… 全上海所有車位全部電動化? 兼容性、電網負荷…都是難題 哎!一聲嘆息……這不是個天大的諷刺么?對此,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秦鈉提出建議稱“希望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必須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相關標準要求納入建設設計、驗收規范”。 簡單來說,就是今后小區里一共有500個車位,那么必須保證500個車位全部都有充電樁,而且是可正常使用的。——但是我們轉念一想,似乎問題并沒有解決:如今不同品牌的充電樁和車輛之間依然存在很大的“兼容性”問題。 也就是說,某些充電樁無法給所有的車型充電,特別是一些老舊充電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只能拆除,然后重新安裝調試新款的通用性更好的充電樁。那么這個錢誰出?業主自己出么?退一萬步說,老舊充電樁的問題解決了,存在兼容問題的老舊車型怎么辦? 電動化一定是未來方向! 但是野蠻生長就不是好事了 有趣的是,人民廣播電臺也采用了“把充電功率換算成空調”的簡單算法,不知道是不是他們也受到了大虎悠的影響(大虎悠習慣這樣換算,老讀者應該記憶猶新吧)。根據《停車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截止到2017年,上海市60萬總停車位數,截止到2018年達到77.6萬個(2019年后的數據缺失)。換算成空調那是多少萬臺? 如果全上海所有車輛全部電力化,國家電網受得了?所有我常說,新能源的大方向是對的,是好的,我十分期待。但是作為新生事物發展中總會遇到一些繞不開的新問題,我們無需害怕擔心,因為總歸會有合適的解決方案的。 但是怕就怕新生事物在短期內野蠻生長,發展速度過快才會導致更多嚴重矛盾。新能源車其實“很香”(考慮到免費滬牌),但拔苗助長的道理我們小學就學過。一個行業要健康成長就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走,不可心浮氣躁。一句話總結:錯不在新能源,而在新能源野蠻生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