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教育部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教高〔2012〕9號)組織開展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和調整工作,全國各高校合計新增專業2223個,撤銷專業518個,此次專業調整引起廣大學生、家長和高校的廣泛關注。 高校每年都會新增專業,會不會引發專業過剩?高校撤銷專業,是不是今后沒法讀這些專業了?同樣是新增,有備案、有審批,差別在哪里?別著急,聽志愿君慢慢道來。 首先,普及一下高校專業設置知識, 2012年9月,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規定《專業目錄》十年修訂一次;基本專業五年調整一次,特設專業每年動態調整,高校本科專業設置和調整實行備案或審批制度,備案或審批工作每年集中進行一次,從而統一本科專業標準,規范高校本科專業設置流程。 《專業目錄》包含基本專業和特設專業。基本專業一般是指學科基礎比較成熟、社會需求相對穩定、布點數量相對較多、繼承性較好的專業。特設專業是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特殊需求所設置的專業,在專業代碼后加“T”表示,無論基本專業還是特設專業,涉及國家安全、特殊行業等專業由國家控制布點,稱為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在專業代碼后加“K”表示。 截至2021年3月,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專業設置有12個學科門類(不含軍事學,下同),92個專業類,740種專業。12個學科門類包括自然科學4個:理學、工學、醫學、農學;人文和社會科學8個: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 一句話:教育部負責《專業目錄》修訂及高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接下來,以廣東高校專業調整為例講解專業設置。 截止2020年12月31日,廣東省有154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67所,包括公辦大學38所,民辦大學25所,中外合作辦學2所,內陸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2所。2021年,廣東省教育廳公示,將升級3所學校,并新設6所高校,累計新增9所均為專科院校,屆時廣東省高校擴大到163所。 本周,志愿君曾經發文《廣東省11所高校12個專業調整結果發布了,新增還是撤銷早知道》,對廣東省需審批專業進行闡述,加上新增備案,廣東省47所高校新增專業124個,調整專業3個,撤銷專業6個。通過數據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一些規律:
志愿君說:高中生參加高考,要么先選大學,后選專業;要么先選專業,后選大學;前者高校和專業是一對多的關系,即該高校設置多個專業;后者專業和高校是一對多的關系,即很多所高校設置該專業。《專業目錄》可以調整,新增或者調整、或者刪除一個專業,調整將影響所有設置該專業的高校;同樣,高校理論上每年都可以調整專業,不過調整僅僅影響一個高校而已。 志愿君知道,本話題,主要通過數據分析來解讀政策,比較十分枯燥,但是高考是一件嚴肅的事情,高校設置專業同樣是一件嚴肅的事情,這些知識你不得不去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