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申明 “媽...我感冒了” '來來,喝點熱水吧” “飯做好了,趕緊趁熱吃啊” “飯菜涼了傷胃啊” “歡迎你啊,喝杯熱茶吧,趁熱喝,涼了就不好喝了” 這個世界上,可能真的沒有人比中國人,更愛喝熱茶,吃熱菜,熱飯了! 我們的習慣,就是喝冒著煙的熱水,吃沸騰的火鍋,抿著滾燙的茶,燙到喉嚨,吐出來,吹吹,還要繼續喝。 這是一種文化,仿佛只有一杯熱茶,才能表達主人的熱情,喝完一杯熱茶,客人也才好意思離開。 還有,我們的傳統醫學認為,熱乎的東西就自帶治愈功效,喝熱水仿佛包治百病,很多人被告誡,千萬不能喝涼水。 我們尚不討論,喝涼水是否健康?但是,愛喝熱水,這個習慣真的不太好,為什么呢? 我先來一個“實錘”↓ 我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原來廣東潮汕,是食道癌高發地區,每年新發病例估計超過5000例,汕頭南澳縣食道癌死亡率,超過全國死亡率的5倍多! 這種情況,恐怕與潮汕地區功夫茶盛行,泡茶講究“沸水”,喝茶講究“燙”有關。 看到這兒,很多人可能都急了,那到底多燙是燙,多燙才會致癌? 現在還沒有確切的證據,但是,2019年3月,一項發表在《國際癌癥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的超大規模研究,又一次實錘認證這個理論。① (喝熱茶,犯癌風險翻倍) 不得不說,這項研究進一步印證了人們幾十年來的假設↓。 熱茶超過60℃,食管癌風險升高 →研究背景:熱飲喝食道癌的關系 上世紀30年代,“熱飲可能導致食道癌”的觀點已經存在。 1939年,WL Watson醫生在回顧了771例食管癌病例的臨床記錄后,寫道,“熱刺激可能是導致食道癌發生的最常見因素”。 但是,過去的研究大多為觀察性研究,被試者往往很難回憶出喝茶時的準確溫度數據,當然啦,他們對溫度的感知也可能因人而異。 早先在《The Lancet Oncology》上發表的研究,也僅僅是測定了動物數值——65攝氏度。 由于這些限制,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才認為,“喝65℃的熱飲”為“很可能致癌”(IIA類致癌物),而不是“致癌”(IA類致癌物)。 因此,2004年,研究人員在伊朗的戈勒斯坦地區,啟動了這項超過50,000人的大型研究。 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嚴苛到“現場測量實際飲茶溫度”的大規模前瞻性研究。 注:前瞻性研究,或前瞻性隊列研究,是一種時間縱向的研究,即觀察一組人群隨著時間推移,某些特定因素的不同,如何影響某一結果的發生。 →研究內容:熱茶溫度對照分析 戈勒斯坦地區,確實是最適合進行此次研究的。 因為茶和水是當地居民唯一經常喝的飲料,他們還有個“小癖好”,茶必須在高溫下飲用,且要用金屬管直接吸(恐懼臉gif),但這也滿足了研究的所有條件。 為了獲得準確的茶溫,研究人員想出了一個“有意思”的辦法。 他們準備了兩杯茶,一杯給參與者,另一杯用溫度計來測量溫度,從75℃時,參與者開始飲用。 如果這是他們平常飲用的溫度,就會被記錄下來; 如果太燙,就等待茶水變涼,基本上是每隔5℃測一次,直到溫度降到60℃。 研究人員還提供了五種常見的馬克杯照片,確保得到被試者飲茶量的最準確數據。 此后,研究人員通過電話調查及上門探訪,跟進參與者的情況,同時審查每月的省級死亡登記數據,以及當地衛生工作者的報告,確保獲得第一手癌癥和死亡病例資料。 →研究結果:愛喝熱茶的人,食道癌風險增加41% 到2017年底,隨訪時間已經到達10年,總共確定了317例食管鱗狀細胞癌病例。 在分析了飲茶溫度、飲茶量等因素后,研究人員得到了最后的答案: 相較于那些低于60℃的人,喜歡喝超過60℃熱茶的人群,食道癌風險增加了41%; 在同時考慮了飲用量后,與那些每天飲茶少于700ml、溫度≤60℃的人相比,在溫度≥60℃下至少喝700毫升的人群,食管癌風險幾乎翻了一番,高出約90%。 