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體人腦海馬體的功能是負責記憶事實,而杏仁核的功能是負責記憶情緒,海馬體讓你認出表姐的臉,而杏仁核則會提醒你是否喜歡她。 大腦有兩個記憶系統,一個用來記憶普通的事實,另一個用來記憶刻有情緒印記的事實。海馬體記憶的是純粹的事實,而杏仁核是保留了伴隨事實情緒的“味道”。 杏仁核杏仁核是情緒哨兵,控制著整個大腦,能夠主導個體首先做出焦慮沖動的反應。
這是勒杜克斯的研究,對理解情緒生活就有革命性的意義,是近10年情緒智力研究領域的重大發現。他是第1個發現了感覺的神經通道可以繞過新皮層與信任和直接連接的感覺,包括我們最原始和最強烈的感受,這種神經回路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感性壓倒理性的力量。 情緒失控涉及兩種機制,一種是杏仁核的觸動,第二是保持情緒反應平穩的新皮層,無法激活。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理性腦聽命于情緒腦。 勒杜克斯說:情緒系統是可以不依賴于新皮層自動作出反應的,有些情緒反應和情緒記憶可以在完全沒有任何意識和認知參與的情況下形成。 杏仁核具有儲存記憶和反應指令的功能,我們可以在清楚認識到原因之前采取行動,原因就在于從丘腦到杏仁核的神經捷徑完全繞過了新皮層。這條捷徑使得杏仁核類似于情緒印象和記憶的知識庫,但我們對此卻沒有充分的認識。 杏仁核和新皮層的連接是頭腦與心靈,思維與感受之間戰爭或締約的博弈中心。這一神經通道揭示了情緒對有效思維的關鍵作用,有效思維包括明智決策和保持思維清晰兩個方面。
前額葉皮層負責工作記憶,焦慮憤怒等強烈情緒的信號會制造神經靜電破壞前額葉保持工作記憶的能力。這是我們悲傷時不能好好思考的原因,也是持續的情緒困擾造成兒童智力缺陷的原因。智商測試的是新皮層,情商測試的是情緒腦。童年的經歷塑造了個體情緒的神經回路,對一個人的情商具有重大的影響。 很多潛在的情緒記憶可以追溯到人生的最初幾年,體現于嬰兒與照料者之間的關系。杏仁核在嬰兒大腦中成熟得很快,他在嬰兒出生時就會接近完全成型了。所以,人生早期的人際互動塑造了一整套以嬰兒與照料者相組織的協調和不適為基礎的情緒經驗,尤其是對于被毆打或者徹底忽略等創傷事件,更是如此。 這些缺陷有時比較微妙,智商測試未必能夠發現,不過它們可以通過更有針對性的神經心理學測量方法發現,同時在兒童持續的焦慮和沖動性上有所體現。比如,智商超出平均水平但學習成績差的男學童,經過神經心理學測試后發現,他們的額葉皮層功能受到損害。同時,他們還表現出沖動和憂慮,經常惹是生非,這說明他們的前額葉無法控制邊緣組織。盡管他們具備不錯的智力潛能,但這些兒童很有可能遇到學習成績差、酗酒和犯罪等問題。 原因不在于他們的智力有所欠缺,而是他們控制情緒生活的能力出現了問題。智商測試只涉及新皮層區域,而控制憤怒和憐憫等情緒的情緒腦與新皮層在一定程度上是分離的。這些情緒的神經回路是由童年期的經歷塑造的,但我們卻甘冒風險,在智商測試時完全忽視了童年期經歷的影響。 情緒對理性意義
我們從生活中獲得的喜歡或厭惡的經驗儲藏在杏仁核里,作為思維和情緒的交會點,前額葉杏仁核的聯結通道是通往這個知識庫的關鍵門戶。如果新皮層與杏仁核的情緒記憶切斷了聯系,那么無論新皮層如何冥思苦想,也難以觸發與以往經驗緊密相連的情緒反應,此時每件事情都處于灰色的中立地帶。一種刺激,無論是最喜歡的寵物還是討厭的熟人,都不會再引發喜愛之情或者厭惡之情。由于無法獲得儲藏在杏仁核中的情緒知識,這些病人已經“忘記”了以往所有的情緒體驗。 這種研究結果使達馬西歐博士持有反直覺的立場,他認為感受理性決策來說不可或缺,感受為我們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干巴巴的邏輯在此時可以發揮最佳效果。世界常常給我們出各式各樣的選擇題,生活賦予我們的情緒知識,都在示意我們首先排除一些選擇,突出另一些選擇,從而幫助我們形成合理的決策。 因此,情緒對理性有著重要意義。在感覺與思維共舞時,情緒無時無刻不在引導我們進行決策,與理性腦通力合作,令思維本身有效或者失效。反過來,思考腦在情緒中扮演執行官的角色。 我們有兩個大腦、兩種不同的智力,理性的和感性的大腦、智商和情商,沒有情緒智力,思維無法達到最好的效果。推理與感覺并不沖突,可以在感性和理性之間找到平衡。傳統范式認為理性應當超脫于感性的約束,新范式則要求我們使頭腦和心靈保持和諧。我們在生活中要有效地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更加準確地理解明智地處理情緒的意義。 通過對我們大腦構造和基本原理的學習,我對自己的問題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