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面講了兩個病案,都用到了理中湯,我們來解釋一下90歲老人的這個泄瀉的方子,為什么要用理中湯加減。 第一張處方:黨參12克,炒蒼術12克,干姜9克,焦神曲15克,蘇葉9克,滑石18克,炙甘草3克,三劑,水沖服。 黨參12克,炒蒼術12克,干姜9克,炙甘草3克,這是在理中湯原方的基礎上,沒有用人參,而是用黨參,沒有用白術而是用的蒼術,然后還加了焦神曲15克,蘇葉9克,滑石18克。加蘇葉和滑石的原因是考慮到當時的天氣熱。 太原的天氣經常是四月的時候還特別的冷,突然一夜之間到了五月就熱起來了,那么有沒天氣突然轉熱,老人去公園溜達,有沒有可能受熱,一但想到受熱的可能,我們從中醫理論就會想到中暑的可能。我們知道,中暑是會上吐下瀉的。 一但有中暑的可能,我們就會想到治療暑濕的方劑,而治療暑濕的方劑里面最常用的兩味藥就是蘇葉和滑石,而用蘇葉和神典范的原因,就是考慮老人有沒有吃壞肚子的可能,如果有,我們拿蘇葉能行脾,用神曲來消導。 我們仔細看這張方子,我們有意思無意的是把蒮香正氣散里面的蘇葉和保和丸里的焦神曲借用過來了,還有六一散里的滑石,從這三張方劑中借了三味藥,但是,主方是理中湯,這樣變通了一下,這種病因都是一種推理。 把白術換成蒼術的原因,也是考慮到濕邪,因為老人有舌苔薄白膩。 第二張處方:黨參12克,炒白術12克,干姜9克,焦神曲12克,焦山楂12克,炙甘草3克,七劑水沖服。 第二張方劑把蒼術又換回原來的方劑白術,在理中湯中加了神曲和山楂,也就是理中湯合了半個保和丸,用理中湯來理中焦,加保和丸消食開胃。 |
|
來自: 火帝養生_WSH > 《高建忠-讀方用方筆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