In analysis of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measured temperature and amount, compared to those who drank less than 700?ml of tea/day at <60°C, drinking 700?mL/day or more at a higher‐temperature (≥60°C) was consistently associated with an about 90% increase in ESCC risk. 心細的朋友可能發現了,科學家們給出了確切數據,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關于人類的數據——60℃。 →60℃ 是個什么概念? 平常喝水喝茶,一般人不會拿溫度計測量溫度,都是用嘴唇感受。 不過這次我還是用溫槍測量了下: 水溫≤40℃,感覺舒服,45度就有點燙了,超過50度的話,只能小口的抿了; 60℃,水杯都很燙,我覺得這個溫度一般人都不會輕易嘗試,其實,稍加注意,拒絕過燙的水和飲食并不難做到。 但是,對于愛喝熱茶的人來說,60度的水,喝著有點不過癮。 中國食道癌發生和死亡率第一 你可能不知道,食管癌癥狀往往不易察覺,在晚期才被發現,因而具有高死亡率,總體5年存活率只有17%(“癌中之王”的胰腺癌5年生存率最低,僅有9.9%)。 中國是食道癌發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有一半的食道癌出在我國,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比例約為2:1。 這和中國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中國老人喜歡喝滾燙的茶水,年輕人喜歡吃滾燙的麻辣燙、火鍋。 迄今為止,國內外已經有超過59項研究顯示熱飲與食道癌有關,國內的相關研究不少,我給大家分享幾個。② →熱飲、吸煙和喝酒與食道癌的關系 在2018年2月5日,一項針對中國參與者的大型研究,也明確指出中國人常吃熱食可能致癌。③ 該研究發表在美國權威醫學雜志《內科醫學年鑒》(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由北京大學健康中心的余燦清博士領導,對中國45萬多人(年齡在30歲至79歲之間)進行了9年跟蹤調查。 ?研究顯示,那些喝熱茶、且吸煙的人食道癌風險增加了56%。 Those who drank hot or burning-hot tea daily and currently smoked had a 56% increased risk for esophageal cancer. ?每天喝熱茶且喝酒(超過15g)的人風險增加了兩倍多。 Those who drank hot/burning-hot tea daily and consumed at least 15 g alcohol daily (just over one standard drink) had more than a twofold increased risk. ?將所有風險因素加起來,風險增加了5倍多。 Combining all three risk factors increased risk fivefold. “高溫飲茶、過量飲酒和吸煙會顯著增加食道癌的風險,”余教授說,“對那些過度飲酒或吸煙的人來說,不喝熱茶或許有助于預防食道癌。” →這些地方的人,食道癌發病率高 實際上,食道癌發生率在區域和地區間也存在明顯差別。 2017年中國的一項小型病例對照研究也指出,高溫食品和飲料攝入量,與中國西北地區食管鱗癌的發病率呈正相關。④ 江蘇省內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發現,在高溫下喝茶的人,食道癌風險顯著升高。⑤ 新疆居民喜歡食用高溫的食物和飲料,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也是中國食管癌的高危地區之一,發病率幾乎是全國水平的5倍。⑥ 太行山區的大碗熱粥也是趁熱才吃,它也是我國著名的食管癌高發區。⑦ 為什么熱水增加食道癌風險? 當然,癌癥因素有很多,不止熱食熱飲這一項。 但是重點來了,熱飲或熱食,為什么會增加食道癌風險呢?相信很多人都在等待答案。 這么說吧,任何身體表面的反復刺激,都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比如說,我們之前說過的嚼檳榔。相關閱讀→專家辟謠:檳榔竟然不致癌,千滾水致癌,良心不疼嗎? 過渡暴曬,可能會提高皮膚癌的風險,吸煙會導致肺癌風險,熱飲、熱食也是一樣。 我們的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蓋著粘膜,但是,還是會很容易被燙傷。 正常情況下,口腔和食道的溫度在36.5℃-37.2攝氏度,所以適宜食用的食物溫度是10℃-40℃。 在接觸到60℃左右的食物時,嬌嫩的粘膜就會有輕度灼傷。 比如說:KFC等快餐店,它們標準的熱飲溫度是68℃以上,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會被燙傷喉嚨,我過去就被燙傷過好幾回。 幸好這些受傷的組織,會及時的脫落、增生、修復,所以偶爾一點點的輕傷沒事兒。 但是當口腔、食道黏膜被不斷的熱刺激,這個“熱損傷-增生修復-再損傷”過程,就會引起口腔或食管的慢性創傷和炎癥。 此外,口腔在長期的“鍛煉下”,對溫度的耐受度也會慢慢提高,甚至在溫度很高的情況下也不覺得燙。 然后,不由自主的接受越來越嚴重的燒傷刺激,越刺激口腔黏膜越厚,對溫度越不敏感。 很多人引以為豪,以為這是一種能力的提升,實際上,這是一個越來越嚴重的惡性循環,最終,就有可能導致食管癌的發生。 所幸,超過50攝氏度,人就會感到不適,所以,一般人不會攝入超過50攝氏度的食物或飲料。 但是,就有例外,有些人偏好燙食,而且越燙越爽,否則『吃火鍋”吃出口腔癌』的案例就不可能那么多了。 豆瓣上有一個關于“喝開水吃燙食,會不會得食道癌”的討論,很多人說出了自己身邊故事: @River flow 真的 我外公就是吃東西總是很快,燙的也直接吃 得食道癌去世的,最后的日子幾乎完全不能進食 見外公最后一面的時候外公整個人瘦的不成人形,那是真正的皮包骨 尼瑪我打著字眼淚已經掉下來了 生活習慣能養好就盡量養好吧,不要等到時候想挽回也沒辦法 @alisa 記得小的時候媽媽一個朋友的老婆就是這樣去世的!食道癌! 因為平時做飯的時候喜歡就那樣嘗一口,燙的飯! 時間長了就得了食道癌!當時覺得很不可思議!還蠻恐怖的。。 從那以后再也不敢喝燙的水了。。(ˉ﹃ˉ) 這些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個個鮮活的例子,看了讓人很心痛,不知道還有多少中國人,在刺激自己的口腔黏膜,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抗燙能力。 關鍵的瘦龍說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個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慢慢品熱茶,喝熱湯,吃熱菜,竟然會有致癌風險。 趁熱吃,喝熱茶,確實是一種飲食文化,但是當文化和健康沖突的時候,我還是建議大家選擇健康。 飲食過熱,不僅僅會引發口腔粘膜潰瘍、熱過敏性牙痛、急性胃炎,還會增加癌癥風險。 以后吃熱食之前,建議先用嘴唇檢驗一下,再覺得是否要入口。 不太燙的食物,既能細細品嘗食物的美味,還能幫助消化,降低致癌風險,不是很好嗎? 當然,只要你不是經常喝熱茶,喝熱湯,只是偶爾喝點熱的,那也沒關系,偶爾喝一兩次,還不至于致癌。 有時候處于禮貌,我們也沒有必要拒絕別人熱情送上來的熱茶,慢一點喝,等他涼了再喝就行。 還有,和朋友聚餐,吃火鍋的時候,可以先把肉和菜夾出來,放到盤子里備用,不要夾出來就直接吃。 對了,除了喜歡熱食熱飲的人,有吸煙喝酒等不良習慣,40歲以上有家族病史的人,都是食管癌高危人群。 最后建議,喜歡喝熱茶的人,如果你實在喜歡熱茶的口感,建議每年進行一次食管內鏡篩查,早發現早治療,防止疾病惡化。 (叨叨完了,是不是又說多了?) 參考鏈接: ①http:///EJFQ7OB ②http:///EiLOAQo ③http:///Exs0MEZ ④http:///EiLOAQo ⑤https://www.ncbi.nlm./pubmed/19123468 ⑥https://www.ncbi.nlm./pubmed/24175780 ⑦http://www.chinanews.com/hb/2011/10-11/3381009.shtml |
|